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聯詠科技 2020 年第四季及全年營運表現強勁,營收與淨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受惠於遠距辦公與教學帶動的 IT 產品需求持續,以及手機產品進入出貨旺季,2020Q4 合併營收達 新台幣 224.5 億元,季增 2.05%,年增 35.87%。毛利率因產品售價調整及有利的產品組合,提升至 38.03%。全年每股稅後盈餘 (EPS) 達 新台幣 19.42 元。
展望 2021 年第一季,公司預期淡季不淡,所有產品線出貨將同步增長。公司提供第一季財務指引,預估合併營收將介於 新台幣 252 億至 260 億元 之間,毛利率預計介於 38% 至 41% 之間。目前市場需求健康強勁,但營運主要挑戰來自於全球性的晶圓代工及後段封測產能緊缺,此狀況預期將持續一段時間。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聯詠科技專注於顯示與影像為中心的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分為系統單晶片 (SoC) 與平面顯示器驅動晶片 (Display Driver IC) 兩大類。
-
2020Q4 產品營收比重:
- 平面顯示器驅動晶片 (Driver IC): 68%
- 系統單晶片 (SoC): 31%
-
系統單晶片 (SoC):
- 2020Q4 營收為 70.5 億元,季減 9%,主因為 TV SoC 產品因供應鏈週期拉長,部分出貨遞延至 2021Q1。
- 2020 全年表現亮眼,主要成長動能來自 TV SoC、時序控制器 (TCON) 及電源管理 IC (Power IC),其中 TV SoC 與電競螢幕 Scaler 產品取得市佔率提升。
- 展望 2021 年,TV SoC、電源管理 IC 及安防監控 (Surveillance) 相關產品預期將有顯著成長。
-
平面顯示器驅動晶片 (Driver IC):
- 2020Q4 營收為 153.1 億元,季增 7.3%。其中,大尺寸驅動晶片成長幅度高於中小尺寸。
- 中小尺寸:TDDI 產品出貨量在 2020Q4 與 Q3 大致持平,OLED 驅動晶片則略為下滑。
- 2020 全年驅動晶片營收中,中小尺寸佔比略高於大尺寸。
3. 財務表現
-
2020 年第四季關鍵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224.5 億元,季增 2.05%,年增 35.87%。
- 營業毛利:85.4 億元,季增 12.65%,年增 60.23%。
- 毛利率:38.03%,較上季增加 3.58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 5.78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47.5 億元,季增 11.4%,年增 94.42%。
- 稅後淨利:36.4 億元,季增 7.02%,年增 102.22%。
- 每股稅後盈餘 (EPS):5.99 元。
-
2020 全年度關鍵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799.6 億元,年增 24.21%。
- 營業毛利:279.6 億元,年增 35.62%。
- 毛利率:34.97%。
- 營業利益:147.8 億元,年增 49.91%。
- 稅後淨利:118.2 億元,年增 49.07%。
- 每股稅後盈餘 (EPS):19.42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毛利率提升:主要由於部分產品反映成本上漲而調整售價,以及在產能緊張下優化產品組合。
- 營業費用增加:2020Q4 營業費用季增 14.26%,主因為投入未來產品的研發費用及光罩費用增加,以提升長期競爭力。
- 業外虧損:2020Q4 業外虧損擴大至近 2 億元,主因為新台幣持續升值造成的匯兌損失約 2.17 億元。
- 庫存增加:2020Q4 季底庫存季增 6.28% 至 81.6 億元,主因為 SoC 產品後段封測產能緊缺、週期拉長,導致部分晶圓成品出貨遞延。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宅經濟需求持續:居家辦公、遠距學習及電競等需求,持續帶動筆電、平板、電競螢幕等 IT 相關產品的需求,預期此動能將從 2021Q1 延伸至 Q2。
- 產能全面緊缺:不論 8 吋或 12 吋晶圓代工,以及後段封測 (特別是 BGA 封裝與打線製程) 產能均非常緊張,成為限制出貨成長的主要瓶頸。此狀況也推升產品平均售價 (ASP) 上揚。
-
重點產品發展:
- 車用驅動 IC:需求強勁且供應緊張。公司在此領域佈局超過兩年,預期 2021 年將有不錯的成長,但同樣面臨 8 吋晶圓產能的限制。
- OLED 驅動 IC:2020Q4 因客戶因素出貨量減少,但 2021Q1 需求回溫,出貨量預計將季增,全年出貨量有機會超越 2020 年。
- 安防監控 SoC:經過長期佈局,預計 2021 年將有顯著成果,包含前端與後端產品,以及行車記錄器等應用。
- 屏下指紋辨識 (FOD):產品設計導入進展順利,預計最快在 2021Q2 進入量產。
- Mini LED 驅動 IC:用於背光及顯示器的產品皆已開始小量出貨。
- 穿戴式裝置 OLED 驅動 IC:多款新案設計導入順利,預計 2021 年將陸續進入量產。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公司持續專注於 智慧影像 (Smart Video/Image) 與顯示技術 (Display Technology) 兩大核心領域,涵蓋 LCD、OLED、LED 等不同技術平台,並投入研發以提升畫質 (PQ) 表現。
-
競爭定位與挑戰:
- 優勢:提供完整的顯示與影像解決方案,並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 風險與應對:當前最大的營運挑戰為供應鏈產能不足。公司的應對策略為與現有晶圓代工夥伴緊密合作,爭取更多產能,同時也尋求多元化的供應來源以分散風險。面對成本上漲,公司會與客戶協商,共同解決問題,產品 ASP 也因此有上調空間。
6. 展望與指引
-
2021 年第一季財務預測 (基於新台幣 28:1 美元匯率):
- 合併營收:預計介於 252 億元至 260 億元 之間。
- 毛利率:預計介於 38% 至 41% 之間。
- 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 22% 至 25% 之間。
-
業務展望:
- 2021Q1 所有產品線預期將同步成長,其中 SoC 產品線的成長率預期將高於驅動晶片,主因是第四季部分 SoC 產品出貨遞延。
- 全年展望:市場需求面相當健康,成長幅度主要取決於產能的取得情況。SoC 產品線預期將有良好成長;IT 相關需求持續,大尺寸與中小尺寸驅動晶片業務也持續看好。
7. Q&A 重點
-
第四季財務相關
-
Q:第四季 NRE (委託設計) 收入金額為何?
A:2020Q4 的 NRE 收入約 1.19 億元,2020 全年 NRE 收入接近 6 億元。
-
Q:第四季營業費用率從 15.1% 增加到 16.9%,研發費用增加 4 億多,主要原因是什麼?
A:主要是為了未來產品投入的研發費用及光罩費用增加,這對提升公司長期產品競爭力有幫助。
-
Q:第四季 SoC 營收季減 9% 的原因?2020 年 SoC 業務中哪些產品線表現突出?
A:季減主因為 TV SoC 因供應鏈生產週期拉長,部分訂單遞延至第一季出貨。2020 年表現較佳的 SoC 產品線包括:iHome 相關產品 (如 TV SoC、電競螢幕 Scaler),其次是時序控制器 (TCON),以及電源管理 IC。
-
Q:第四季大尺寸與中小尺寸驅動 IC 的營收表現?TDDI 與 OLED 的出貨趨勢?
A:第四季驅動 IC 營收成長,其中大尺寸的成長幅度高於中小尺寸。在出貨量方面,TDDI 與第三季約略持平,OLED 則略為減少。
-
Q:第四季庫存增加的原因?
A:主要是 SoC 產品因後段封測產能緊缺,生產週期拉長,導致部分在製品 (WIP) 轉為庫存,遞延至第一季出貨。
-
Q:第四季業外虧損擴大至近 2 億元的原因?
A:主要是因為新台幣升值,產生了約 2.17 億元的匯兌損失。
-
Q:第四季 NRE (委託設計) 收入金額為何?
-
展望與產能相關
-
Q:目前整體產能狀況如何?車用半導體需求是否排擠到公司產能?
A:目前 8 吋和 12 吋晶圓產能都非常緊張,此為全面性問題,不僅限於車用。車用需求回溫確實對產能造成壓力,預期供應緊張的狀況將持續一段時間。
-
Q:2021 年 SoC 業務的展望?TV SoC 的客戶進展如何?
A:2021 年 SoC 業務展望相當不錯,TV SoC、電源管理 IC 及安防監控產品預期都會有良好成長。TV SoC 除了既有的韓系客戶,在韓國以外的客戶也有不錯的成果。目前主要挑戰仍是產能問題。
-
Q:電源管理 IC 的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哪裡?
A:除了原有的面板相關應用,今年會增加手機顯示相關的電源管理 IC應用。
-
Q:大尺寸驅動 IC 在 2021 年的量價趨勢?
A:受惠於宅經濟,IT 面板需求強勁,帶動大尺寸驅動 IC 需求。但供給端產能非常緊張,因此產品平均售價 (ASP) 趨勢是往上的。
-
Q:公司如何應對產能緊缺問題?
A:積極與各家晶圓代工夥伴協商增加供應,並分散供應來源。
-
Q:三星延後關閉 LCD 廠對公司業務有何影響?
A:韓國在大尺寸面板的產能佔比持續下降,此為長期趨勢,短期內的延後關廠對公司業務看不到很大的影響。
-
Q:TDDI 第一季及全年的出貨展望?
A:第一季因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及產能限制,出貨量預計與前一季大致持平。全年市場需求將大於去年,但最終出貨量取決於供應鏈能提供的產能。
-
Q:OLED 驅動 IC 第一季及全年的出貨展望?
A:第一季需求回溫,出貨量預計將較第四季增加。2021 全年出貨量非常有機會超越 2020 年,但同樣受限於產能。
-
Q:屏下指紋辨識及三合一整合型產品 (FTDI) 的進度?
A:屏下指紋辨識產品在客戶端的設計導入進展順利,非常有可能在第二季進入量產。三合一產品的 IC 已就緒,但仍需配合面板廠的技術進展。
-
Q:與新榮耀 (Honor) 的合作情況?
A:聯詠與所有手機客戶都尋求長期合作關係,只要是手機品牌都是公司的潛在合作對象。
-
Q:目前整體產能狀況如何?車用半導體需求是否排擠到公司產能?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