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_row][vc_column]
富果觀點 寶雅股權集中於創辦人陳建造先生與其家族成員,以公司過去績效衡量,判斷股權集中可正向看待 寶雅:台灣美妝藥局零售業朝大型連鎖店集中,…
全球最大 SiC(碳化矽)晶圓供應商 WolfSpeed(NYSE:WOLF) 近期公布 FY2023Q3(實際時間為 CY2023Q1)財…
台達電 2023Q1 營收 929 億、EPS 2.66 元,電動車業務年增 100%成主要動能。消費電子疲弱,但預期 Q2 營運季年雙增。持續擴展全球產能,看好電動車、自動化、儲能等業務帶動雙位數成長。
台達電 2023Q1 營收 929 億、EPS 2.66 元,電動車解決方案年增 100%成主要動能。展望 Q2 營運優於 Q1,看好電動車、自動化、儲能、網通長期成長,並全球擴產。
台達電 2023Q1 營收 929 億元,年增 13%,EPS 2.66 元。電動車業務年增 100%並首次獲利,為主要成長動能。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影響部分零組件。展望未來,電動車、自動化與基礎設施將持續帶動雙位數成長。
友達光電 2023Q1 營收 512 億、淨損 109 億元,顯示器本業虧損改善,車用與非面板業務成長。展望 Q2,面板出貨增,ASP 持平。公司將持續雙軸轉型、Micro LED 量產,目標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
瑞儀(6176)背光模組 2022 年營收 587 億、EPS 14.47 元創高。2023Q1 營運觸底,預期 Q2 雙位數成長。公司積極佈局車用產品與越南產能,強化長期成長動能及市場競爭力。
IC 設計大廠 Broadcom 身為乙太網交換器晶片龍頭,近年除了多次併購軟體業務,也加速研發 AI 相關晶片、光學封裝技術等,該如何看待公司未來成長?
台積電預估 2023Q2 營運將持續衰退,但並未下修全年資本支出。下半年 3nm 量產後是否能帶動公司重回成長?
國巨 2023Q1 營收 260.96 億、EPS 9.90 元。成功併購高階感測器業務,深耕被動元件車用、工業市場。展望 Q2 營收持平或微增,毛利率改善;下半年能見度仍低。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