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在 <Mini LED 系列報告> 分析認為,Mini LED 將是傳統 LCD 陣營與 OLED 技術分庭抗禮的殺器,並帶動傳統 LCD 顯示技術的典範轉移,而蘋果也在 2021 年陸續將 Mini LED 導入其 iPad Pro、Macbook Pro 產品線,正式開啟 Mini LED 的商用化。
但近期因戰爭、中國封城等因素,使 PC、TV 為主的消費性電子需求減少,也使 Mini LED 相關公司股價經歷一波不小的跌幅,以下將更新對產業的近期觀點。
首先來看看 Mini LED 供應商的營運表現:
晶粒廠富采(市:3714) 2021Q1 營收為 85.5 億元新台幣(以下同),QoQ-13.3%,其中 Mini LED 佔營收 30%;毛利率為 21.8%,QoQ+1.6ppts,EPS 為 1.1 元,QoQ+0.46 元。而 2022/4 月營收為 29.5 億元,MoM-0.1%。
打件廠台表科(市:6278) 2021Q1 營收為 181.3 億元,QoQ-8.0%,其中 Mini LED 打件佔 31%;毛利率為 12.7%,QoQ-0.4 ppts,EPS 為 4.18 元,QoQ-0.32 元。而 2022/4 月營收為 45.6 億元,MoM-24.2%。
設備廠惠特(市:6706) 2022Q1 營收為 18.2 億元,QoQ+10.9%,其中 74% 營收為 Mini LED 分選機及點測機;毛利率為 36.2%,QoQ-4.9 ppts;EPS 為 5.18 元,QoQ+0.75 元。而 2022/4 月營收為 5.5 億元,MoM-9.8%。
雖然三家公司 2022Q1 財報都仍維持強勁,但 4 月營收卻不約而同衰退,並也都預告 Q2 因中國封城影響需求及供應鏈,業績將較 Q1 面臨衰退,而下半年則需展望整體景氣回溫情況,與研究團隊原先預估 2022 年將是 Mini LED 的滲透爆發年有所延遲。
目前 Mini LED 應用可分為四大類:平版、筆電、電視和車用面板。
而 2021 年全球 Mini LED 裝置出貨量約 1,000 萬台,其中蘋果的 iPad、Macbook Pro 就佔了 800 萬台,而電視則約 200 萬台。
要衡量 Mini LED 顯示器的好壞,大抵可以用搭載的晶粒數、分區數多寡來決定。
可觀察 iPad Pro、Macbook Pro 的尺寸雖僅有 13、16 吋,但其單台搭載的 Mini LED 晶粒都高達 1 萬顆以上,並超過 2,500 個分區,不論是使用的晶粒數量、規格都比其他尺寸更大的非蘋 Mini LED 顯示器高很多,技術門檻也較為困難。
而電視之所以會用 Mini LED,除了壽命較 OLED 長外,更主要的原因為其成本優勢,根據統計,採用 Mini LED 的成本將較同尺寸 OLED 低 15~20%(特指 55 吋以上中大尺寸面板)。
但根據調查,目前 Mini LED 的成本仍未顯著下降,這點從目前市售 Mini LED 電視,價格都與 OLED 電視相差不遠也可看出。
舉例來說,一台 55 吋的 Mini LED 電視,若顯示品質要與同尺寸 OLED 電視相當,則約需使用 2 萬顆 Mini LED 晶粒。但攤開目前市售的電視,大部分(55 吋電視)的晶粒數量都落在 1 萬顆左右,即使搭載到超過 2 萬顆,其售價也並未明顯低於 OLED 電視。(如下表,55 吋約落在 8~10 萬元新台幣,與同品牌、同尺寸的 OLED 電視相當)
此外,可觀察目前推出 Mini LED 電視的廠商大多為中國品牌,例如 TCL、創維、樂視等。而三星、LG 等韓廠雖也有推出 Mini LED 電視,但價格動輒 10 萬元起跳,更多是作為形象品,仍未進入到商用化階段。而 Sony 雖也在今年年初推出一款 Mini LED 電視,但也是作為概念定位的高端電視,仍難以普及化。
Source:自行整理
最後一個應用則是車用。車用面板因需要同時在有陽光的白天及夜晚都能保持清晰,只有 Mini LED 的特性能做到(高對比、耐高溫) 。此外,汽車的面板也有朝大尺寸、高解析度的趨勢發展,例如 GM 最新推出的 Cadillac Lyriq 電動車便是採用了群創 33.4 吋的 4K Mini LED 面板,解析度高達 9K。
Source:Touch Taiwan
那為何車廠要採用那麼高解析度的螢幕?攤開汽車成本來看,一組 16 吋 Mini LED 背光模組成本約 230 美元(根據 Omdia 調查 Macbook Pro 數據),佔整體汽車生產成本不到 1%(以 Tesla Model 3 定價約 5.5 萬美金為例),而導入 Mini LED 面板便有以上的諸多好處(高對比、耐高溫、高解析),因此車廠將更願意導入 Mini LED 螢幕。若以目前一年汽車出貨量約在 8,000 萬台來看,並僅假設電動車優先導入,若按照目前主流研調機構預估電動車滲透率將在 2025 年達 30% 計算,車用 Mini LED 面板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 2,400 萬片(僅假設每台車搭載一片,實際上可能更多),將是未來 Mini LED 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
總結來看,預估短期 Mini LED 最大應用仍會是以蘋果的 iPad、Macbook 系列為主,而大尺寸電視、車用面板將大機率改採用 Mini LED,因此仍維持長期 Mini LED 會帶動顯示螢幕典範轉移的觀點不變。
展望 2022 年,Mini LED 成本降低的速度不如預期,近期又因中國封城,使消費及供應鏈都大受影響,最首當其衝的便是非必需品的電視,而需求的降低也連帶降低了品牌商推出 Mini LED 的意願。
因此,預估 Mini LED 普及速度將不如預期,今年出貨仍會以蘋果為主,真正爆發普及點將可能推遲至 2023 年。
但攤開 2022 年供需來看,目前 Mini LED 的晶粒供應以台灣的富采、中國的三安光電為主,兩家公司的月產能分別為 12.5 萬片及 6.8 萬片約當四吋晶圓,換算全年約可供應 2,000 萬台的裝置。(假設兩家良率為 85%、70%,並假設單台設備搭載 1 萬顆 Mini LED 晶粒)
而需求面來看,預估今年光蘋果的出貨量就將達 1,500 萬台(參考天風證券預估),而根據 Omdia 預估,Mini LED 電視 2022 年出貨量有望達 900 萬台,另加上車用面板(預估僅高階車款主控板採用,出貨量約 120~140 萬片),2022 年總體產能仍會供不應求,產業供需仍屬健康,並無太大問題。
展望未來,預估 Mini LED 將是 Micro LED 的過渡階段,台廠除了持續推動 Mini LED 發展外,勢必會將心力放在 Micro LED 的技術發展上,目前市場共識為 Micro LED 將於 2025 年商用化。
目前富采 Mini LED 良率已達 85%,明顯領先競爭對手三安的 70%,並已開始研發 Micro LED 晶粒製造,為主要產業領頭羊。即使未來 Mini LED 晶粒 ASP 持續降低,但因富采採用加速折舊法(初期會認列較多折舊費用),等供給放量後,公司獲利將有明顯成長。
而 SMT 廠台表科雖也面臨競爭對手立訊的加入,但目前來看總產能仍然不足。且 Mini LED 的打件技術門檻也較高,預計仍將維持一定的競爭力。
而設備廠惠特方面,公司目前在手訂單雖仍多,但都已是已知訂單,因此營收成長已在市場預期內。未來需關注的是公司在 Micro LED 巨量轉移設備的發展。由於 Micro LED 顆粒分布較為均勻,將不再需要用到分選機,而是要使用巨量轉移技術(包括 Pick & Place、COB 倒裝法、雷射轉移等),但目前此類技術尚在發展階段,且大多掌握在海外廠商手中,台灣廠僅有錼創著墨較深,未來需重點評估惠特在巨量轉移技術的破局。
今年投資人需關注的則是蘋果除了 iPad Pro、Macbook Pro 外的新品導入 Mini LED 的進度,以及其他電視品牌廠商推出 Mini LED 電視和銷量的狀況,另還有新車款搭載導用的狀況,藉以追蹤整體產業的進展速度。
自我揭露與聲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有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但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增加持股。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責任編輯:林旻毅(持有高業、投信投顧證照,通過 CFA Level 1)
一、 未經合法授權,請勿翻載,本站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二、 投資人若依此以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之責。
三、 與本網站有關一切糾紛與法律問題,均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解釋及適用之。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