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開發金控於 2020 年 4 月 15 日舉行 2019 年第四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總經理許道義主持。公司宣布為加強溝通,自 2020 年起法說會將由半年一次改為每季一次。
-
2019 年全年財務亮點:
- 全年稅後淨利達新台幣 128.0 億元,年成長 63%,創下近 13 年新高。
- 每股盈餘 (EPS) 由 2018 年的 0.54 元大幅成長至 0.88 元。
- 董事會擬議配發每股現金股利 0.6 元,配發率為 68%,以 60 天均價計算,現金殖利率約 6.78%。
-
子公司獲利貢獻:
- 2019 年四大業務引擎獲利貢獻均衡,分別為:凱基證券 (32%)、中國人壽 (26%)、凱基銀行 (24%) 及中華開發資本 (16%)。
-
2020 年第一季自結概況:
-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劇烈,2020Q1 自結稅後淨損 4.88 億元。
- 虧損主要來自證券及資本業務的未實現評價損失,其中凱基證券虧損 3.22 億元,中華開發資本虧損 17.17 億元。
- 管理層表示,隨著 3 月底以來市場回穩,評價損失已有部分回升。
-
未來展望:
- 管理層認為,若疫情逐步受控且資本市場持穩,第二季營運展望將優於第一季。
- 然而,未來 12 個月因疫情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公司將採取審慎保守的策略應對。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開發金控旗下四大業務引擎各具發展重點,並在 2019 年均有穩健表現。
-
中國人壽:
- 2019 年稅後淨利 136 億元,創歷史新高,年成長 34%。總資產規模已突破 2 兆元。
- 業務策略聚焦高價值保單,成功將傳統型分期繳保費佔比提升至四成,帶動新契約價值 (VNB) 利潤率提高至 23%。
- 未來將持續推動保障型及外幣保單,以應對利率走低環境。
-
凱基銀行:
- 2019 年因金融投資收益回穩,稅後淨利達 36.1 億元,年成長 68%。
- 核心策略為提升資產收益率及降低資金成本,透過積極調整存款結構,活存比提升至 30%,為近三年新高。
- 資產品質維持穩健,年底逾放比為 0.17%,優於同業平均。
-
凱基證券:
- 2019 年稅後淨利 60.5 億元,年成長 61%,各項業務均衡發展。
- 持續推動國際化佈局,海外獲利佔比已達兩成。
- 子公司凱基投信轉型成功,2019 年底資產管理規模達 1,692 億元,年成長 4.5 倍,業界排名晉升至第七名。
-
中華開發資本:
- 2019 年受惠資本市場持穩,稅後淨利 22.3 億元。
- 持續轉型為資產管理模式,截至 2019 年底,旗下共 11 檔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 423 億元。
- 同時,持續處分自有資金直接投資部位,2019 年底帳面價值降至 308 億元。
3. 財務表現
-
2019 年全年關鍵財務數據:
- 稅後淨利:127.98 億元 (年增 63%)
- 每股盈餘 (EPS):0.88 元
- 年底淨值:1,876 億元
- 每股淨值:12.85 元
-
2019 年第四季關鍵財務數據:
- 稅後淨利:21.77 億元
- 獲利貢獻最高子公司:凱基證券,貢獻 14.05 億元。
-
驅動因素與挑戰:
- 2019 年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凱基銀行金融投資收益回升、凱基證券業務穩定成長,以及資本市場持穩帶動中華開發資本獲利。
- 2020 年初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使以市價評估 (Mark to Market) 的投資部位產生未實現評價損失,是 2020Q1 轉為虧損的主因。
-
資本結構與資產品質:
- 凱基銀行:2019 年底資本適足率為 15.4%,逾放比 0.17%,呆帳覆蓋率 877%,資產品質與資本結構均維持穩健。
- 中國人壽:2019 年下半年資本適足率 (RBC) 達 305%,資本水準充裕。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產品策略調整:
- 中國人壽:因應準備金與宣告利率調降,預期 2020 年保險業初年度保費 (FYP) 將會衰退。中壽將強化推動傳統型分期繳、外幣及保障型保單,以提升整體新契約價值利潤率。
- 中華開發資本:持續募集主題式基金,2020 年計畫完成「生醫二期基金 (台幣)」與「人工智慧 AI 基金 (美元)」的募集,掌握市場低檔投資機會。
-
數位金融與客戶服務:
- 因應疫情,集團旗下子公司提供多項數位金融理財服務,協助客戶線上完成交易,共同防疫。
- 凱基銀行持續運用數位科技優化內部流程與外部客戶體驗。
-
永續發展 (ESG):
- 開發金控強調將 ESG 議題全面納入投資分析與決策過程。集團成員多年獲選倫敦富時社會責任指數 (FTSE4Good) 及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展現推動永續發展的績效。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合併中國人壽進度:
- 主管機關已同意將完成 100% 合併的期限延至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前 (2022 年 6 月 13 日)。
- 公司需每三個月向董事會提報具體計畫,每半年向金管會報告進度。
- 未來不排除採用現金、換股或發行特別股等多元方式完成合併,將以兼顧雙方股東權益為最大考量。
-
中華開發資本轉型:
- 持續推動由直接投資轉型為資產管理的營運模式。
- 自有資金投資部位將持續降低,2019 年已達成佔金控總資產 20% 以下的目標。
-
總部整合計畫:
- 集團總部搬遷計畫不變,預計於 2020 年底搬遷至位於台北的中國人壽新大樓。
- 現有南京東路總部大樓的後續處理方式 (都更或處分),將於年底前做出決定。
6. 展望與指引
- 總體展望:管理層對 2020Q2 轉虧為盈抱持樂觀態度,前提是全球疫情受控且金融市場穩定。然而,全年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將以戒慎恐懼的態度應對。
-
各子公司策略:
- 中國人壽:投資策略維持穩健保守,嚴控信用風險,同時把握市場波動浮現的價值投資機會。
- 凱基銀行:在降息環境下,將盡力維持利差穩定,並對下半年經濟變化保持審慎。
- 凱基證券:目前無任何信用違約風險,將密切監控市場與客戶資產變化。
- 中華開發資本:將利用新基金尚未投入的資金,掌握市場低檔的投資機會。
7. Q&A 重點
-
Q1:對於未來獲利展望與未來 12 個月的看法?
A (總經理 許道義):2020Q1 表現不佳主因是 3 月市場波動劇烈,導致大量未實現評價損失。若市場回穩,第二季展望會比第一季好。未來 12 個月因疫情影響總體經濟,不確定性仍高,但若資本市場平穩,公司仍具信心。
-
Q2:第二季轉虧為盈是否樂觀?
A (總經理 許道義):若市場能維持現況穩定,公司對第二季轉虧為盈的看法比較樂觀。
-
Q3:中華開發資本的直接投資部位預計將減持到多少?
A (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 何志傑):目標是降至金控總資產的 20% 以下,此目標已於 2019 年達成。未來會持續觀察市場狀況與標的價值,決定出售的時機與規模。
-
Q4:凱基銀行 2020 年的業務展望、利差估值,以及 2019 年利差逆勢擴大的原因?
A (凱基銀行總經理 曹慧姝):2019 年利差擴大主因是成功降低存款資金成本,並追求報酬較好的資產。2020Q1 的放款規模與利差符合預期,但對 Q2、Q3 抱持審慎樂觀態度,將密切關注疫情對經濟的延遲反應。
-
Q5:市場關心債信問題,開發金控在各國家的曝險狀況如何?
A (風控長 黃之玲):海外授信與投資部位 99% 以上集中於投資等級 (Investment Grade) 國家,債券標的本身也幾乎都是投資等級,信用風險控管嚴謹。
-
Q6:今年中國人壽的主要資產配置策略?
A (中國人壽總經理 黃淑芬):資產配置核心原則是資產負債匹配 (ALM) 管理,此原則不變。在固定收益方面,將在可接受的信用風險下把握市場機會。在股票方面,因市場修正已浮現投資價值,會在策略原則下把握機會。
-
Q7:中壽目前固定收益投資的存續期間 (Duration)?
A (中國人壽總經理 黃淑芬):在 ALM 原則下,整體資產的存續期間約為 10.5 年,負債的存續期間約為 12 年。詳細資訊將在 5 月 21 日中壽法說會說明。
-
Q8:關於合併中壽的具體規劃,例如資金來源?
A (總經理 許道義):期限已延至 2022 年 6 月 13 日。未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現金、換股、發行特別股等,會尋求對開發金控與中壽股東最有利的平衡點,並在適當時機完成。
-
Q9:凱基證券是否有對新加坡石油貿易商興隆集團 (Hin Leong Trading) 的曝險? (原提問為 MMI,推測指興隆)
A:沒有對新加坡 MMI (應指興隆) 的曝險。
-
Q10:中華開發資本新基金的管理費收入與新基金募集計畫?
A:目前四檔基金每年約可貢獻 6.5 億元管理費。2020 年希望完成兩檔新基金募集:生醫二期基金 (台幣)及 AI 人工智慧基金 (美元)。
-
Q11:集團辦公大樓整合計畫是否不變?
A (總經理 許道義):計畫不變,預計 2020 年底搬遷至中壽的新大樓。
-
Q12:中壽認為股票投資價值浮現,會偏重國內還是國外市場?
A:國內與國外市場都是團隊非常關注的市場,會以謹慎態度看待投資機會。
-
Q13:中壽保險負債中有多少是利率變動型商品?目前負債成本?
A (中國人壽):利率變動型商品佔比較高。預期 2020 年新錢的投資收益率 (NII) 約在 3.05% 至 3.1% 之間。
-
Q14:開發金控現有大樓是否有都更或處分計畫?
A (總經理 許道義):年底搬遷後,不排除都更或處分,相關規劃正在進行中,年底前會決定。
-
Q15:疫情若在 Q2 或下半年結束,對公司的影響與因應之道?
A (執行副總 郭瑜玲):營運策略不變。壽險重視信用風險,銀行調整結構應對利率變化,資本部位因採市價評估,3 月份的虧損會隨行情回升而回沖。
-
Q16:Q1 股市大跌,帳上未實現損失多少?
A (總經理 許道義):大部分投資部位皆採市價評估,相關損失已反映在 Q1 的自結虧損中。
-
Q17:未來開發金是否考慮發行新股增資?
A (總經理 許道義):這是合併中壽時的可能選項之一,目前不排除任何對雙方股東有利的方案。
-
Q18:疫情是否影響凱基銀行的授信業務?
A (凱基銀行總經理 曹慧姝):2020Q1 授信呈上揚趨勢,但考量疫情,不期待大幅成長,仍將維持審慎保守的放款策略。
-
Q19:外界估計壽險業 FYP 將衰退兩成,中壽的預估如何?
A (中國人壽):疫情確實會造成衝擊,但觀察到 3 月業績動能已較 2 月成長。預期隨著疫情受控,整體業務動能會逐步回升。
-
Q20:疫情對私募股權 (PE) 市場的影響及開發資本的募集計畫?
A (中華開發資本):對已上市部位有短暫評價影響,但佔比不高。對未上市公司,因多為台灣內需型企業,影響相對較小。此波疫情反而有利於新投資案的議價。
-
Q21:中華開發資本直投部位在去年底與今年第一季的規模?
A (中華開發資本):2019 年底的部位是 309 億元。(簡報第 29 頁數據) (註:問答中未明確提供 2020Q1 數據)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