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聯詠科技 2025 年第一季營運表現優於傳統季節性水準,主要受惠於中國大陸的「舊換新」補貼政策、以及因應關稅議題的提前拉貨效應,帶動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增加。公司第一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271.2 億元,季增 7.35%,年增 11.02%,達到財測高標。毛利率為 39.76%,主要因成本控管得宜,季增 0.25 個百分點,亦達財測高標。稅後淨利為 52.6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8.65 元。
展望 2025 年第二季,公司預期中國補貼及關稅提前拉貨的效應將趨緩,並密切關注關稅政策後續發展。公司提供以新台幣及美元計價的雙軌財測,預估合併營收將介於新台幣 265 億至 277 億元之間;毛利率預計為 37% 至 40%;營業利益率則預計介於 18.5% 至 21.5% 之間。
公司董事會已決議 2024 年度盈餘分配,擬配發現金股利每股 28 元,配發率達 83.76%。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聯詠科技為全球領先的顯示驅動晶片及系統單晶片 (SoC) 供應商,在全球顯示相關晶片市場中排名第一,並為台灣第三大 IC 設計公司。
-
2025Q1 產品營收比重:
- 中小型尺寸驅動 IC:佔營收 40%。
- 系統單晶片 (SoC):佔營收 37%。
- 大尺寸驅動 IC:佔營收 23%。
-
各產品線第二季展望:
- 中小型尺寸驅動 IC:營收預期將優於第一季,主要受惠於手機 OLED 驅動 IC 及平板 TDDI 出貨增加,車用產品則持平。
- SoC:業績預期持續增長,主要動能來自電競螢幕 (Gaming Monitor) 及智慧影像辨識 (Smart Image) 產品的需求。
- 大尺寸驅動 IC:營收預期將較第一季減少。
3. 財務表現
-
2025Q1 關鍵財務指標:
- 合併營收:新台幣 271.2 億元,季增 7.35%,年增 11.02%。
- 毛利率:39.76%,季增 0.25 個百分點,主要因成本控管得宜,抵銷了客戶年度議價的影響。
- 營業利益率:21.00%,季增 1.54 個百分點。
- 稅後淨利:新台幣 52.6 億元,季增 9.63%,年增 7.56%。
- 每股盈餘 (EPS):新台幣 8.65 元。
-
財務結構與其他指標:
- 庫存:第一季季末庫存金額為 96 億元,平均銷貨天數為 60 天,較前一季減少 1 天。公司預期第二季庫存金額將增加,但仍維持在健康水位。
- 業外收支:第一季業外收入為 4.45 億元,主要來自利息收入 2.75 億元及匯兌利益 1.62 億元。
- 所得稅率:第一季所得稅率為 14.3%,低於全年預估,主因 2023 年產業創新條例核定之研發投資抵減金額高於預期。2025 全年所得稅率預估維持在 16% 左右。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各終端應用 2025Q2 需求趨勢:
- 電視 (TV):需求季對季減少。
- 筆記型電腦 (NB):需求持平至略減。
- 平板 (Tablet):需求季對季增加。
- 監視器 (Monitor):需求向上成長。
- 手機 (Mobile):需求略增至持平。
- 車用 (Auto):需求持平。
-
重點產品發展:
- 手機 OLED TDDI:客戶新機種已於 4 月底如期發表,並於第二季開始量產出貨。此產品可優化手機結構(減薄或增加電池空間)、降低觸控功耗並節省成本,技術門檻在於抗雜訊的觸控體驗。預期未來將有更多手機機種採用。
-
平板 TDDI:憑藉優異的技術開發與產品設計,特別是在自主設計的
Easypen(手寫筆)及觸控體驗方面深受客戶肯定,市佔率於近兩年持續上升。 - 智慧影像 SoC:未來產品開發方向將整合 AI 元素,提升晶片算力,並朝向智慧居家及機器視覺應用發展。目前在國際品牌客戶的拓展反應良好。
- 車用 DDIC:聚焦於汽車品牌廠的新機種設計導入 (Design-in),除了歐美車廠外,在中國市場的拓展亦相當順利,預期未來出貨可逐年增加。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客戶與應用拓展:持續拓展客戶群及應用領域是公司的核心經營方針。目前在韓系面板廠與非中系手機客戶的相關專案進展順利且正向。
- 毛利率目標:公司將營收成長與毛利率視為兩大重要經營目標。40% 的毛利率是公司的短期目標,長期希望能持續提升。
- 關稅影響:公司並無直接出貨至美國,間接與美國終端市場相關的營收約佔 17%,主要為筆電、車用及電視相關產品。目前出貨正常,尚未見到客戶有重大改變,也未與客戶就成本分攤進行討論。
- 匯率影響:公司銷貨與進貨成本幾乎 100% 以美元計價,以降低對毛利率的直接衝擊。若新台幣升值 1%,對公司淨利率的影響約為減少 0.2%。
6. 展望與指引
-
2025Q2 財務預測:
- 合併營收:預計介於新台幣 265 億至 277 億元之間 (約 8.28 億至 8.66 億美元,以 1:32 匯率計算)。
- 毛利率:預計介於 37% 至 40% 之間。
- 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 18.5% 至 21.5% 之間。
-
下半年展望:
- 由於總體經濟變動大,特別是關稅議題尚未定案,目前對下半年的能見度仍較低。
7. Q&A 重點
-
Q:請管理層就第二季主要終端應用的需求趨勢分享看法。
A:以生產基礎來看,電視 (TV) 需求季減;筆電 (NB) 持平至略減;平板 (Tablet) 與監視器 (Monitor) 需求增加;手機 (Mobile) 略增至持平;車用 (Auto) 則持平。
-
Q:近期匯率變動較大,對公司整體營運的影響為何?
A:公司產品銷售與進貨皆以美金報價,以降低對毛利率的影響。新台幣升值會直接影響換算後的台幣營收。短期匯率大幅升值可能因庫存成本匯差影響毛利率,但中長期來看影響不大。
-
Q:第二季三大產品線的營收季對季表現預期為何?
A:以台幣營收比較,中小型尺寸因手機 OLED 及平板 TDDI 出貨增加,營收將優於第一季;SoC 因電競螢幕和智慧影像產品需求不錯,業績可持續增長;大尺寸驅動 IC 則預期季減。
-
Q:就公司的終端產品而言,美國市場大概佔比多少?關稅對出貨量或價格有何影響?
A:公司沒有直接出貨到美國。間接銷往美國終端市場的營收約佔 17%,主要為筆電、車用及電視相關產品。目前出貨正常,未見到客戶有重大改變。
-
Q:請更新手機 OLED TDDI 的量產時程、客戶效益、技術門檻及今年出貨目標。
A:客戶採用此 IC 的新機種已於 4 月底發表,第二季已開始量產出貨。對客戶的效益在於優化手機結構、降低觸控功耗及節省成本,尤其適用於摺疊手機。技術門檻主要在於抗雜訊的觸控體驗。目前觀察到客戶量產順利,預期將有更多機種採用此產品。
-
Q:公司在拓展手機 OLED TDDI 客戶方面,於韓系面板與非中系手機客戶的進展如何?
A:拓展客戶群與應用是公司的經營方針,目前相關專案進展順利且正向。
-
Q:除了手機驅動 IC,2025 年 OLED 產品還有其他成長動能嗎?
A:OLED 目前主要應用在手機,也是聯詠的重心。其他應用如電視、筆電、電競螢幕及車用等,公司皆有對應產品出貨或開發中,但這些市場尚在起步階段,數量相對較小。
-
Q:聯詠在平板 TDDI 的市佔率持續增加,主要原因為何?其毛利率與手機產品相比如何?
A:聯詠的平板 TDDI 在技術開發和產品設計上深受客戶肯定,特別是自主設計的 Easypen(手寫筆)及觸控體驗,因此近兩年市佔率持續上升。
-
Q:聯詠在車用驅動 IC 市場維持領先地位,2025 年的佈局為何?
A:目前聚焦於汽車品牌廠的新機種設計導入 (Design-in)。除了歐美車廠,在中國市場的拓展也相當順利,預期未來出貨可逐年增加。
-
Q:公司提到 AI 應用於影像產品,請分享在擴充客戶或毛利率趨勢方面的進展。
A:將 AI 元素加入影像產品是公司的開發方向,同時會提升晶片算力,朝智慧居家和機器視覺應用發展。除了中國市場,在國際品牌客戶的拓展反應相當不錯,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
Q:第一季毛利率達到財測上緣,主要因素為何?
A:雖然第一季有客戶的年度議價,但公司透過產品售價調整及材料成本的降低 (cost reduction) 來應對,最終毛利率比去年第四季增加了 0.25 個百分點。
-
Q:第二季毛利率指引範圍與第一季相同,是否代表毛利率能維持在第一季的水準?
A:近期匯率與金價波動較大,較難預測。公司估計 Q2 毛利率會落在 37% 到 40% 之間。
-
Q:隨著關稅可能提升,客戶是否已討論成本分攤?
A:關稅由進口商申報,目前尚未有客戶就此事與我們討論。
-
Q:公司三大主要產品線的毛利率高低排序為何?
A:基本上,SoC 相關產品的毛利率相對較好。
-
Q:公司毛利率過去兩年維持在 40% 左右,這是否為未來的參考方向?
A:營收成長與毛利率是公司經營的兩大重要目標。40% 的毛利率是公司的短期目標,長期希望能再努力提升。
-
Q:第一季業外收入金額較前一季低,主要項目為何?
A:第一季業外收入 4.45 億元,主要是利息收入 2.75 億元及匯兌利益 1.62 億元。
-
Q:第一季庫存天數為何?對第二季末庫存的看法?
A:第一季末平均銷貨天數是 60 天,較去年第四季末減少一天。預估第二季庫存金額將較第一季增加,但仍屬健康水位。
-
Q_1:2025 年全年營業費用的年增率幅度預估?第二季營業費用是否會較第一季增加?
A:2025 年預計營業費用將較 2024 年增加,增幅將視營收變化而定,約為個位數。第二季的營業費用預估會比第一季稍微增加。
-
Q:第一季所得稅率僅 14.3%,低於全年指引,原因為何?第二季的指引?
A:第一季稅率較低,主要是因 2023 年產業創新條例核定之研發投資抵減金額較預期為高。2025 年的全年所得稅率預估仍為 16% 左右。
-
Q:對於第三季或下半年的初步看法?
A:因近期變動較大,特別是關稅議題尚未定案,目前下半年的能見度比較低。
-
Q:請說明匯率對營收、成本及獲利的敏感度分析。
A:銷貨 100% 以美金計價,成本也幾乎 100% 以美金計價。若新台幣升值 1%,對淨利的影響約為減少 0.2%。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