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離不開醫療服務及相關生技產業,但生技產業複雜的專有名詞、技術流程卻讓投資人一頭霧水,從而提高了投資人的投資門檻。本系列文章(分上下篇)將揭開生技產業神秘的面紗,並分析不同生技產業類別的研究要點。看完這篇文章,你將了解以下幾件事:
- 生技產業有哪些類別?
- 醫療器材、醫療管理產業概況及分析要點
生技相關類股主要分為三大類別。
第一類藥物開發需要大量資金、人才和關鍵技術,因研發藥物非一朝一夕可達成,失敗率也高,投資風險相對高。
第二類則是用來偵測或緩解疾病的醫療器材股,如常見的血壓機、呼吸器等。
第三類則是販賣這些藥物和器材的醫療通路服務商。
醫療器材和醫療通路服務為最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生技類,且因為不需要評估藥物開發的可行性,專業的術語、用詞也比較少,因此研究起來也比較容易。上篇首先將介紹這兩類將如何判斷成長性。
台灣醫療器材股多替客戶代工,類似製造業
醫療器材主要分為五大類,骨科與植入物(佔整體市場比例 12%)、牙科產品(7.5%)、醫用耗材16%)、輔助器具(13%)、診斷影像產品(23%)和其他(28%),整體產業受惠人類平均壽命延長所產生的醫療需求、科技發展使應用層面增廣呈現增長的狀態(根據市場調研機構預測 2021-2028 年醫材 CAGR 為 5.4%)。
醫材分成自產自銷和代工兩種模式,佔居世界前十大的多數以開發新產品或併購維持其市場地位,而台灣的醫療器材公司一般以代工現有醫材為主,跟製造業一樣分為較無技術性的專業代工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擁有自行設計和生產能力的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s) 廠和建立自我品牌自產自銷的 OBM (Original Brand …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