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汽車產業因技術進步和環保觀念的推動,加上疫情催化,正進行產業趨勢的改變,看完這篇文章,你將會了解以下幾件事:
- 傳統車廠為何開始提供線上賣車?
- 網購大增導致物流塞車,物流業者的應對決策
- 經歷疫情的租車產業為何突然大量購入電動車?
疫情改變消費型態,各車廠陸續推出線上購車服務,提高接單生產比例
網路買車的開創者當屬 Tesla,在 2019 年即關閉美國多家實體門市並推廣線上購車,包括線上諮詢、到府或戶外試駕、官網購車(可直接購買現貨也可客製化)、零接觸交付及遠端車輛診斷等全方位服務。這種商業模式跳過了中間的經銷商,除了可以降低營業費用外,更能即時、有效的掌握訂單、庫存情況,使 Tesla 對銷售市場的反應能力比其他傳統車廠更快,這也直接反應在其稅後淨利率上,Tesla 2021 累計前三季淨利率為 12%,同期同為美系的車廠通用、福特分別僅有 10%、5%。
自2020 年爆發全球傳染性肺炎 COVID -19 以來,使人們去實體經銷商買車、試車的意願大幅降低,故各車家廠牌如 BMW 、 Ford 、Toyota 等也相繼推出線上購車服務,讓客戶在無接觸狀況下,依舊可以購買汽車。
美國第一大汽車廠福特於 2021/7 月表示預計要將接單生產(讓買家直接於網路下訂)的比例從原先 0% 提高到 40%。這能令他們更專注於製造市場需求較高的車款,同時淘汰一些滯銷並被迫提供折扣的車款,降低存貨天數,並有效減少公司行銷費用和庫存成本,有利於提高營業利益率。
因銷售、借貸和維修服務存在,傳統車廠仍需與實體經銷商互利互惠
如上文所述,實體購車轉為線上購車的最大差別就是跳過了經銷商,但經銷商因在地化而更了解當地消費習慣,加上車廠多與地方長期售車勢力進行合作(如台灣的和泰汽車代理日本豐田、裕隆集團代理日產汽車),解決在地政策、人脈等問題,甚至在地生產,車廠若全自行銷售,也需在各地區建置多間展示間並解除和經銷商的長期銷售合約,初期轉換成本高。
此外,經銷商通常還扮演著借貸的角色,借貸業務需要經銷商人員根據顧客特性、需求進行客製化服務,較難被純線上取代,且此業務利潤通常較高,以通用和福特汽車為例,客戶購車時的金融借貸收入分別佔營收 11%、 8%,毛利率高達 64%、49%。汽車售後的保養、維修服務也是由第一線的經銷商處理。基於上述原因,過去傳統車商多仍需配合實體經銷商,然隨疫情促使各項服務轉為線上完成,判斷經銷商必須同步升級轉型,不然很可能因車廠直接銷售而面臨大幅規模削減。
疫情使網購需求大增,導致物流大塞車,業者添置車輛以提高運能
疫情也提高了網購的比例,例如 2020 年 Q2 亞馬遜線上雜貨銷售額較同期成長 3 …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