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近期肺炎疫情的影響,宅經濟盛行,電商概念股也成為這次的受惠者,相關公司營運表現都創下同期新高,股價也上漲不少。過去台灣電子購物市場成長速度快,2014 年到 2019 年以 9.2% CAGR (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優於整體零售業的 1.25%,顯示電子購物市場具備高成長動能。2019 年電子購物營業額只佔台灣零售業營業額 5.34% ,相較鄰近的新加坡 2019 年 12 月的 6.8% 、美國同期的 11.3% ,中國同期的 20.7% ,還有不小的差距,可以看出台灣未來的電商市場還有成長空間。這篇文章就要來簡單分析一下電商產業及相關概念股,例如 富邦媒 、網家,看完此篇文章後你將會知道以下幾件事:
- 台灣的電商市場,未來成長幅度有多大?
- 台灣的電商概念股有哪些?
- 實戰分析 momo(富邦媒,8454)
台灣電商市場仍有成長空間
過去台灣電子購物市場成長速度快,而未來是否能保持同樣的成長動能呢?筆者觀察目前台灣電商市場具有以下趨勢,將有助於電商市場正向發展:
- 消費者擴大在線購買的產品和服務的種類,將會促成電商市場規模擴大。過去網購品項多為家電、服飾等商品,而從去年的衛生紙之亂以及年初疫情可以觀察到許多消費者選擇從電商平台購買衛生紙、防疫用品等快消品,當購買週期較短的日用品如已從線下的實體門市選購轉移到線上購買,此消費者習慣改變能夠提高網購頻率,可望進一步拓展網購市場規模。
- 行動購物成為主流,觸發網購消費額上升。根據資策會於 2019 年對於台灣網購消費者進行調查,網友網購的行動下單比例從 2018 年 35.9% 大幅成長至 49.6%,已快趕上PC下單,顯示未來行動購物將成為主要網購行為。行動裝置相對 PC 優勢在於零碎時間利用、不必坐在電腦前即可消費,網購的時間場域變多,意味著消費者在原先無法下單時間也能完成購物行為,網購量就增加了。
- 台灣電子購物營業額佔零售業營業額比重由 2011 年的 3.2% …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