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身旁很多人在談論 ETF,也有一些投資前輩單單透過 ETF 就創造出不凡的報酬率,甚至連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等人也都極力推崇。那麼 ETF 到底是什麼東西?它到底有什麼吸引力?和股票、或是基金又有什麼不同?
看完這篇文章你將會了解:
- 什麼是 ETF?和基金有什麼不同?
- 如何選擇 ETF,有哪些種類?
- 如何透過 ETF 進行資產配置?
什麼是 ETF?
ETF(Exchange Traded Funds),俗稱交易所買賣基金,「可以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所以它的本質是基金,但交易方式是你和市場上的另一人達成了交易,不像透過銀行買賣基金需要贖回(把你持有的,賣回去給基金)再等個幾天拿到現金、以及基金要付較高的管理費。
和基金ㄧ樣,ETF 會將各種標的物裝到同一籃子裡,變成一個商品以供交易,達到「分散風險」。同時,ETF也一樣有零股交易,讓小資族可以參與,算是結合了股票和基金的大部份好處、還避開了各自的一些弱項。
舉例來說,台灣最具代表性的 ETF ,元大 50(0050),就是把台灣市值前五十大的公司依不同權重分配丟到同一個籃子裡,組成同一個商品,也就是說買進 0050 你就等於一次買進了全台灣最大的 50 家公司的股票,不僅多種需求一次滿足而且還起到絕佳的風險分散效果。購買 0050 基本上可以規避掉個別公司風險,也就是說即使有其中一間公司倒了也不太會影響到整個 0050 的表現,因為 0050 會自動剔除表現疲弱的公司並自動補上新的,另外其他 49 間公司的表現也會抵銷負面效果,降低整體的影響。
而每一支 ETF 連結的標的非常多元,有各國股市、有石油、黃金等原物料指數,甚至也有連結債券的 ETF!ETF 的出現讓投資債券以及全球股市商品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投資人不需要有國外證券戶、也不需要使用複委託(請台灣的券商幫你跟國外的券商買),就可以直接使用你現有的證券帳戶參與投資各國的商品。
和基金的差別?
雖然組成概念和基金相近,但相較之下 ETF 擁有兩大優勢:
- 他不用和基金一樣需要和銀行申購或贖回,而是可以直接和股票一樣在公開市場買賣,這使得買賣 ETF 非常方便。
- ETF 的手續費及管理費用都較基金低上非常非常非常的多(很重要,所以說三遍)。由於 ETF 和基金都可以分散風險,因此波動度也較低,在這種情況下決定他們績效的關鍵往往就在於其他費用的高低,對,就是很多人都以為不重要的雜費支出。一般股市合理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約為 7–8%(以台灣加權指數為主),可以想見如果購買股票型基金,光高額的管理費(Management Fee)一年就會吃掉報酬率的 12% ,而這還是沒有考慮手續費、保管費(Custodian Fee)等的情況,長期的費用累計下來將非常可觀。因此對於長期的定期定額投資人來說,盡量降低額外費用才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
舉例來說,以富邦科技 ETF(0052)及元大高科技基金來看,兩者的投資標的都是一些台灣的科技類股,例如台積電、廣達等。但翻開他們的公開說明書卻可以發現費用相差很多。同樣都是要買一籃子的高科技股票,如果購買元大高科技基金的話光保管費或和經理費加起來就要 1.75%,遠遠高於 ETF 的 0.185%。兩者相差了近 9.5 倍!這是什麼概念呢?假如你今天準備投資 100 萬元新台幣(以下同)到高科技相關的商品 10 年(假設淨值都不變),那麼購買 0052 相較於元大高科技基金,這 10 年下來將會替你省下近 1.57 萬元的經理費及管理費!
更多有關費率的部份,可以參考 「基金、股票、ETF手續費一次全比較」一文。
如何選擇 ETF?有哪些種類?
目前在台掛牌交易的 ETF 共達 119 檔(不含槓桿類 ETF),而主要分成股票型、債券型、商品、匯率、產業等幾類型,今天會介紹股票型及債券型的 ETF(以台灣投信公司發行 ETF 為主):
- 股票型 ETF
主要就是將各國的各種股票組合編制成一個指數,並追蹤它,因此 ETF 的價格基本也會照著指數的走勢走,至於連動度到底多強則可以參考 ETF 及指數間的 Tracking Error(追蹤偏離度),越低就代表連動度越強,而所有 ETF 的經理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極小化這個 Tracking Error(相關的數據可以到各發行的投信公司網站查詢,如元大投信,凡是 Tracking Error 越大的 ETF,就越不建議持有)。
比如元大 S&P 500 ETF 就是由元大發行的追蹤美國 S&P 500 指數的ETF,投資人購買它就等於可以直接參與到美國股市的漲跌。另外還有如富邦上證、國泰中國 A50 等追蹤中國股市的 ETF,以及如富邦日本、富邦印度等追蹤各國股市的商品。我們可以透過股票型 ETF 參與投資全球股市! - 債券型 ETF
就是追蹤各種債券指數的商品,目前台灣發行的債券型 ETF 主要還是以追蹤美債為主。比如追蹤 ICE 美國政府 20+年期債券指數的元大美債 20 年 ETF、追蹤花旗美國政府債券 7–10 年期指數的富邦美債 7–10 年 ETF 等。
以往想要買債券只能直接進入債市購買債券或申購債券型基金。但想購買債券即使是小額公債最低的購買門檻也高達 10 萬美元,對於一般小額投資人根本是遙不可及的投資工具,因此債市一直以來主要都是由壽險業、企業或資產管理公司在參與。但債券型 ETF 的出現使一般投資人也可以輕鬆無門檻的參與債券投資。
但在購買債券型 ETF 時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留意:
- 債券型 ETF 沒有持有到期的問題(Hold To Maturity),他主要跟著指數走,而指數會自動剔除不適合的債券,比如 20 年期以上美債指數就會自動將 20 年以下的債券剔除,因此影響債券型 ETF 的關鍵在於利率的走勢。
- 債券年限的長短對利率的敏感度不同,年限越長的債券殖利率通常也會越高,但由於存續期間(Duration)較大,因此對利率的敏感度也就越大,比如當利率上升時 20 年期的公債淨值的下跌幅度就會較 1 年期公債大上許多。(有關 Duration 的說明,可參考綠角的「債券的存續期間」一文)
- 最後一點就是商品流動性的問題,一樣是美債的 ETF,發行的投信就有元大、凱基、復華等公司,對一般投資人而言,選擇交易量較大的 ETF 會比較好,也比較好操作。
因此在投資債券型 ETF 前必須先考慮清楚自己的偏好(是風險偏好或是風險趨避)以及利率未來的走向(可以觀察聯準會的決策,因為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最重要的因素),並且要決定是單純想投資債券(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可能有公債、公司債、高收益債券)又或是想用債券進行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主要目的是避險,所以會以公債為主要投資標的)。
投資 ETF,你有的優勢?
除了方便、費用低外,最重要的還是ETF具備風險分散化,規避掉個別公司風險,也可以透過 ETF 投資海外或是投資債券,使我們可以不必費心研究個股,只要定期定額買入或是簡單的資產配置就可以享有不錯的報酬率。
以前我們的資產配置方式主要就是以調整股票和現金比例為主,但現在我們可以透過購入 ETF 來進行股票、債券及現金三者間的配置。例如,今天川普心情不好發一條推特要課中國關稅,投資人就可以賣出股票型 ETF,買進債券型 ETF 來進行避險,達到資產配置的目的!而且這所有的程序,都可以在開盤時間透過公開市場同時進行,並不需要有額外複雜的程序!
總結來說,ETF 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用更便宜、更簡單的方式投資各種商品並能享受風險分散的好處,還可以輕鬆進行資產配置。如果你是個沒時間盯盤,又或是不知道怎麼選股,但卻又想讓投資為你帶來被動收入的人,那麼 ETF 應該會是一項相較適合的投資工具。
▼ 富果部落格的讀者有福啦!
使用本富果帳戶推薦碼,完成開戶後即獲得 108 枚富果幣!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