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台中銀行 2022 上半年營運表現穩健,主要受惠於升息環境帶動利差擴大及放款業務增長,核心獲利動能強勁。資產品質持續改善,資本結構維持強健。
- 獲利情形:2022 上半年稅後淨利達 26.06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4.5%。稅後每股盈餘 (EPS) 為 0.55 元,經追溯調整後,較去年同期成長 5.77%。
- 資產品質:逾期放款比率降至 0.14%,備抵呆帳覆蓋率則大幅提升至 1,048.19%,顯示資產品質優異且風險抵禦能力增強。
- 資本適足率:合併資本適足率為 15.74%,第一類資本比率為 13.58%,皆遠高於法定要求,資本結構穩固。
- 未來展望:下半年將持續關注升息趨勢對投資部位的影響,債券投資以補足部位並持有至到期 (AC) 為主,股票則伺機布局高股息績優股。年底前預計完成現金增資,進一步強化資本結構。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存款業務:截至 2022Q2,總存款餘額為 6,694 億元。為因應市場資金流動性較大的情況,公司策略性地增加定期性存款比重以求穩定,使臺幣活存佔比由 2021Q4 的高點 49.84% 略降至 48.98%。
- 放款業務:總放款餘額為 5,075 億元,年增 7.5%。業務結構自 2020 年起轉變為消費金融成長動能超越企業金融。2022 上半年,消金業務放款合計年增 271 億元,企金業務則年增 83 億元。放款擔保結構穩健,不動產擔保品佔比達 77.45%,有助於降低信用風險。
- 手續費收入:2022 上半年手續費淨收益為 12.99 億元,年增 9.07%。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放款相關手續費,因放款業務擴張、聯貸案主辦及公共工程保證業務增加,年增 85.64%。然而,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基金信託及證券手續費收入則分別年減 25.28% 與 50.69%。
- 財富管理業務:為彌補基金銷售的下滑,公司策略性轉向推廣結構型商品 (SI),該項業務收入自 2021Q4 起顯著成長,2022 上半年貢獻 1.48 億元,成功抵銷部分基金手收的缺口。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2 上半年):
- 淨收益:65.34 億元,年增 8.52%。
- 利息淨收益:48.54 億元,年增 13.28%,為最主要的獲利成長來源。
- 稅前淨利:31.97 億元,年增 23.48%。
- 資產報酬率 (ROA):年化後為 0.68%,優於去年同期的 0.62%。
- 淨值報酬率 (ROE):年化後為 8.20%,優於去年同期的 7.76%。
-
獲利驅動因素:
- 利差擴大:受惠於美國聯準會及台灣央行升息,存放利差顯著改善。截至 2022 年 6 月,總存放利差已提升至 1.94%,淨利息收益率 (NIM) 則由 2022Q1 的 1.26% 提升至 2022Q2 (累計) 的 1.34%。
- 呆帳費用降低:因資產品質良好,2022 上半年呆帳費用提列 2.65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54.23%,對稅前淨利有正面貢獻。
-
挑戰與影響:
- 其他淨收益減少:受到升息及市場波動影響,股債市評價產生損失,導致其他淨收益年減 30.09%。
- 子公司獲利衰退:主要受證券子公司因資本市場不佳而虧損,拖累整體子公司獲利,2022 上半年子公司合計貢獻 1.09 億元,年減 63.18%,獲利佔比從去年同期的 13% 下降至 4.18%。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數位金融服務:為提升客戶服務效率與體驗,推出 「智能台妹 (Smart Taimei)」 聊天機器人,提供 24 小時線上諮詢服務,並整合真人文字客服,可處理存匯、信用卡及數位金融相關問題。
- 友善金融環境:為落實公平待客原則,已於全台增設 20 台視障語音 ATM,方便視障客戶操作提款、轉帳等服務。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配合 ATM 汰換計畫,將視障語音 ATM 數量增至 85 台。
- 氣候變遷因應:於 2022 年 6 月簽署成為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 的支持者,展現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並已依 TCFD 框架於永續報告書中揭露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目標等資訊。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強化資本結構:規劃於 2022 年底前完成 2.5 億股的現金增資案,以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資本結構,預計將提升資本適足率 (BIS) 約 0.4% 至 0.5%。
- 總行大樓建設計畫:新總行大樓工程進度已達 68.45%,鋼構已吊裝至 36 樓。公司強調,建案合約已明訂不適用物價指數調整,且已預付大宗物料款項,因此原物料上漲不影響建設計畫及預算。此次現金增資目的為強化資本,與大樓興建無關。
- 永續經營 (ESG):除了響應 TCFD,公司自 2018 年起發行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並於部分行舍頂樓增設太陽能光電系統,致力於低碳營運與環境永續。
6. 展望與指引
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數據,但根據管理層在 Q&A 中的陳述,下半年的投資策略重點如下:
- 債券投資:由於市場處於升息循環,下半年債券部位主要以補足庫存為主,並將其歸類於攤銷後成本 (AC) 以降低評價波動影響。
- 股票投資:將視市場情況,尋找高股息及體質優良的股票進行布局。
- 股利政策:管理層表示,截至 2022 年 6 月底,金融資產的評價損失不會影響明年度的股息配發。
7. Q&A 重點
-
Q: 請問目前的股債水位、台外幣各多少?YoY 增減如何?下半年的策略為何?金融資產的評價損失對明年股息配發的影響?
- A:
- 水位:股票約 35 億元;台債約 630 億元;美債約 10 億美元。
- YoY 增減:今年預計以補足部位為主,不會有太大增減。
- 下半年策略:債券因應升息,主要為補部位並放在 AC (攤銷後成本);股票會尋找高股息的績優股進行投資,但需視個股市價情況而定。
- 股利影響:就 6 月底的數字來看,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對明年股息配發沒有影響。
- A:
-
Q: 最近現金增資的規劃進度?現增後各項資本適足率變化?
- A: 預計在年底前完成現金增資募集。規模為 2.5 億股,對充實股本及提升資本適足率 (BIS) 有正面幫助。單就此因素來看,對 BIS 的影響數約在 0.4% 至 0.5% 之間。最終實際數值仍需視其他因素綜合評估。
-
Q: 總行新大樓的進度?原物料上漲是否影響計畫、預算、材料或設計?今年辦理現金增資是否為了新建大樓?
- A:
- 進度:整體進度達 68.45%,鋼構最高已吊至 36 樓。進度略有落後 (約 9.42%),主因是受大環境缺工等因素影響。
- 原物料影響:沒有影響。合約已註明工程款不適用物價指數調整,且已預付款項讓廠商購買原物料,因此沒有增加預算,也沒有調整材料或設計。
- 現增目的:今年辦理的現金增資是為了強化資本結構,與新總行大樓的興建預算完全無關。
- A: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