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國精化營運摘要
國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市:4722)於法說會上說明,公司正處於由傳統化學材料轉型至高附加價值電子化學材料的關鍵成長期。2025Q3 在高毛利的 5G 材料 出貨帶動下,單季毛利率與獲利能力顯著提升,但因應擴產需求導致部分產線停工,影響前三季整體營收表現。展望未來,公司對營運抱持樂觀態度,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 AI 伺服器 帶動的 5G 高頻基板材料 需求爆發,相關擴產計畫已全面加速,預計未來數年將迎來高速成長。
- 2025Q3 營運亮點: 營收為 9.69 億元,雖因擴產停工而年減,但毛利率提升至 18.7%,單季 EPS 達 0.81 元,顯示產品組合優化效益顯現。
- 主要成長動能:
- 電子化學材料:與日商 JSR 合作的 5G 高頻材料 需求強勁,客戶端持續追加產能,擴產時程已大幅提前。
- PSMA 特用樹脂:新產線預計 2026Q1 投產,將貢獻 CCL 及其他特用市場。
- UV 光固化材料:臺南安南新廠預計 2026Q1 啟用,並預期消費性市場將於 2026 年自谷底反彈。
- 未來展望: 公司認為 2025 年 是消費性市場的谷底,而電子化學材料的強勁需求將成為未來五年主要的獲利驅動力。公司正處於高度成長階段,不排除未來有籌資計畫以支持擴產需求。
2. 國精化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公司核心業務分為三大類,並明確各生產基地的產品分工,以提升營運效率。
- 電子化學材料 (Electronic Chemical Materials)
- 核心產品:與日商 JSR 合作開發 5G 高頻基板材料,主要應用於 M7、M8 及以上 等級的高階 CCL 板材,具備優異的相容性與性價比。此外,亦生產顯示器材料 (PS、PGI、OC) 及 PI 背向膜材料。
- 自有產品:開發 PSMA 特用樹脂,可作為 PPO 樹脂的替代方案,應用於 M6 以下等級的 CCL 板材,並具備拓展至分散助劑、水性塗料等市場的潛力。
- 策略投資:轉投資美國新創公司 Electro-inks (EI),該公司開發之 particle-free 導電銀漿 已獲高通認證,應用於超音波指紋辨識系統,預計 2026 年下半年 開始貢獻營收。
- UV 光固化材料 (UV Photo-curing Materials)
- 產品特性:具備節能、高效、環保等優勢,應用廣泛,包括工業塗料、印刷油墨、木器塗料及電子材料(如乾膜光阻劑)。
- 市場概況:此業務與消費性市場景氣高度相關,2025 年受全球經濟影響表現疲弱,但公司預期 2026 年將隨市場需求回溫而反彈。臺南安南廠 將成為未來主要的生產基地。
- 功能性樹脂 (Functional Resins)
- 不飽和聚酯樹脂:為公司傳統產品,應用於人造大理石、整體浴室等。未來台灣廠區將專注於日本 SMC/BMC 及大洋洲船殼等高階應用,一般性產品將轉移至廣東江門廠生產。
- 塗料樹脂:現階段專注於車用高固低黏、耐燃耐污 PDMS 樹脂等利基型產品。此領域的研發是公司開發高階材料(如 5G 材料、PSMA)的技術基礎,將持續投入。
3. 國精化財務表現
- 2025Q3 關鍵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9.69 億元 (季減、年減)
- 說明:主要受 5G 材料擴產,部分產線停工影響。
- 毛利率:18.7% (季增、年增)
- 營業利益率:8.9% (季增、年增)
- 稅後淨利:8,147 萬元
- 基本每股盈餘 (EPS):0.81 元
- 說明:毛利率與獲利率的提升,主要來自高單價 5G 材料出貨比重增加。
- 合併營收:9.69 億元 (季減、年減)
- 2025 前三季累計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28.6 億元 (年減)
- 毛利率:16.5% (微幅年減)
- 營業利益率:6.6% (年減)
- 稅後淨利:1.34 億元
- 基本每股盈餘 (EPS):1.33 元
- 說明:由於 5G 材料於 2025Q3 才開始放量,前三季整體獲利仍受產能減少及傳統產品市況不佳影響。
- 2025Q3 產品營收組合:
- UV 光固化材料:4.24 億元
- 電子化學材料:2.34 億元 (唯一成長的產品線,營收佔比已提升至 24%)
- 不飽和聚酯樹脂:1.69 億元
- 塗料樹脂:1.14 億元
4. 國精化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5G 高頻材料市場:
- 趨勢與機會:AI 伺服器市場需求呈現爆發性成長,帶動高階 CCL 基板需求,公司作為關鍵材料供應商,直接受益。
- 客戶導入進度:已成功導入台灣、韓國、中國大陸等多家主要 CCL 大廠的供應鏈,應用於 M7、M8、M8+ 甚至 M9 的產品開發。除一家 P 開頭公司進度較慢外,其餘皆已完成驗證並陸續量產。
- 競爭優勢:產品具備高相容性,且進入門檻高。材料導入需耗時長達 4 年 的測試與認證(包含終端客戶的 UL 認證),供應商替換風險高,一旦進入供應鏈,地位相對穩固。
- 消費性市場:
- 現況:2025 年為景氣谷底,需求疲弱。
- 展望:預期 2026 年將迎來反彈,潛在利多包括大型運動賽事(世界盃)刺激消費、聯準會降息預期、以及主要經濟體可能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
5. 國精化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與成長動能:
- 聚焦電子化學材料:將資源集中於高成長、高毛利的電子化學材料領域,特別是與 AI 應用相關的 5G 高頻材料。
- 產能加速擴張:因應客戶強勁需求,原訂於 2027 年完成的 5 條 5G 材料產線,將提前至 2026Q3 陸續完成,屆時產能將遠超原先規劃的 1,400 噸。後續至 2029 年的擴產計畫亦將提前至 2027 年完成。
- 深化與 JSR 合作:預計 2026 年下半年 在台共同建置研發與 FA/QC 實驗室,加速開發下一世代 CCL 應用材料,持續墊高技術門檻。
- 生產基地規劃:
- 高雄永安廠:已規劃至 2027 年的產線建置,將作為 5G 材料初期的主要生產基地。
- 臺南安南廠:第一期以 UV 光固化材料為主,已預留空間作為未來 5G 材料的第二生產基地,以分散生產風險。
6. 國精化展望與指引
- 整體展望:公司對未來五年的營運抱持樂觀態度。
- 成長驅動:
- 主要動能:電子化學材料將是未來獲利成長的核心,其營收與獲利貢獻將隨產能開出而顯著提升。
- 輔助動能:PSMA 特用樹脂的量產與 UV 光固化市場的復甦,將為公司整體營運帶來正面助力。
- 財務指引:公司不提供財務預測,對於市場傳言的 EPS 數字(如明年 5-6 元,2027 年 20 元)不予評論。但管理層強調,隨著高頻基板需求的爆發性增長,公司在相關領域的成長是可以預期的。
7. 國精化 Q&A 重點
- Q1: 雙鍵化工切入 5G 高頻材料,是否與貴公司產品直接競爭?
A: 雙鍵的產品主要應用於 M6 等級基板,類似 PPO 樹脂;國精化的 5G 材料則針對 M7、M8 及以上 的更高階市場,主要競爭對手為日商信越 (Shin-Etsu)。兩者產品系統與應用市場不同,沒有直接競爭關係。
- Q2: 5G 材料擴產計畫是否能如期完成?目前下游 CCL 廠客戶進度為何?
A: 所有擴產進度都已大幅提前。原訂 2027 年完成的產能,將提前至 2026Q3 陸續完成,且最終產能將遠超過原先規劃。客戶方面,市場上主要開發高階板材的 CCL 廠幾乎都已導入,並依據其產品世代(M7 或 M8+)有不同的量產時程。
- Q3: 可否提供各產品線的毛利率,特別是電子材料?
A: 為避免市場過度解讀及影響客戶關係,未來不再提供單一產品線的毛利率。電子材料品項眾多,毛利率區間從 20% 幾到 40-50% 不等。目前部分原料由 JSR 代購,未來若改為自行採購,營收會增加,但毛利率數字可能會隨之調整。
- Q4: 市場傳言公司明年 EPS 5-6 元,2027 年達 20 元,是否主要來自電子材料貢獻?
A: 公司不對市場傳言做回應,也不提供財務預測。但公司對明後年營運抱持樂觀態度,電子化學材料確實是獲利成長的主要原因,加上 PSMA 新產能與 UV 市場回溫,整體營運展望正面。
- Q5: 5G 材料的競爭對手與進入門檻為何?
A: 主要競爭對手視客戶配方系統而定。進入門檻極高,從測試到量產導入需耗時近 4 年,且需通過終端客戶認證,供應商替換成本高,供應鏈以穩定為優先考量。公司持續與客戶開發新品,逐步墊高進入門檻。
- Q6: 除了 5G 材料,是否還有開發其他半導體材料?
A: 有與 JSR 及另一家日商進行其他項目開發,但明年尚無營收貢獻。轉投資的 Electro-inks 在超音波指紋辨識系統的應用,預計 2026 年下半年 會陸續看到成果。
- Q7: 因應擴廠計畫,公司是否有籌資規劃?
A: 公司正處於高速成長期,會尋求合適的機會進行籌資,預期近期會有相關計畫。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