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有注意到,近一兩年瀏覽 Instagram、Facebook 發現越來越多朋友上健身房了,不論他們是為了要練肌肉、踩飛輪、做有氧、或體驗全民健身的氛圍;不但如此,從 2019 年底任天堂的 Switch 健身環一發售就馬上賣到缺貨也可以看出,大家對運動開始越來越重視了。
不過,受到近期肺炎疫情的影響,健身概念股也成為這次的直接受害者,相關股票都下跌不少。然而,我們認為此次疫情只是短期影響,長線還是看好健身產業的成長性。
台灣健身市場 2013–2018 年以 24.9% 的 CAGR(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再進一步可發現台灣的健身會員滲透率僅有 3% 左右,相較歐美國家的 20% ,鄰近的南韓、香港、新加坡等國的 5–7% 還有不小的差距。這些數據都顯示台灣未來的健身市場還有成長空間,是個具成長潛力又貼近我們生活的產業。而要說最大的受惠者,當然就是那些賣健身器材以及開健身房提供服務的公司了。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要來簡單分析一下健身產業及相關概念股,看完後你將會知道以下幾件事:
1.如何分析台灣的健身市場,未來成長速度、成長幅度多大?
2.World Gym、 健身工廠優劣比較,台灣的健身概念股有哪些?
3.實戰分析健身工廠(公司名:柏文;股票代號:8462),健身房最重要的指標:展店速度、續約率、EBITDA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