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電動車組成關鍵!白話詳解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 報告,認為碳化矽(SiC)功率元件在電動車帶動下,未來幾年需求將快速成長。而車用半導體自 2020 下半年以來就持續受供給短缺限制,近期又因封城、戰爭,各大車廠接續宣布減產,本篇文章將更新近期對 SiC 功率元件的看法:
電動車對半導體需求大增,造成此次汽車大缺貨
此次車用半導體會大缺貨除了疫情、封城、戰爭等外部總經影響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電動車滲透率的快速成長。根據統計,2021 年全球電動車出貨量達 650 萬台,YoY+109%,滲透率達 9%(整體汽車出貨量僅 YoY+4%)。而 2022Q1 電動車出貨量達 200 萬台,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到 10.8%,成長明顯。
根據天風證券統計,每輛傳統燃油車約需使用 500~600 顆半導體晶片,電動車則需 1,000~2,000 顆,有 2~4 倍的增長。因車廠普遍採用 Just-in-Time (即時生產)模式,庫存水位並不高,因此電動車半導體晶片倍數級的需求增加,使供應商來不及應對,而一台車只要缺一晶片就無法出貨,從而造成此次的大缺貨。
SiC 功率元件未來幾年將持續供不應求
若分拆電動車晶片佔比來看,約為 MCU 23%、功率半導體 22%、傳感器 13%、記憶體 9%、其他零件 33%。
其中功率半導體(主要管理電源相關)為油車轉移到電動車的全新需求,且隨著電動車往高電壓的發展,原本以矽晶圓製造的 MOSFET 及 IGBT 已達材料極限,在電壓 800V 以上便需改用耐高壓、高溫的碳化矽(SiC),因此 SiC 成為電動車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