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投資朋友都遇到這個困擾:5G、雲端概念股、AI、HPC等名詞已經從 3–5 年前就一直熱到現在,很多公司的股價也已經漲到很高的位置(這裡的高不是指絕對的價格,而是指 P/E、P/B、P/S 的倍數),讓多數的「價值型投資人」越來越難選擇到便宜的投資標的,而便宜的標的可能又缺乏未來成長性,造成許多資金只能追逐因疫情題材而大漲的生技類股。
但對於能判斷未來大趨勢的投資人來說,其實新的趨勢已經在默默形成,那就是在雲端及 AI 發展到下一個階段後,必然會出現需要配合發展的產業,那就是 — 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也有人翻譯成終端運算)。
在往下讀之前,建議先複習之前有關 5G的文章,了解5G的特色與優勢,有助於理解產業發展的必然。
接下來將先介紹什麼是邊緣運算,以及對未來世界的想像。
▼ 富果直送讀者專屬 ▼
用富果直送文內專屬優惠連結「evtbg-ttmar」開通《玉山證券 富果帳戶》即得 108 枚富果幣 + 享即時熱力圖、ETF 股價光譜等進階功能「免費永久使用」(1 富果幣 = 新台幣 1 元)>> 點我開戶即享優惠 <<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當大家把目光放在即將開台的5G,以及因為5G的特性而被寄予厚望的 IoT 產業時,其實邊緣運算的需求以及相關產業的重要性,也就同時被漸漸醞釀起來,如果說過去5年,是雲端運算的時代,那麼未來5年,則會是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主場。
「邊緣運算是一種網路架構,使運算過程盡可能靠近資料來源以減少延遲和頻寬使用。目的是減少集中遠端位置(即『雲』)中執行的運算量,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異地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必須發生的通信量。」
可以說雲端跟邊緣運算(cloud computing vs. edge computing)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一個集中,一個分散,示意圖如下,新的 edge layer 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減少延遲,所以越靠近終端應用越好,而不是要求每個終端都要有儲存和強大的運算處理的能力,因為增加處理器與記憶體往往會增加秏電量以及成本,複雜性一高,需要維運及汰換的機率也會大幅上升(但有些場景的確可以直接在終端 pre processing後,直接減少上傳至雲端的資料量)
圖片來源:拓墣產研
網路最早發源於學校/國防間的直接互連,擴大到各家公司企業自建網路服務(on-premises, 企業內部部署)以提供用戶服務,在早期,大家討論的題材多偏向是路由器、防火牆、負載平衡、流量最佳化、VPN等,而負責撐起那個時代的公司則是各式網路設備、儲存設備或是伺服器硬體製造商例如:Hp、Dell、IBM(Lenovo)、EMC等,以及軟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如:Oracle、Microsoft、SAP 等公司。
随著各式各樣的服務興起,要求每家公司都自建伺服器和購買 on-premises 服務來提供客戶網路服務反而變得不合效益,並且無助產業發展;所以隨之而興起的是雲端服務,網路公司只要跟雲端服務公司「租」用相關的軟硬體服務來使用就好,網路公司透過將服務放在租用的雲端伺服器來提供給全球使用者,省去自建以及維護的成本,而將這塊交由當代的超大型雲端服務公司去進行(例如Amazon Web Service、Google Cloud Platform、Microsoft Azure),這樣的專業分工,讓網路創新的成本大幅下降,配合全球網路速度上升(光纖以及海底電纜)以及行動網路的迭代(3G/4G/5G),在全球引發了各式各樣的網路新創以及各式商業模式,可以說是迎來的新一波的網路浪潮之巔,例如影音串流服務商Netflix、Spotify、Youtube;電子商務服務商Amazon、Alibaba,又或是連結實體服務的Uber、Lyft等。
然而這期間最大的轉變就是企業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網路架構,重新在雲端的框架下思考網路安全性、效能以及可靠性,而提供這些服務的公司也逐漸變得重要,例如上述的 AWS、GCP、Azure 或是 IBM;網路安全服務商如 Juniper Networks, F5 Networks, Palo Alto, Riverbed Technology等。
當大家都以為雲端是網路服務架構(樣態)的終點的時候,隨著5G世代所帶來對萬物連網的想像以及終端設備的運算能力大幅上升的影響,過去對於雲端的想像,在未來 5–10 年很可能會發生質變,而這個改變就是邊緣運算。
On-premises → cloud(private / public / hybrid) → cloud + edge computing
如開頭所提的,邊緣運算的主要核心就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延遲、以及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出雲端的網路流量(Cloud off-load),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說,如果把雲端運算視為集中式大資料處理,那麼,邊緣運算則可以理解為邊緣式的大資料處理。
5G 行動網路以及 IoT 推動的產業變化
據 MarketsandMarkets 統計,至2022年,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市場的規模將達67.2億美元,比 2017 年的14.7億美元成長357.1%,CAGR高達35.4%。
早期由於行動網路(中國稱移動互聯網)設備需要追求輕薄短小、省電高續航力的原因,行動設備的運算力不可能太強,但隨著半導體技術(摩爾定律)的持續推進,現在一台手機的運算處理能力,已經不會弱於 2-3 年前的筆電,再加上5G時代的來臨,配合更快的網速,以及許多的 IoT 設備連上行動網路,基地台的數量必然大增,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未知的可能新商業模式(例如在 4G 時代出現的影音串流服務、手遊、Podcast、直播、短影音、小程式等),而為了這些新的服務以及商業模式,必然會有許多公司需要更安全、更快、極低延遲(例如自駕車服務,差 100ms 都可能造成重大的災害)以及更可靠(服務不中斷)的網路服務,而邊緣運算的產業發展,就變得必然、且可預見的大趨勢。
▼ 富果直送讀者專屬 ▼
用富果直送文內專屬優惠連結「evtbg-ttmar」開通《玉山證券 富果帳戶》即得 108 枚富果幣 + 享即時熱力圖、ETF 股價光譜等進階功能「免費永久使用」(1 富果幣 = 新台幣 1 元)>> 點我開戶即享優惠 <<
硬體端(台灣強項):需要新的硬體來實現邊緣運算
超大型雲端伺服器硬體需求將轉為在各地 local 端的 ISP(或電信及 IDC 業者)建置 edge layer 所需的網路及運算設備,同時隨5G基地台的建置普及,相關網路設備需求也會增加,而除了相關網路設備需求會翻倍成長外,在這些設備內所需的處理器、記憶體以及基建需求的供應鏈都將會受惠。
此外,提供管理這些硬體以及提供擺放這些硬體設備空間的公司,也同樣會因此受惠。
軟體端(美國強項):需要新的軟體來管理邊緣運算
為了使應用在終端各式不同的伺服器上能夠正常運作,而且必需要落地在最靠近的「終端」伺服器機器,不可能要求應用或服務開發者對每一個國家/區域的ISP業者或是不同的種類的伺服器去優化落地(例如要求響應速度小於 100ms),因此能夠協助快速規模化佈署至 edge 端的服務、以及解決因分散多節點而造成的潛在安全性及可靠性問題的軟體服務(例如WAF、Anti-DDoS、Private CDN、隱藏真實IP等),這類需求將會大幅增加。
此外,由於端點的設備數量眾多,如何分析這些端點所產生的大數據,以及基於這些數據進行管理也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圖片來源:Wikipedia
新多出來的軟硬體服務則有:
硬體類服務:
- 各式硬體設備
- 擺放這些硬體設備所需要的空間、水電、網路線路等基礎路線
- 管理這些設備所需的人力以及管理工具
軟體類服務:
- 將在雲端開發的服務快速佈置至 edge 端的服務
- 解决因多出許多節點造成的網路安全性問題
- 因為端點的設備數量多且分散,需要基於大數據的分析管理工具
- 解決多節點互連、互相影響而引發的可靠性問題
- 解決規模化(Scale) 問題的服務
上面所描述的內容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服務就是內容傳遞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CDN),傳統對CDN的闡述如下(引自Wikipedia)
CDN是指一種透過網際網路互相連接的電腦網路系統,利用最靠近每位使用者的伺服器,更快、更可靠地將音樂、圖片、影片、應用程式及其他檔案傳送給使用者,來提供高效能、可擴展性及低成本的網路內容傳遞給使用者。
可以想見的是,對眾多開發者來說,需要的是一個好的 CDN 服務,讓服務可以快速部署至各個區域的網路架構中,而隨著邊緣運算的興起,以及目前雖然還看不到,但終將出現的基於 5G / IoT 的殺手級服務,提供 CDN 服務的廠商,在未來的 5–10 年內,仍將有一段非常好的光景。
如果大家對 邊緣運算股 的投資有興趣的話,我們把藏寶的地圖都攤開了,你得好好看看。
請參考Nasdaq裡的 EMCLOUD指數 中的 成分股 或是 SKYY的成分股。
下一篇,我們將針對「邊緣運算股」的個股 Cloudflare 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分享。
報告連結:【關鍵報告】後雲端產業和競爭分析 – Cloudflare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