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_row][vc_column]
國巨 2024Q1 營收 285.05 億、EPS 11.02 元,被動元件、感測器業務穩健。AI 應用驅動成長,通路庫存去化順利。Q2 營收獲利預期低個位數季增,維持審慎樂觀。
同欣電 2024Q1 營收 29.71 億元,EPS 1.74 元。車用營收佔 66%,陶瓷基板成長動能佳。功率半導體 AMB 基板與模組封裝進展樂觀,有望提前量產。展望 Q2 營收微幅成長,積極爭取中國手機 CIS 市場,全年陶瓷、RF 應用看好。
裕融 2023 年營收 415 億、EPS 11.07 元。積極拓展消費金融、企業金融、綠能事業與 LINE GO 移動服務。東南亞市場佈局,預期 2024Q3 資產品質改善,2025 年儲能獲利可期,展望穩健成長。
failed to generate excerpt summary
全球矽晶圓大廠環球晶2023Q1因客戶仍再去庫存,營收陷入衰退。然而,隨下游記憶體、晶圓代工等需求隨著AI熱潮而增加,對上游材料矽晶圓的需求也勢必增加。環球晶也表示,從Q2開始營運將逐季好轉。除了矽晶圓外,也一起來看看公司在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的佈局。
在 AI 趨勢下的 ASIC 與 xPU 的發展報告中 提到,上游 IP 設計商將受惠於各種 xPU / ASIC 需求爆發而成長,特別是處…
富果觀點 亞果採會員制的營運模式,對於高淨值客戶而言,能夠產生奢侈品的效應 台灣的遊艇市場過去因法規限制處於藍海階段,但隨相關法規逐漸鬆綁,…
美時製藥是全球知名的學名藥廠,自 2014 年與 Alvogen 策略結盟後,商品已銷往全球,近年旗下的血癌藥 Lena 和戒毒癮藥Buprenorphine 等藥物遍佈全球。
合庫金 2023 年稅後淨利 178.78 億元,EPS 1.17 元,呆帳提存前獲利創高。2024 年將強化銀行核心業務、發展財富管理、擴增海外據點(如東京分行),並優化資產品質、落實永續經營,力拚整體獲利成長。
和潤企業 2023 年營收達 286.6 億元,年增 26%,EPS 6.41 元。核心財務服務穩健,綠能、商用車、醫療設備、營建機具為成長動能。海外聚焦東南亞,持續拓展業務版圖。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