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營運表現:公司累計至 2025 年 4 月,營收年增長 (YoY) 約 20%。公司初步預期,在不考慮其他外部因素下,全年營收增長目標可望達到 20%。然而,考量到新台幣升值的匯率影響,營收增長目標可能下修 5% 至 6%,毛利率則可能下修 2% 至 3%。
- 主要成長動能:成長主要來自伺服器與桌上型電腦的世代交替。Intel 與 AMD 的新平台推出,帶來更高 Pin 腳數的 CPU Socket 與支援更高速傳輸的 PCIe 規格,有效提升產品單價 (ASP) 與市場需求。
- 2025Q1 財務概況:第一季毛利率略低,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1) 2 月份因農曆新年假期導致稼動率偏低;(2) 越南廠初期量產衍生的成本較高。
- 產能佈局:為因應客戶需求與地緣政治風險,越南廠產能持續擴充。2024 年越南產能佔比約 5%,預計 2025 年底將提升至 15%,長期規劃佔比約 20% 至 25%。
- 未來展望:未來三至五年,伺服器 CPU 平台與 PCIe 規格將持續升級,公司看好此趨勢將延續成長動能。同時,車用產品線成長快速,預計三年內營收佔比可達 10%。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嘉澤為專業的連接器與線纜 (Cable) 製造商,專注於伺服器、個人電腦 (桌機與筆電)、汽車、工控及醫療等領域。公司是全球前三大的 CPU Socket 製造商,若以出貨量計算,約為全球第一或第二。
- 子公司嘉基 (LINTES):股票代號 6715,專注於生產主動式及被動式的高速光纖與電纜,營收約佔嘉澤合併營收的 6% 至 7%。
-
2025Q1 營收比重分析:
- 伺服器 (Server):約 37%,為最大營收來源。
- 桌上型電腦 (Desktop):約 28%。
- 筆記型電腦 (Notebook):約 11%。
- 策略性客戶:約 9% 至 10%。
- 車用 (Automotive):約 6%,成長最為快速的業務之一,公司預期 三年內營收佔比可達 10%。主要產品應用於電動車 (EV) 的電池管理系統 (BMS)。
- 工控 (Industrial):約 2% 至 3%,其中包含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醫療產品。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5Q1):
- 營收:新台幣 77.65 億元
- 毛利率:51.47%
- 營業利益率:31.56%
- 稅後純益:新台幣 22.75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20.22 元
-
成長動能與挑戰:
- 主要動能:伺服器新平台(如 Intel Eagle Stream)滲透率提升,以及桌機 DDR5/PCIe 5 轉換潮,帶動高單價產品出貨。
-
主要挑戰:
- 匯率影響:公司營收約 70% 以美金計價,而銷貨成本 (COGS) 約 40% 以美金計價,因此新台幣升值對毛利率及營收造成壓力。毛利率對匯率的敏感度約 0.3%。
- 越南廠初期成本:新廠在量產初期,學習曲線與營運成本相對較高,對短期毛利率產生影響。
- 股利政策:公司股利政策穩定,現金股利發放率 (Payout Ratio) 長期維持在 50% 左右。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伺服器市場:
- 平台升級趨勢:產品升級週期明確,今年 Intel 推出 Birch Stream,明年 AMD 將推出 Venus,Intel 接著推出 Oak Stream。
- 技術升級帶動 ASP:新平台的 Pin 腳數顯著增加,從目前的 5000-6000 pin,明年將提升至 7000 pin 以上。此外,Oak Stream 與 Venus 將開始支援 PCIe 6,傳輸速率從 32GT/s 翻倍至 64GT/s,產品複雜度與價值隨之提升。預期 PCIe 7 規格也將於今年底定案。
- 世代交替效益:每個新世代平台的推出,ASP 預估至少有 15% 的增長空間。
-
桌上型電腦市場:
- DDR5/PCIe 5 滲透率:2024 年滲透率約 30%,預估 2025 年將提升至接近 50%。
- 產品價值提升:DDR5 Socket 因製程從 DIP 改為 SMT,需使用耐溫性更高的塑膠材料,材料成本為前一代的三倍,帶動 ASP 至少翻倍。
-
車用市場:
- 超過九成專案應用於電動車,主要產品為電池管理系統 (BMS) 的連接器與線纜。
- 憑藉客製化服務能力,成功打入中國、歐美市場的 Tier 1 供應鏈。
-
AI/ASIC 伺服器:
- 公司已與非 NVIDIA 的 ASIC 客戶進行專案合作,但仍在早期階段,預期最快可能在 2027 年產生營收貢獻。
- 針對 NVIDIA 相關產品,公司目前為「Sample Ready」供應商,正積極爭取在 1-2 個月內成為「MP Ready」(量產準備就緒)供應商,以爭取更多訂單機會。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核心競爭力:公司最大的競爭優勢在於高度垂直整合的製造能力。從產品設計、模治具開發、自動化設備,到沖壓、射出、電鍍、組裝等所有製程皆在廠內完成 (in-house)。此模式不僅能有效控制成本與良率,更能快速回應客戶的客製化需求。
- 全球產能佈局:為應對關稅及地緣政治風險,公司積極將產能移轉至越南。伺服器產品因其供應鏈特性(如在墨西哥組裝),受關稅影響較小;而筆記型電腦則面臨較大的直接衝擊。越南廠的擴充是此策略的核心。
-
長期發展計畫:
- 深化伺服器市場:持續與 CPU 大廠同步開發新平台產品,鞏固領導地位。
- 拓展利基市場:加速車用產品的開發與市場滲透,並佈局醫療等高附加價值領域,使其成為下一個重要的成長引擎。
6. 展望與指引
- 營收指引:全年營收年增長目標為 20%,但此目標未計入匯率波動。考量匯率因素後,增長率可能下修 5% 至 6%。
- 毛利率指引:受到匯率及越南廠初期成本影響,全年毛利率可能較原預期下修 2% 至 3%。公司表示,更精確的數字將在 5 月財報結算後提供。
-
市場機會:
- 伺服器:Intel 與 AMD 新平台升級週期明確,為未來幾年最主要的成長動能。
- 車用電子:電動車市場需求強勁,客製化能力帶來差異化優勢。
-
潛在風險:
- 匯率波動: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是影響獲利的最大變數。
- 地緣政治:美中貿易關稅對筆電等終端產品的潛在衝擊。
- 新廠營運:越南廠在產能爬坡期間的效率與成本控制。
7. Q&A 重點
-
Q1:今年伺服器與桌機的成長展望?關稅與匯率對全年 20% 營收成長目標的影響?
A:在不考慮外部因素下,20% 的成長目標應可達成。但匯率確實有影響,初步估計可能使營收目標下調 5% 至 6%,毛利率下調 2% 至 3%,精確數字待 5 月結算後才能提供。關稅方面,目前對伺服器與桌機實質衝擊不大,因其供應鏈可透過非中國地區(如墨西哥)進入美國市場,但對筆電的衝擊會比較直接。
-
Q2:車用產品的細節(產品類型、主要市場)?以及對 NVIDIA 相關的 UQD (OSFP/QSFP) 產品進度?
A:
- 車用:目前超過 90% 的案子都應用於電動車 (EV),其中以電池管理系統 (BMS) 相關的連接器和線纜為大宗。主要市場是中國,同時也有歐美客戶。公司主要出貨給 Tier 1 供應商,憑藉客製化服務能力爭取到商機。預估三年內車用營收佔比可達 10%。
- UQD:目前公司在 NVIDIA 是「Sample Ready」的廠商,尚未進入「MP Ready」(量產準備就緒)名單。團隊正努力爭取在 1-2 個月內獲得資格,之後才能更積極爭取訂單,因此目前無法提供明年展望。
-
Q3:DDR5 相較於 DDR4 的 ASP (平均售價) 與毛利率差異?
A:不便透露個別產品的毛利率。但 DDR5 對營收是正向貢獻,因其製程從 DIP 轉為 SMT,需要耐溫性更高的塑膠材料,光是材料成本就差了三倍,因此 ASP 至少是翻倍成長。
-
Q4:除了 NVIDIA 之外,在其他 ASIC 伺服器市場的進展如何?
A:確實有相關案子在進行,但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不便透露細節。因為開發了相關產品,確實收到了許多合作詢問與機會。這些案子最快要到 2027 年才可能對營收產生貢獻。
-
Q5:Intel 或 AMD 的新產品週期,預期會對公司成長帶來多大的動力?
A: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ASP 和市場滲透率。每一代新平台的 ASP 至少有 15% 的提升。但對年度營收的實際貢獻,取決於新平台當年的滲透率。例如去年 Eagle Stream 平台滲透率從 0 快速拉升到 30-40%,就帶來了非常明顯的貢獻。
- Q6 (無提問,為主持人總結前代問)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