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陽明海運 2024 年第一季營運表現顯著回升。受惠於紅海危機導致部分船舶繞道,有效消耗市場運力,支撐運價走高。
- 財務表現:2024Q1 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438.01 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為 93.79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2.69 元。毛利率與純益率雙雙回升至 20% 以上水準。
- 市場動態:儘管海運研究機構預測 2024 年名目運力供給成長率將顯著高於需求成長,但紅海繞道、港口壅塞等因素影響了有效供給,使市場運價獲得支撐。
- 未來展望:公司對第三季傳統旺季持審慎觀察態度。雖然 7 月訂艙狀況顯示運價可維持高檔,但地緣政治與區域衝突等不確定性仍高,市場前景需逐月觀察。公司本身於 2025 年無新船交付計畫,運能將維持穩定。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陽明海運的核心業務為貨櫃航運,佔集團總營收九成以上,並透過全球航線網絡提供服務。
-
核心業務:
- 貨櫃航運事業為營收主力,於 2024Q1 佔集團營收比重達 94.2%。
- 其他業務包括物流事業 (3.9%)、散裝航運事業 (1.8%) 及碼頭事業 (0.1%)。
-
航線組合 (2024Q1 運費收入比重):
- 美國線:佔比 40%
- 歐洲線:佔比 32%
- 亞洲二線 (含中東、南美、紅海、澳洲、南亞):佔比 18%
- 亞洲一線 (近洋線):佔比 10%
-
市場地位:
- 根據 Alphaliner 於 2024 年 6 月的統計,陽明海運貨櫃運力排名全球第 10 位,總運能約 70.7 萬 TEU。
- 公司為 THE 聯盟 成員,該聯盟在全球三大聯盟中市佔率約 19%。
3. 財務表現
2024 年第一季,公司財務狀況較前幾季有明顯改善,主要受惠於運價回升。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Q1):
- 營業收入:新台幣 438.01 億元
- 營業毛利:新台幣 101.01 億元,毛利率約 23.1%
- 營業淨利:新台幣 78.89 億元
- 歸屬母公司淨利:新台幣 93.79 億元,純益率約 21.4%
- 每股盈餘 (EPS):新台幣 2.69 元
- 成本結構 (2024Q1):營業成本中,三大主要變動成本 (集貨船/內陸/裝卸) 合計佔 36%,其次為船艙租成本佔 22%,燃油成本佔 17%。
- 財務趨勢:相較於 2023 年的低谷,2024Q1 的營收與獲利能力均呈現反彈。平均運費自 2022Q1 的高點 3,244 美元/TEU 回落後,於 2024Q1 回升至 922 美元/TEU。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全球經濟溫和復甦,但航運市場供需關係受到地緣政治的顯著影響,呈現名目供給過剩但有效供給緊張的局面。
-
市場趨勢與展望:
- 經濟展望:OECD 將 2024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測由 2.9% 上調至 3.1%。
- 供需預測:據 Drewry、Alphaliner 等機構預測,2024 年名目運力供給成長率 (約 8.0% – 9.9%) 將遠高於需求成長率 (約 3.0% – 5.5%)。然而,財務長指出,名目運力不等於有效供給,船舶繞行紅海等因素大幅影響實際艙位供給,是支撐當前運價的主因。
- 油價展望:多家金融機構預測 2024 下半年布蘭特原油價格約在每桶 83 至 106 美元區間波動。
- 運力動態:截至 2024 年 6 月,全球市場今年已交付的新船運力約 148.7 萬 TEU。2024 年是新船交付的高峰期,預計 2025 年交付量將會減緩。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公司策略著重於船隊優化與穩健經營,同時密切關注外部環境變化以應對市場波動。
-
船隊規劃:
- 截至 2024 年 6 月,陽明船隊總運能為 94 艘船,約 70.7 萬 TEU。預計至 2024 年底,船隊規模與運能將維持穩定。
- 公司本身在 2025 年沒有新船交付計畫,運能不會有顯著增加。
-
風險管理:
- 法律風險:公司在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 (FMC) 有數件被客戶投訴的案件正在審理,若判決不利,將面臨賠償金額的風險。
- 市場風險:管理層強調,空白航班 (Blank Sailing) 主要是基於營運需求,如港口壅塞或因應紅海繞行導致的船期延誤,而非聯合壟斷行為。
6. 展望與指引
公司對短期市場維持審慎樂觀,但對中長期趨勢持保留態度,強調不確定性高。
-
短期展望:
- 第三季為傳統旺季,目前客戶需求較去年同期增加。
- 根據 7 月的訂艙狀況,預期運價將維持在 6 月的高檔水準。
-
中長期挑戰:
- 全球地緣政治(特別是紅海危機)的持續時間無法預測,是影響市場的最大變數。
- 客戶出貨模式已不像過去傳統模式規律,增加了需求預測的難度。
- 公司無法提供全年或整個下半年的具體價量看法,僅能逐月觀察市況。
7. Q&A 重點
Q1: 明年預計增加多少運能?
A: 陽明公司本身明年沒有新船交付,故無新增運能。就整體市場而言,2024 年是新船交付高峰,明年交付量將會減緩,屆時市場供需差距可能開始收斂。
Q2: 針對碳稅上路,預計如何提撥成本?提撥比例如何?
A: 公司每月皆會追蹤並反應歐盟碳稅的相關成本,但具體提撥金額屬內部資訊,不便對外說明。
Q3: 公司對於運價漲幅大概看到什麼時候?是否已經到了高檔期?
A: 因外部不確定因素太多,目前看法較為短期。6 月運價仍是上漲趨勢,預計 7 月可維持高檔,之後走勢需持續觀察。
Q4: 目前在 FMC 有幾件案子被投訴,法律風險為何?
A: 在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 (FMC) 確實有數件客戶投訴案。若委員會做出正式判決,公司將面臨賠償金額的風險。
Q5: 三大聯盟的空白航班行為在歐盟及 FMC 是否有明確的反壟斷風險?
A: 空白航班最主要是基於營運理由 (operational reasons),例如港口壅塞或因紅海繞行拉長航程,導致無船可派,此為不得不的做法,並非聯合操控市場。
Q6: 關於運量數據,下半年和明年價量看法及市場供需展望?
A: 目前很難判斷整個下半年。短期來看,7 月的價量狀況應可維持與 6 月類似的水準。
Q7: 即將進入第三季歐美線旺季,公司如何看待旺季貨運需求?
A: 第三季初的客戶需求確實比去年增加。但因地緣政治已打亂傳統物流鏈及客戶出貨模式,整個第三季的狀況仍需持續觀察。
Q8: 是否能提供今年以來市場已交付的新船運力為幾萬 TEU?
A: 根據 Alphaliner 統計,截至 6 月,市場已交付的新船運力約 148.7 萬 TEU。
Q9: 歐美拉貨旺季提前,需求目前看到什麼時候?
A: 旺季需求能持續到何時,必須一個月一個月地觀察。
Q10: 紅海危機預計緩解的時間?
A: 此為地緣政治問題,公司無法預測,沒有正確答案。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