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達發營運摘要
達發科技 2025 年第三季營運表現穩健,合併營收達新臺幣 56.3 億元,季增 2.0%,年增 1.2%。毛利率因產品組合優化及部分存貨回沖利益,提升至 52.2%。每股盈餘 (EPS) 為 5.00 元。累計 2025 年前三季營收為 163.8 億元,年增 14.6%,EPS 達 14.00 元。
公司兩大事業群「網通基礎建設」與「高階 AI 物聯網」營收表現穩健。以太網產品受惠於聯發科集團平台綜效,出貨顯著增長,尤其在低軌衛星領域表現突出。藍牙音訊及衛星定位晶片則因消費性電子旺季需求,出貨穩定。
展望未來,公司預期第四季因季節性淡季影響,營收將較第三季下滑,但全年營收仍可維持穩健成長。長期而言,公司將持續投入高階技術研發,包括 25G/50G PON、100G SerDes 及先進製程藍牙晶片,以鞏固長期競爭力。
2. 達發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網通基礎建設事業群 (有線事業群):
- 產品:包含光纖固網寬頻 (PON) 與以太網 (Ethernet) 產品線。
- 2025Q3 營收佔比:約 40% 至 45%。
- 營運概況:寬頻產品在歐洲市場出貨動能延續,而以太網產品則因集團平台整合效益,帶動整體事業群營收表現穩健。
- 高階 AI 物聯網事業群 (無線事業群):
- 產品:包含藍牙音訊晶片及衛星定位 (GNSS) 晶片。
- 2025Q3 營收佔比:約 45% 至 50%。
- 營運概況:受惠於耳機、智慧手錶等消費性產品的旺季需求,出貨表現穩健。
- 其他業務:
- 包含機頂盒 (Set-top Box) 產品線、光通訊相關產品 (Pam4 DSP) 以及少量 Legacy 產品。
3. 達發財務表現
關鍵財務指標 (2025Q3)
- 合併營收:新臺幣 56.3 億元,季增 2.0%,年增 1.2%。
- 營業毛利:新臺幣 29.4 億元,季增 5.4%,年增 4.5%。
- 毛利率:52.2%,較上季增加 1.7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 1.7 個百分點。
- 營業費用:新臺幣 20.6 億元,季增 4.5%,年增 9.7%。
- 營業利益:新臺幣 8.8 億元,季增 7.5%,年減 6.0%。
- 營業利益率:15.6%,較上季增加 0.8 個百分點。
- 本期淨利:新臺幣 8.3 億元,季增 8.8%,年增 0.7%。
- 每股盈餘 (EPS):新臺幣 5.00 元。
累計財務表現 (2025 前三季)
- 累計營收:新臺幣 163.8 億元,年增 14.6%。
- 累計毛利率:51.4%。
- 累計營業利益:新臺幣 24.3 億元,年增 5.8%。
- 累計淨利:新臺幣 22.9 億元,年增 13.0%。
- 累計每股盈餘 (EPS):新臺幣 14.00 元。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成長驅動:第三季毛利率成長主要受惠於產品組合優化,以及 1% 至 2% 的存貨回沖利益挹注。
- 費用增加:營業費用年增率較高,主因是持續投入關鍵技術研發,包括 25G/50G PON、先進製程藍牙音訊晶片、100G SerDes 技術及以太網產品佈局,以強化長期競爭力。此外,2025 年上半年費用基期包含合併九暘的全年費用,而去年同期則無,亦為年增原因之一。
- 存貨狀況:第三季存貨週轉天數自 65 天微幅增加至 70 天,整體存貨水位健康並符合管理層預期。
4. 達發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以太網 (Ethernet):
- 集團綜效:善用聯發科集團平台資源 (WiFi, 5G FWA),整合效益顯著,帶動出貨量強勁增長。
- 低軌衛星應用:已成為主要終端市場之一,一線客戶全球用戶數已突破 600 萬戶,預計 2026 年將達 1000 萬戶,帶動達發 PHY 晶片需求。
- 高階產品:10G PHY 已於 2025 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新一代 2.5G PHY 即將量產。
- 光纖固網寬頻 (PON):
- AI 整合:與聯發科共同發布首款 AI Fiber Gateway (光纖網路閘道器),導入邊緣 AI 運算能力 (最高達 50 TOPS),提供智慧網路流量管理與偵錯功能。
- 技術升級:持續開發 25G PON 技術。
- 藍牙音訊:
- 高階應用拓展:專注於商務耳機、電競耳機及助輔聽市場。
- 助輔聽市場:已攜手全球前五大助輔聽品牌之一,推出具備 OTC (非處方) 功能的新產品,並持續朝專業助聽器等級邁進。
- 衛星定位 (GNSS):
- 多元佈局:除了在穿戴式裝置(智慧手錶)銷售良好外,在工業物聯網應用(物流與資產追蹤器)的佈局也開始展現成果,下半年已開始放量。
- 光通訊:
- AI 基礎建設:專注於可插拔式光模組的核心電晶片。單通道 50G SerDes 相關產品持續獲新客戶採用。
- 完整解決方案:用於 400G Pam4 DSP 的光學周邊晶片 TIA (轉阻放大器) 已開始搭配主晶片出貨。
- 技術藍圖:單通道 100G SerDes 技術升級計畫持續推進,預計明年量產,並將同時支援 AOC 與 AEC 應用。
5. 達發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研發投入:持續投資於高階技術,包括寬頻領域的 25G/50G PON、光通訊的 100G SerDes、藍牙音訊的 6 奈米先進製程,以及以太網產品線的升級。
- 全球佈局:積極拓展寬頻業務的全球市場,在歐洲已與多家一線運營商合作,並視北美市場為具潛力的成長空間。
- 新市場切入:透過藍牙傳輸 (Bluetooth Data) 產品線,切入應用更廣泛、市場規模更大的數據傳輸市場。
- 競爭定位:
- 集團平台整合能力:達發以太網 PHY 產品主要搭載聯發科的 WiFi 與自身的 PON 平台,提供客戶簡化的設計流程與具競爭力的功耗表現。
- 軟硬體整合方案:寬頻產品提供高度彈性的軟體支援 (PurpleOS, RDKB, OpenWRT),滿足運營商客製化需求。
- AI 智慧化:將 AI 導入網路診斷與流量管理,提升用戶體驗並降低運營商維運成本。
- 策略合作:
- 亞信:達發持有約兩成股權,雙方在以太網領域為重要策略夥伴。透過亞信在工業與嵌入式網路的技術能力,達發逐步切入工控市場。
- 九暘:完成私募後,雙方在供應鏈、研發資源及產品面進行整合,達發寬頻方案已導入九暘的 POE (乙太網路供電) 晶片。
6. 達發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5Q4):
- 預期第四季營收受季節性淡季影響,將較第三季下降。
- 預期第四季毛利率與第三季相比沒有太大變化。
- 2025 全年營收將維持穩健成長,全年毛利率有望與去年相當。
- 中期展望 (2026):
- 營收目標:管理層要求以美元計價的營收需有雙位數成長。
- 主要成長動能:
- 高成長產品線:以太網、光通訊、藍牙傳輸,此三項產品線預期將佔 2026 年營收達兩成。
- 穩健成長主力:寬頻業務受惠全球市場佈局與 10G PON 升級需求;藍牙音訊則由高階 TWS、電競、商務耳機及助輔聽應用帶動。
- 費用展望:為確保中長期成長,研發投入仍是必要。管理層將在下次法說會提供更明確的 2026 年營業費用指引。
7. 達發 Q&A 重點
Q1:第四季各產品線的營收展望?
A:
- 網通基礎建設:以太網因基期較低且受惠集團綜效,有望逐季成長;寬頻出貨表現持續穩健。
- 高階 AI 物聯網:藍牙音訊與衛星定位晶片等消費性產品,預期受季節性淡季影響,營收將較第三季減少。
Q2:2026 年營業費用的走勢預期?
A:2025 年營業費用預計年增約 10% 至 12%。為確保中長期成長,公司在 25G/50G PON、100G SerDes、先進製程藍牙等領域的研發投入是必要的。2026 年的具體費用預算仍在規劃中,將於下次法說會說明。公司追求的是最終獲利的持續成長,而非單純限制費用成長率。
Q3:光通訊 TIA 晶片目前的搭載狀況?
A:目前 TIA 主要搭配 400G Pam4 DSP 出貨給既有客戶。客戶通常在新專案中逐步導入,預期搭載率將持續提升,未來貢獻有望逐步放大。
Q4:達發在以太網領域的競爭優勢為何?
A:主要優勢體現在三方面:
- 集團平台整合能力:與聯發科 WiFi 及自身 PON 平台整合,簡化客戶設計。
- 產品穩定度:提供穩定的傳輸能力。
- 功耗表現:受惠集團節能技術,功耗具競爭力。
Q5:藍牙助輔聽業務的發展狀況與未來市佔期待?
A:公司看好此市場的長期成長。過往已與客戶合作推出超過 50 款通過多國 FDA 認證的產品。2025Q3 已正式與全球前五大助輔聽品牌之一合作,推出具備 OTC 功能的新品,未來將持續朝專業級功能邁進。
Q6:與轉投資公司亞信的合作細節?
A:亞信是達發在以太網領域的重要策略夥伴,專長於工業與嵌入式網路。雙方合作讓達發能切入工控市場,目前合作以 USB 以太網應用為主 (USB dongle/dock),並逐步擴及工控應用,帶動達發 PHY 晶片出貨。
Q7:第三季存貨狀況如何?
A:第三季存貨淨額約 22 億元,週轉天數從第二季的 65 天微幅增加至 70 天。整體存貨水位在管理層預期內,相對健康。
Q8:單通道 100G SerDes 預計何時量產?
A:預計在 2026 年下半年量產,但會積極爭取提前至上半年。
Q9:與九暘的合作綜效如何?
A:九暘專注於 POE (乙太網路供電)。雙方已在供應鏈及研發資源上進行整合,達發的寬頻解決方案也陸續導入九暘的 POE 晶片,未來在產品層面合作成果可期。
Q10:寬頻業務明年的成長機會及歐洲市場能見度?
A:在歐洲市場已取得實質進展,與多家一線運營商成為合作夥伴。北美市場市佔率仍低,具成長空間。預期寬頻業務在中長期仍具穩健成長潛力。
Q11:第三季毛利率成長原因及未來展望?
A:第三季毛利率 52.2%,成長主因是產品組合優化,另外存貨回沖利益貢獻約 1 至 2 個百分點。預期第四季毛利率與第三季變化不大,2025 全年毛利率有望與去年相當。
Q12:衛星定位晶片在工業 IoT 應用的成長來自哪些產品?
A:主要應用於物流與資產追蹤器。此外,公司也持續耕耘 AI 高精度戶外割草機器人、農用與商用無人機及車用等常委型應用。
Q13:公司目前員工人數及 2026 年人力規劃?
A:目前達發約 1400 至 1500 人,九暘約 100 人。2026 年的人力規劃仍在預算編列中,將於下次法說會說明。
Q14:低軌衛星領域對公司的營收貢獻及新進展?
A:目前有兩條產品線貢獻營收:以太網 PHY 晶片 (主要) 及 GNSS 晶片。隨著一線客戶設備升級,供應的 PHY 晶片也將從 1G 往 2.5G 演進。同時,已與新的低軌衛星客戶展開合作。
Q15:藍牙音訊產品未來的成長動能?
A:動能來自:
- 高階產品:商務耳機與助輔聽產品佔比尚低,具成長潛力。
- 新產品線:拓展藍牙傳輸 (Bluetooth Data)產品,應用場景更廣,市場規模更大。
Q16:寬頻產品的競爭優勢及 AI 功能的說明?
A:優勢包括:
- 軟硬體整合:提供彈性方案,支援多種主流作業系統。
- 低功耗:與聯發科 WiFi 整合,提供同級產品中最低功耗方案。
- AI 智慧化:AI 光纖閘道器可進行網路診斷與流量管理,提升用戶體驗並降低運營商成本。
Q17:供應鏈狀況如何?
A:投片主要跟隨集團規劃,享有協同優勢。與主要晶圓代工及封測夥伴合作緊密,產能供應相對穩定。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