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消費性電子
軟體
軟體
其他
生醫
投資入門
民生消費
投資心法
其他
金融知識
個股分析
量化分析
半導體
消費性電子
IC 設計
法說會備忘錄
IC 製造
IC 封測
材料設備
記憶體
電子零件
產業分析
民生消費
AI
生醫
車用
能源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test

<白話文詳解 5G 產業,有哪些投資機會?> <未來的市場,3D 感測產業介紹> 兩篇報告,提到射頻元件(RF)及 VCSEL 受惠於 5G 及 3D 感測趨勢,將是未來幾年快速成長的產業。而兩者都必須使用氮化鎵(GaN)或砷化鎵晶圓(GaAs)進行製造,因此今天要來介紹台灣一家專門的化合物晶圓代工廠:宏捷科(櫃:8086)。看完這篇報告,你將會了解以下幾件事: 

  1. 半導體材料的發展,砷化鎵產業鏈概況及展望
  2. 淺談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未來成長潛力
  3. 宏捷科:客戶從依賴 IDM 到轉型 Design House 
  4. 從 Wi-Fi 6、智慧型手機供需分析宏捷科未來營運
  5. 宏捷科 2021/22 年財務預測及估值

 

公司簡介

宏捷科技(AWSC)成立於 1988 年,主要從事砷化鎵晶圓的代工製造,其生產據點位於台南科學園區。公司目前製程皆為 6 吋(製程佔比為 HBT 70%、pHEMT 20%)。產品應用以 Wi-Fi 及智慧型手機 RF 元件(主要為 PA(放大器),另也有 Switch(交換器) 及 LNA(低雜訊放大器))及 3D 感測元件 VCSEL 為主,終端應用佔比為 Wi-Fi 50-60%、智慧型手機 30-40%、3D 感測 5-10%,客戶則包括美國 Skyworks 及台灣的立積(市:4968)、中國的 RDA、Vanchip、Lansus 等半導體公司。



第一代到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發展簡史

目前半導體材料共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第一代半導體的矽(Si)、鍺(Ge),第二代的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以及第三代的碳化矽(SiC)、氮化鎵(GaN)。

雖然用數字來區分,但並無後代優於前代的說法,而是分別代表了人類世界三次產業的變革,第一代的矽主要應用在 CPU、GPU、記憶體等需要高度運算的邏輯元件,代表了 20 世紀中集成電路(IC)時代的到來,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電腦的出現。

第二代半導體則應用在 RF 元件、光通訊、衛星、GPS、光電(LED、雷射) 等功率、通信及發光元件,代表了 20 世紀末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而近期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氮化鎵(GaN)則主要應用在高頻通信、快充、電動車零件、充電樁等,宣示了 21 世紀初 5G、電動車產業的興起。

若以發展成熟度來看,第一代的矽是應用最廣且最久的材料,發展也最成熟,而第二代的砷化鎵發展也已成熟,然因過往應用都較小眾且用量也不大,因此產業規模較小,而第三代的碳化矽、氮化鎵則剛開始發展不久,目前整體技術都尚未成熟。

Source:自行整理

大致瞭解半導體材料的發展後,再來就要開始介紹這次的重點:第二、三代的砷化鎵及氮化鎵,如果讀者對矽晶圓產業有興趣,也可以參考富果 <矽晶圓> 系列的報告。

 

砷化鎵產業已成熟,然近期在商用市場需求大增下供不應求

砷化鎵(GaAs)由元素週期表中的 5A 族砷(As)及 3A 族鎵(Ga)組成,是一種化合物半導體,也被稱為三五族半導體。由於分子鍵結及一些物理化學的特性,砷化鎵比矽具有更高功率、耐高溫等優勢,因此非常適合用在像是 RF 元件、光通訊、光電、GPS、衛星等要求高功率卻不需複雜運算的應用。

如果白話比喻,矽生產的產品(CPU、GPU、記憶體等邏輯 IC)就像人的大腦,有記憶、能思考、可運算,砷化鎵的(通訊元件)則像神經,負責傳送大腦的訊息,如果沒有通訊元件,我們就無法發送任何訊號。

而砷化鎵的技術早已非常成熟,只是過往都是以國防、光通訊等小眾客製化產品為主,整體用量並不大。但近期因 5G 智慧型手機、Wi-Fi 6 等對 RF 元件的需求大增,再加上 Face ID、3D 感測鏡頭、自駕車對於 VCSEL 元件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商用市場需求爆發,供給方產量還未拉起下,才促使了近期砷化鎵產業嚴重的供不應求。

 

砷化鎵產業概況:製造難度不高,目前仍由 IDM 掌握產業節奏

砷化鎵和矽晶圓的製程一樣,都需經歷晶圓基板、磊晶製造、IC 設計、IC 製造以及封測等程序,不同之處在於矽晶圓的終端產品 CPU、GPU、DRAM 因講求運算效能,需追求先進製程(例如台積電、三星的 7 奈米、5 奈米),而砷化鎵終端則大多為 RF 或發光元件(VCSEL、LED)等講求功率放大及穩定,但不需要大量運算的應用上,因此通常都是使用微米級的成熟製程,在製造難度上並不如先進製程高。

除了製程不難外,前面提到砷化鎵過往需求不大,由 IDM 直接一條龍設計並生產是較有效率的方法,因此砷化鎵產業一直以來都由歐美的 IDM 廠商主導 ,以 Skyworks、Qorvo、Boardcom 為首的 IDM 就佔了整體市場 65% 以上的份額。

Source:Strategy Analytics

 

砷化鎵磊晶由於技術困難為寡占市場

不過產品製程雖不難,磊晶的生長卻很複雜,所謂磊晶就是在晶圓上依照產品需求生長一層特殊材質的單晶薄膜,由於砷化鎵本身就是由不同元素組成,在上面又要生長不同材質的材料,且通常磊晶好壞就直接決定了產品的品質,因此在溫度、壓力、流量、轉速及晶格匹配度都需精準掌握,缺一不可,整體難度非常高。

因此磊晶就成了一個獨立產業,廠商需先分別從晶圓廠拿到晶圓,及從 IC 設計廠拿到產品設計後,才能將磊晶依客戶需求生長在上面,再交付給中下游的製造商做成產品。

由於技術難度高,砷化鎵磊晶產業也為寡占市場,英國的 IQE 及台灣的全新光電(市:2455)合計市占率就高達快 80%,進入門檻極高。

Source:Strategy Analytics

 
砷化鎵代工市場因 IDM 外放產能及中國去美化未來將快速成長

雖然砷化鎵代工市場總規模佔整體砷化鎵製造市場不到 10%(目前還是掌握在 IDM 手中),但台灣的穩懋(櫃:3015)、宏捷科及環宇(櫃:4991)三大廠商就掌握了代工市場中的 90%。

此外,砷化鎵產業在近兩年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由於商用市場需求的急遽大增,IDM 在成本考量下,逐漸加大外放產能給代工廠,此外,中美貿易戰使中國加快去美化的腳步,大量轉單給亞洲 Design House 或自行研發,也都加大了對砷化鎵代工的需求。

因此,預計未來化合物半導體將有望複製矽產業模式,專業代工將越來越成熟。

Source:Strategy Analytics

 

砷化鎵代工廠的下一步: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

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和砷化鎵同為三五族半導體,但除了擁有能承受高頻率、耐高溫的優點外,還能承受更高的電壓,因此又和碳化矽(SiC)一起被稱為寬能隙半導體。簡單來說,氮化鎵和碳化矽分別就是砷化鎵和矽的加強版。

因為耐高壓的特性,氮化鎵適合用在高頻基地台 PA、快充、充電樁及電動車等領域,目前市面上已可看到多款氮化鎵快充器亮相(例如小米的 65W GaN 快充器),且因體積能做的更小(功率更高,可以減少被動元件的用量),預計未來也將被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內的 PA 。根據研調機構 Yole 預估,採用氮化鎵的功率元件市場將從 2020 年的 0.5 億美元成長至 2025 年的 7 億美元,五年 CAGR 達 69.5%,未來成長潛力非常大。

Source:Digitimes Research

 

氮化鎵與砷化鎵部分製程重疊,未來材料的穩定取得將成競爭關鍵

根據宏捷科總經理黃國鈞表示,氮化鎵和砷化鎵因組成及部分應用相近,約有 60% 製程可延用砷化鎵的 pHMET 製程,因此砷化鎵製造公司將能比其他新進者更快掌握相關技術,在砷化鎵產業競爭已漸趨飽和的情況下,氮化鎵就成了這些製造商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然而氮化鎵因成本高,難以量產,目前大多都是 GaN on Si 或 GaN on SiC ,以磊晶的方式生長矽或碳化矽的基板上,而不像砷化鎵直接是 GaAs on GaAs。

其中 GaN on Si 的效能最差,但成本低容易量產,是目前最普遍的方法,而 GaN on SiC 雖品質及效能都較好,但缺點仍是成本高及材料難以取得,目前約 60% 以上的碳化矽技術都掌握在美國的 Cree 手中。以現階段來看,GaN on Si 及 GaN on SiC 最大都可做到 6 吋,但後者能量產的公司並不多。

為了搶佔這個戰場,相關製造商都已加速佈局,但由於材料成本高及取得困難,未來能穩定掌握材料的廠商才有可能取得較大的優勢。

 

中美晶參與宏捷科私募,有望加速氮化鎵佈局

為了確保未來材料端穩定,宏捷科在 2020/8 月私募發行 4,500 萬股普通股給中美晶(櫃:5483),除了募得約 35 億元新台幣(以下同)資金外,也使中美晶成為其最大股東,持有 22.53% 股份。(將有三年閉鎖期)

透過此次私募案,宏捷科將能與中美晶旗下,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矽晶圓製造商的環球晶(櫃:6488)共同進行氮化鎵、碳化矽的研發。雖然仍在發展階段,且預計到 2022 年才能量產 GaN on Si,但以宏捷科在砷化鎵製造的經驗搭配環球晶對矽晶圓的相關技術,預計將可加大宏捷科的競爭能力。

此外,宏捷科過去股權較為分散,前十大股東個別持股比也一直在 5% 以下,透過這次私募也讓公司股權變得更集中穩定。

 

產業已拉起進入門檻,宏捷科未來成長將有望高於產業平均

晶圓代工以高資本支出拉高進入門檻,而根據穩懋、宏捷科釋出的計畫,兩者 2021 年的資本支出都將較去年大增約 3-4 倍,隨著金額規模的拉大,已逐漸拉起產業的進入門檻。

而穩懋目前雖然在規模、技術、營收等各方面都大幅領先宏捷科,但宏捷科在與中美晶結盟後,未來氮化鎵技術的優勢將逐漸顯現,再加上宏捷科本身規模較小、未來成長基期也將較低,我們認為宏捷科未來幾年將享有較產業平均更高的成長率。

Source:自行整理

 

宏捷科加大去美化,整體體質持續轉佳

回到宏捷科本身分析,公司客戶分為 IDM 及 Design House,前者以美國 RF 元件大廠 Skyworks 為主,但這種模式通常是 IDM 本身產能不夠才會外放訂單,也造成宏捷科過去獲利的波動較大。

但宏捷科近年也極力轉型,而中國的去美化則給了公司一個即時助攻,目前 Skyworks 的營收佔比已從 2017 年 70% 降至 2020 年的 10-12%,立積、RDA、Vanchip、Lansus 等台灣、中國 Design House 佔比則從原本不到 30% 大幅拉高至 60-80%,整體客戶結構的轉佳,也反映在公司近幾年獲利的穩定成長。

最後,讓我們從供需角度來分析宏捷科未來兩年的營運狀況及其投資價值。

Source:宏捷科、自行整理

 

從供需角度預估宏捷科未來展望

目前宏捷科的產品為 Wi-Fi 佔 50-60%、智慧型手機 RF 元件 30-40% 及 VCSEL 5-10%。因此,我們可以從 Wi-Fi、智慧型手機的未來展望推估宏捷科營運狀況。

 

WiFi-6

Wi-Fi 在時隔 6 年後,推出了新一代規格  Wi-Fi 6, 除了速度更快外,也可同時連接更多設備。因此在 IoT 浪潮以及 Wi-Fi 6 換機潮的驅動下, Wi-Fi 6 相關產品的出貨量(包含支援 Wi-Fi 6 的 5G 手機、基地台、路由器、交換器等)也將強勁成長,根據研調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統計,Wi-Fi 6 產品出貨量 CAGR 將在 2020-24 年達 57.8%,滲透率也將從 2020 年 16.6% 上升至 2021 年 81.0%,整體成長非常強勁。

Source:Richwave

 

宏捷科 Wi-Fi 業務大多來自立積,約佔其營收比例 45-50%,而從立積近期釋出的消息看,目前缺貨的原因主要在於砷化鎵製造商的產能不夠,因此可推估,宏捷科 2021 年的新增產能將有望被填滿,維持幾近滿載的產能利用率。



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未來有望在 5G 換機潮的帶動下重返成長,根據 TrendForce 預估,2021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可達 13.6 億台 ,YoY+9%,其中 5G 手機的出貨量達 5 億台,YoY+100%,滲透率達 37%。

一般而言,5G 手機的 PA 使用量將從 4G 的 5-7 顆增加到 10-14 顆,推算 2021 年手機的 PA 平均出貨量就可成長約 25%。

此外,高階旗艦機也開始將 3D 感測鏡頭從原本的 Face ID 拓展應用到後鏡頭,例如 iPhone 12、華為 P40  的 ToF 後鏡頭,預計未來小米等廠商之旗鑑機也將跟進,可望進一步推升 VCSEL 的需求量。

因此, 隨 5G 換機潮的帶動,未來 PA 及 VCSEL 的需求也將持續增加。

 

宏捷科 2021/22 年財務預估

 

最後來推估宏捷科 2021、22 年的營運及獲利。

產能方面,宏捷科預計在 2021 年底擴充至 2 萬片/月, 2022 年底到 2.5 萬片/月,而產能利用率推測能維持 2020 年約 90-95% 的水準。

價格方面,宏捷科宣布 2021 年將調漲代工費約 10%,但即便如此仍較穩懋報價低約 20%,因此預計 2021 年宏捷科的 ASP 將 YoY+10%,達 2.85 萬元/片,2022 年則 YoY+ 5%,至 2.99 萬元/片。

(註:過往的晶圓製造廠都是 Price Taker,宏捷科這次能主動漲價,顯示下游的需求強烈)

將產能、產能利用率及 ASP 相乘後,可推估宏捷科 2021、22 年的營收分別達 56.84、76.73 億元,毛利率在折舊與 ASP 小幅上漲的相互消長下,將較 2021 年微幅下降至 30.5%,2022 年則為 30.0%。

而營業費用率則估計將降低至 7% 左右,所得稅率以 18% 計算,則宏捷科 2021、22 年的稅後淨利為 10.84、14.84 億元, EPS 為 5.43、7.43 元,未來兩年將持續維持高成長。

Source:自行整理

 

結論

砷化鎵及氮化鎵在未來幾年的需求將快速成長,代工市場也將益發成熟,而宏捷科在與中美晶結盟、及客戶結構轉佳下,未來營運將有望享有超越產業平均之成長率。

以宏捷科 2021、22 年推估的 5.43、7.43  元 EPS 計算,Forward P/E 約為 30、21 倍,考量到其未來幾年的成長潛力,目前股價並未被過份高估,對長線投資人來說,宏捷科仍是可持續追蹤的標的。

 

自我揭露與聲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未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且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增加持股。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責任編輯:邱翊雲(合格證券投資分析人員)

一、 未經合法授權,請勿翻載,本站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二、 投資人若依此以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之責。

三、 與本網站有關一切糾紛與法律問題,均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解釋及適用之。

閱讀進度


Author

CFA 國際特許金融分析師 / 富果資深投資分析師 / 凱德資本投資經理
台、政、清、交等各校課程講師
台大財金系畢業 / FB:Min 的投資說書小棧/ IG:投資人 Min
持有高級證券商業務員、投信投顧業務員證照
堅信價值投資,並從產業及財報分析出投資機會
一個愛投資同時熱愛歷史的自我實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