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新光金控 2021 年前三季營運表現穩健,合併稅後淨利達 216.6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2.3%,每股盈餘 (EPS) 為 1.62 元。合併股東權益達 2,497.6 億元,每股淨值為 17.39 元。
-
子公司獲利貢獻:
- 新光人壽:受惠於避險成本及負債成本改善,合併稅後淨利達 138.8 億元,年增 11.7%。
- 新光銀行:淨利息與淨手續費收入雙雙成長,合併稅後淨利達 51.6 億元,年增 9.3%。
- 元富證券:經紀與自營業務表現亮眼,合併稅後淨利達 30.3 億元,年增 154.4%。
- ESG 發展:公司在永續經營方面獲得國際肯定,於 2021 年 11 月入選道瓊永續指數 (DJSI) 世界指數成分股,並榮獲多項國內永續獎項。
- 未來展望:新光銀行預期全年放款成長可望超過 8%,財富管理收入成長 5-10%。人壽業務將持續以累積 CSM 為目標,並預期 2022 年初年度保費 (FYP) 在投資型商品帶動下恢復成長。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新光人壽
- 核心業務:以價值導向為銷售策略,專注於累積合約服務邊際 (CSM),而非衝刺初年度保費 (FYP)。2021 前三季 FYP 為 354 億元,年減 40.4%。
-
產品組合:
- 外幣保單為銷售主力,佔 FYP 比重高達 78.8% (金額 279 億元),以優化資產負債管理。
- 隨著疫情趨緩,業務員活動量增加,帶動 2024Q3 健康險年繳保費較前一季成長超過 76%。
- 續期保費:因過去銷售較多短年期躉繳商品陸續到期,續年度保費呈現負成長。預計此趨勢將在未來一至兩年後,隨著長年期保單的累積而恢復成長。
新光銀行
- 核心業務:放款業務穩健成長,2021Q3 底放款餘額達 7,003 億元,年初至今成長 7.2%。
-
業務組合:
- 消費金融業務成長強勁,年初至今成長 11%,其中房貸與其他消貸分別成長 11.4% 及 15.7%。
- 隨著全球疫情趨緩,將積極推動 OBU 及海外授信業務,預期 2024Q4 海外放款動能將提升。
- 財富管理:2021 前三季財富管理收入達 19.4 億元,年增 6.8%。主要動能來自基金、結構債等投資型商品,其收入年增 20%,佔財管收入比重達 69%。
元富證券
- 核心業務:受惠於市場交易活絡,經紀與自營業務均顯著成長。2021 前三季營業收入達 81.5 億元,年增 67.2%。
- 市場地位:各項業務維持領先地位,其中經紀業務市佔率 3.59%,市場排名第六;融資餘額市佔率 5.45%,排名由去年第八提升至第六。
3. 財務表現
新光金控 (合併)
- 合併稅後淨利:2021 前三季 216.6 億元,年增 22.3%。
- 合併綜合損益:受債券殖利率上揚影響,其他綜合損益為負值,但整體仍達 45.6 億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2021 前三季未年化 ROE 為 8.81%,優於去年同期的 7.33%。
- 每股盈餘 (EPS):1.62 元。
新光人壽
- 保費收入:2021 前三季總保費 1,824.5 億元。
- 投資收益:達 921 億元,年增 1.6%。其中,股票實現利益較去年增加約 100 億元,債券實現利益則減少。
- 避險成本:顯著改善,2021 前三季年化避險成本為 1.75%,低於去年同期的 2.33%。避險成本節省約 75 億元。
- 負債成本:持續穩定下降,由 2020 年底的 3.83% 降至 2021Q3 底的 3.77%。
- 經常性收益率:避險前年化經常性收益率為 3.36%,受低利率環境影響略有下滑,但降幅已收斂。避險後則因成本降低而提升 8 個基點。
新光銀行
- 獲利能力:2021 前三季稅後淨利 51.6 億元,年增 9.3%。提存前獲利 67.7 億元,年增近 10%。
- 利差表現:受市場競爭影響,2024Q3 存放利差為 1.65%,淨利差 (NIM) 為 1.23%,均較前一季微幅下降。
- 資產品質:維持穩健,2024Q3 逾放比為 0.17%,呆帳覆蓋率為 765%,皆優於同業平均。信用成本控制良好,約 15 個基點。
元富證券
- 獲利能力:2021 前三季稅後淨利 30.3 億元,年增 154.4%。
-
收入結構:
- 經紀業務收入:達 53 億元,年增近 68%。
- 自營業務收入:達 25.2 億元,年增 71%,主要來自股票出售利益增加 9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壽險市場趨勢:公司策略性地轉向價值型商品,以累積 CSM 為優先,並透過銷售外幣保單進行資產負債匹配,應對低利率環境。
- 銀行業務機會:看好全球疫情趨緩後,臺商在海外擴廠的資金需求,將積極拓展 OBU 及海外聯貸業務,特別是在亞太地區。
- 數位金融發展:新光銀行於 2024Q2 推出智能理財平台,客戶滿意度調查之淨推薦值 (NPS) 高達 80%,將持續發展數位金融服務以優化客戶體驗。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金控層級:未來將依循五大主軸發展:穩定獲利、資源整合、數位轉型、開創利源、落實法遵風控與永續經營。
-
新光人壽:
- 資產配置:維持多元化配置,持續投入投資等級債券以增加固定收益,並佈局具成長潛力的績優股。管理層表示目前股票部位相對較低,有加碼空間,但會謹慎操作,不會躁進。
- 風險控管:嚴格執行資產配置計畫,並透過厚植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2021 年 10 月底已逾 33 億元)彈性調整避險策略。
-
新光銀行:
- 穩定利差:將積極推動現金管理及證券交割款業務以降低資金成本,並提高資金運用效益。
- 業務擴展:除鞏固消費金融優勢外,將加強拓展 OBU 及海外授信業務,以提升整體獲利。
6. 展望與指引
-
新光人壽:
- VNB/CSM:2021 前三季 VNB 因 FYP 下滑而年減約四成,但 CSM 同期小幅成長。預計 2022 年在投資型商品帶動下,FYP 將恢復成長。
- 投資收益:新錢投報率約 3.3% – 3.4%。預期 2022 年經常性收益率的跌幅將進一步收斂,若市場利率走升,表現可能更好。
- 避險成本:有信心將 2021 全年避險成本控制在 2% 以下。
-
新光銀行:
- 放款成長:預計 2021 全年放款成長將超過原訂的 8% 目標。
- 財富管理:預計 2021 全年財富管理收入成長 5% – 10%。
- 淨利差 (NIM):期望 2024Q4 在高利差的海外聯貸案承作下,NIM 能維持持平或緩步向上。
- 股利政策:公司考量整體發展與資本需求,將維持穩定的股利配發政策。
7. Q&A 重點
-
Q1: (J.P. Morgan, Jemmy Hwang) 關於人壽 VNB 的年對年狀況、續期保費下滑的原因與未來展望、第三季未實現損失擴大的原因、銀行在價量之間的平衡策略,以及 OBU 海外放款動能的來源地區?
A1: (人壽) 2021 前三季 FYP 衰退近四成,VNB 大致也下跌四成。但公司策略以 CSM 為主,同期 CSM 並未衰退甚至小幅成長。續期保費下滑主因是過去短年期躉繳商品陸續到期。預期明年在投資型商品帶動下 FYP 會成長,總保費在一兩年後也會恢復成長趨勢。
A1: (投資) 2024Q3 底未實現損失約 137 億元,全部來自債券部位。OCI 部位控制在 1,500 億元以內,相對保守。與 2024Q2 相比,未實現損失擴大主因是股票市場指數回檔及除權息影響。
A1: (銀行) 前三季放款成長優於預期,主因是個金房貸業務積極。未來房貸會選擇優質客戶,並加強推廣高利差信貸商品。同時將持續優化存款結構以降低成本,穩定利差。企金方面,隨著疫情趨緩,亞太地區聯貸案增加,且看到臺商海外擴廠的資金需求,預期 2024Q4 企金放款將有明顯成長。
-
Q2: (統一證券, Tina Chien) 人壽目前新錢投報率水準?未來如何看待新錢投報率、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及避險成本的方向?
A2: (投資) 新錢投報率約 3.3% – 3.4%,此水準足以支撐外幣保單獲取良好利差。避險成本改善主因是 NDF 及 CS 成本下降。今年處分債券的利得較少,有助於穩定經常性收益。預期明年經常性收益率的跌幅會再收斂。今年避險後的經常性收益率已較去年高 8 個基點,明年避險成本要再大幅下降空間有限,但整體趨勢仍偏正面。
-
Q3: (工商時報, 彭禎伶) 今年人壽前九月實現資本利得中,股票和債券各多少?國內外股票佔比降至 8.5% 的考量?10、11 月對股票的操作為何?國外投資額度被降 3% 後,何時可能重新申請提高?
A3: (投資) 2021 前三季資本利得(含評價與處分),債券約 190 億元,股票近 150 億元。股票佔比降低是風險控管考量,目前仍有加碼空間,但不會躁進,將視市場情況決定。海外投資上限的申請需視 RBC 水準,目前 RBC 約 230% 多,不算特別高,短期內不會躁進申請。
-
Q4: (J.P. Morgan, Jemmy Hwang) Follow-up: 明年新錢收益率要達到何種水準,經常性收益率 (recurring yield) 才能看到年對年改善?
A4: (投資) 這較難精準預估,因投資組合仍在調整中。保守看,明年經常性收益率再降 10-20 基點是可預期的。若市場利率走升,新錢收益率有機會從現在的 3.3-3.4% 升至 3.9-4.0%,屆時經常性收益率就不會再下降。通膨對壽險業是好事,只要控制好評價部位的風險。
-
Q5: (非凡新聞, 葉俞伶) 明年的股利政策?是否會加碼台股?
A5: (綜合) 股利政策方面,新光金控會考量集團發展與資本需求,但理解市場期待,將維持穩定的股利配發,今年有此能力。具體金額需待董事會及股東會通過。台股方面,國內外股票都還有加碼空間,但會視市場變化與風險胃納決定,目前不做長期預測。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