隨生成式 AI 的商用化,資料傳輸需求上升,使 CPO (Co-packaged Optics, 共同封裝光學元件)被市場關注,本文將針對技術、普及時間、相關供應鏈進行分析。
富果觀點
- CPO 技術因能降低資料傳輸時的損耗、用電量等,隨生成式 AI 商用化,資料傳輸需求爆發而受到市場關注
- CPO 因損壞時不易更換、尚未有統一規格,現階段較難導入於資料中心,預計將在2025 年顯著成長,並在 2027 年時被企業大規模採用成為主流
- CPO 市場目前由交換器晶片設計廠主導,並以 Broadcom 為現階段技術領先者
CPO 技術因能降低資料傳輸時的損耗、用電量等,隨生成式 AI 商用化,資料傳輸需求爆發而受到市場關注
在目前的資料中心裡,資料傳輸是透過插拔式光收發模組將晶片的電訊號轉換成光訊號,再藉由光纖傳送至資料中心其他的交換器/伺服器當中。而在光收發模組中,會需要光接收器(PD)來接收光訊號,轉換成電訊號後,還需要放大器來將電流信號放大,這些光通訊元件傳統會被放在 PCB 載板上。
而 CPO 使用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即透過矽作為光的傳輸媒介),將傳統光收發模組中的光通訊元件與交換器晶片整合、封裝在同一個封裝模組中(即光引擎),並安裝在同一個 Socket(插槽)上,減少了資料的傳輸路徑,在維持高傳輸速度下降低了功耗並減少訊號耗損或延遲。
Source:日月光、富果研究部
CPO 開始受到市場關注主因生成式 AI 的商用化。AI 伺服器在 AI 模型訓練階段需在資料中心內部進行大量運算,此外 AI 應用要求極高的傳輸速率以提高運算效率,若是藉傳統的方式進行資料傳輸會面臨嚴重的訊號損失,並延長模型訓練時長導致耗電量增加。
…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