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並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揚博營運摘要
揚博科技(市:2493) 2025 年上半年營運受匯率波動影響,獲利表現不如預期。公司說明,臺幣對美金每變動 1%,約影響稅前獲利 850 至 870 萬元。儘管如此,公司兩大核心業務—自製設備與代理業務—在市場趨勢下仍穩健發展。
- 自製設備業務:受惠於 AI 伺服器、高階載板及電動車等高值化趨勢,產能維持滿載。公司推出具備多國專利的 AMPOC SUPER DRY SYSTEM (超乾系統),專為厚大板與高縱橫比的 PCB 製程設計,解決傳統熱風烘乾的缺點。
- 代理業務:策略轉型聚焦於「高階封裝」與「黃光製程材料」兩大領域。其中,與韓國 DCT material 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在台共同發展半導體黃光材料的研發與製造,被視為未來重要成長動能。
- 未來展望:公司對整體市場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 AI 浪潮帶來明確商機。未來將持續開發新技術以滿足客戶需求,並透過新購置的南園路廠房,為半導體材料的在地化生產預作準備。
2. 揚博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揚博科技的營運主要分為「自製設備」與「代理業務」兩大事業群,歷史營收佔比約為自製設備 55% 至 65%,其餘為代理業務。
- 自製設備事業群:
- 核心業務:專注於 PCB 濕製程設備的研發與製造。主要應用於高階載板、HDI、類載板等高附加價值產品。
- 主要產品:
- AMPOC SUPER DRY SYSTEM:針對 AI 伺服器等厚大板的高縱橫比孔洞,提供常溫、高速的乾燥解決方案,可避免板翹、氧化與反潮問題。
- ECO System:熱回收系統,協助客戶達成節能減碳目標,已榮獲金鋒獎「十大傑出創新研發」獎項。
- 市場動態:因應半導體與 PCB 製程界線模糊化的趨勢,公司定位為關鍵製程的「鏟子供應商」,無論終端技術走向 CoWoS 或 CoWoP,皆能提供相應的設備解決方案。
- 代理業務事業群:
- 核心業務:從過去廣泛的產品線,轉為聚焦於高技術門檻的半導體領域,採取「聚焦」與「合作」兩大策略。
- 產品組合:
- 高階封裝製程:提供先進封裝所需的材料(如 Micro Bumping 錫銀材料、銅柱)與設備。其中 3D 形貌檢測系統已於 2024Q4 取得首張訂單,用於 bonding 前的 bump 檢測,可大幅提升良率。
- 黃光製程材料:與韓國 DCT material 合作,引進 Spin on Carbon、Si-ARC 等黃光製程所需關鍵化學品,目標是切入由日、美大廠壟斷的市場,並實現在地化生產。
3. 揚博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5 上半年度):
- 營業收入:新台幣 18.38 億元
- 營業毛利:新台幣 5.67 億元
- 毛利率:30.84%
- 稅後淨利:新台幣 2.28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1.99 元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獲利挑戰:2025 上半年獲利表現不佳,主因為鉅額的匯兌損失。公司已制定應對措施,未來將透過滾動式定價策略及與客戶協商交易幣別等方式,降低匯率風險。
- 毛利率趨勢:近年整體毛利率呈下降趨勢,主要因產品組合變化,毛利較低的代理業務營收比重上升所致。
- 資產負債狀況:每年上半年流動負債比例偏高,主因是認列應付股利但尚未發放,屬於季節性因素,年底發放後負債比將會下降。
- 重大資本支出:
- 公司於 2023 年購入南園路新廠房,金額約 4.59 億元。目前已將原先租賃的倉庫及實驗室遷入,節省租金成本。該廠房的剩餘空間將保留,作為未來與 DCT material 合作生產半導體材料的基地。
4. 揚博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趨勢與機會:
- AI 帶動高階製程需求:AI 伺服器、HPC 等應用推動 PCB 朝向厚大板發展,帶動揚博 SUPER DRY SYSTEM 等高階設備需求。
- 半導體與 PCB 整合:先進封裝技術如 CoWoP 的發展,模糊了半導體與 PCB 的界線。HDI 廠與載板廠皆積極朝高值化發展,為揚博帶來設備升級商機。
- 供應鏈在地化:台灣半導體產業尋求關鍵材料的自主供應鏈,揚博與韓國 DCT 的合作正迎合此趨勢,目標將黃光材料導入國內外晶圓廠。
- 重點產品更新:
- 自製設備:SUPER DRY SYSTEM 因其在厚板乾燥製程的優異表現,已獲市場青睞。同時,ECO System 亦因應全球 ESG 趨勢,出貨量持續增加。
- 代理設備:高階封裝用的 3D 形貌檢測系統已獲台灣指標性客戶訂單並進入裝機驗證階段,未來將持續推廣至其他封裝廠。
- 合作夥伴關係:
- 2025 年 6 月 6 日與韓國半導體材料公司 DCT material 簽署合作備忘錄 (MOU)。雙方計劃在台灣成立合資公司,進行黃光製程材料的研發、製造與銷售,並共同開發 EUV 相關材料。此合作被視為代理事業部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
5. 揚博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劃:
- 技術深耕:持續投入研發,秉持「客戶還沒想到,我們就要先想到」的理念,開發符合市場趨勢的新技術,如玻璃載板製程設備。
- 半導體材料佈局:透過與 DCT material 的合作,從代理商角色轉型為具備在地製造能力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競爭優勢。
- 全球化服務:已於 2025 年成立泰國子公司,就近服務東南亞客戶,掌握供應鏈轉移的商機。
- 競爭定位:
- 公司將自身定位為高階製程的「鏟子製造商」。無論市場最終選擇何種技術路徑 (如 CoWoS vs. CoWoP),揚博都能提供對應的生產設備,保持市場彈性與競爭力。
- 風險與應對:
- 國際局勢與匯率:公司認為最大的營運風險來自於匯率的劇烈波動而非關稅。為此,已建立內部 SOP,當匯率變動超過一定範圍時,將啟動價格調整機制,並盡量採用與採購相同的貨幣進行交易,以規避匯損。
6. 揚博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 自製設備:產能滿載,訂單能見度良好,接單狀況順利。
- 代理材料:黃光材料已在部分客戶端取得認證並小量生產,預期在 2025Q4 或 2026Q1 開始有較顯著的營收貢獻。
- 長期展望:
- 公司對 AI 趨勢帶來的長期商機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 自製設備將持續受惠於載板、HDI、電動車及低軌衛星等高值化應用。
- 代理業務的轉型效益將逐步顯現,尤其與 DCT material 的合作將成為未來重要的成長引擎。
7. 揚博 Q&A 重點
- Q:可否說明自製設備與代理業務的營收佔比,以及未來的變化?A:歷年來,自製設備的營收佔比約在 55% 至 65% 之間,其餘為代理業務。根據主管機關規定,公司無法對未來的營收佔比做出預測。
- Q:明年兩大事業部門的展望與成長性如何?A:公司對整體市場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AI 浪潮帶來強勁商機,公司也身在其中,但同時也認知到產業有其週期性,會小心應對。
- Q:公司目前的產能利用率狀況?是否有擴廠計畫?營收似乎進入高原期,是否受限於產能?A:自製設備的產能確實相當滿載。經營團隊會根據實際訂單狀況進行適度的產能調整,但不會進行大規模擴充。公司的策略一向以穩健為主。
- Q:是否有具體的資本支出計畫?A:公司於 2023 年購入南園路新廠房,這是一個彈性的工具,用途會隨營運方向調整。目前已將倉庫搬遷過去,解決了過去租賃的困擾。廠房的空置部分,則為未來半導體材料的生產預作準備。
- Q:自製設備中,應用於 HDI 和載板的佔比各是多少?兩者的產能可以共用嗎?A:公司未提供具體的應用佔比。兩者的產能無法共用。載板設備因尺寸固定,採垂直吊掛式製程;而 HDI 等設備則採水平滾輪式傳送,尺寸彈性較大。兩者是不同型態的設備,如同不同形狀的「鏟子」。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