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材料設備
美股觀點摘要
法說會備忘錄
消費性電子
量化分析
金融知識
投資心法
投資入門
其他
軟體
能源
生醫
民生消費
電子零件
記憶體
IC 封測
IC 製造
IC 設計
半導體
個股分析
其他
民生消費
生醫
軟體
消費性電子
車用
AI
產業分析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創見資訊(市:2451)於 2025 年 11 月 7 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司單季繳出近十年來最亮眼的成績單。受惠於上游國際大廠的產能戰略轉移,記憶體市場供需錯配,尤其是舊世代 DDR4/DDR3 產品價格飆漲,使得創見憑藉其在工控領域的長期庫存與穩定供應策略,成功實現獲利極大化。

公司單季營收達新台幣 41.09 億元,單季 EPS 來到 3.52 元。最引人注目的是,毛利率從前一季的 34% 大幅提升至 45.2%,淨利率亦高達 36.8%,創下歷史新高。這不僅是週期性的獲利,更是一次對創見**「工控服務」商業模式的強力驗證**。

以下將聚焦於創見的核心營運與商業模式分析:

市場核心觀點


  1. 高獲利並非偶然:DDR3/4 缺貨驗證創見工控庫存管理價值

  2. 業務結構優化:嵌入式解決方案(ES)佔比提升至近 74%,鞏固營收基石

  3. 核心商業模式:工控為「Service Business」,高轉換成本與長期供應承諾是護城河

  4. DRAM 世代錯位:DDR4/3 仍是工控主流,確保創見在中長期具備定價優勢

  5. 潛在挑戰:Flash 價格暴漲考驗創見對外報價與「穩定供應」的承諾

 

高毛利率的結構性原因——庫存管理與工控需求的疊加


創見 2025Q3 營業毛利高達 18.58 億元,毛利率 45.2%,遠超市場預期。基本面分析認為,這不是單純的「幸運」,而是結構性供需失衡長期營運策略的結果:

  • 上游戰略轉移(結構性供需): 國際記憶體大廠(Samsung、SK Hynix 等)將產能主力轉向高毛利的 HBMAI 伺服器專用 DDR5。這導致傳統 PC 與工控市場所需的 DDR4/DDR3 產能被排擠,迅速形成缺口,價格水漲船高。

  • 工控備貨策略(營運策略): 創見的嵌入式解決方案業務(工控)必須為客戶提供長達數年的穩定供貨承諾。這要求公司必須備有合理庫存,甚至會為即將停產的產品(如 DDR3)準備一兩年的庫存。

  • 獲利實現: 在價格暴漲時,創見得以用**相對低廉的成本(舊庫存)去滿足高價(市場漲價後)剛性(工控客戶需求穩定)**的需求。這部分超額利潤,加上過去提列的庫存跌價損失在本季迴轉,共同推升了獲利表現。

此結果證明,創見在景氣低谷期建立的龐大庫存,在本輪景氣復甦中,實現了其應有的風險對沖與價值實現

 

嵌入式解決方案(ES)——高黏著度的「服務業」模式


創見的營收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變化。目前 Embedded Solution(工控產品)佔營收比重已提升至近 74%(根據財務長口述,簡報圖示顯示 YTD 為 58.6% vs. 41.4% 消費型,但趨勢明確),正式成為創見的核心支柱。

工控產品的商業模式,董事長束崇萬形容為一個 Service Business(服務業),而非傳統的「買賣業」:

  • 高進入門檻(Spec In與認證): 工控產品從設計到導入客戶系統(Spec In),需經過嚴格且漫長的測試與認證過程(通常為兩到三年)。一旦客戶通過認證,其轉換成本極高,不會輕易因為另一家供應商的產品便宜 10%~20% 就更換。

  • 長期供應承諾(LTS): 工控客戶的設備生命週期長達 5 年以上,要求供應商必須承諾五年甚至更久的穩定供貨。

  • 價格相對穩定性: 即使記憶體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創見也僅會「適度反應」成本,並不會完全跟隨市場行情報價,以確保客戶關係和長期合作穩定性。

這種「服務」導向的模式,使創見在工控領域的客戶關係高度穩定,毛利率與營收穩定性遠高於消費型記憶體產品

 

核心競爭力——透過 Last-Buy 機制實現「穩定供應」


創見的競爭優勢不在於最先進的技術(如 HBM 或最新的製程),而在於其在產品生命週期管理上獨特的長期穩定供應(Steady Supply)能力

  • DDR4/3 仍是工控主流: 董事長指出,工控應用對新技術的導入比 PC 市場落後兩到三年,目前工控的 DRAM 營收中,DDR4 仍佔 60%~70%,DDR5 僅佔 20%~30%。這意味著創見在現有主流產品線上的優勢將延續至 2026 年之後。

  • Last-Buy 機制: 面對晶圓廠(Fab)宣布產品停產(EOL)時,創見會動用 Last StandbyLast-Buy(最後採購)機制,一次性購足未來一年甚至兩年的庫存。這確保了創見可以持續服務使用舊規格的工業客戶,成為市場上極少數能提供舊產品的供應商,從而獲得獨特的定價權

這種能力使創見在工控市場的生態位難以被取代,構成其穩固的營運護城河

 

未來展望與挑戰:Flash 市場的供需大測試


展望未來,創見的成長動能將來自其在 AIoT、工業自動化、醫療照護等八大嵌入式應用領域的深耕。這些趨勢都需要高可靠度、高穩定性的記憶體與儲存解決方案。

然而,創見面臨的挑戰集中在 Flash 儲存產品上(Flash 佔工控營收比重超過六成):

  • Flash 價格的劇烈衝擊: 董事長透露,主要 Flash 供應商因 AI 需求排擠產能,在 2025Q4 進行了兩次大幅漲價,其中 11 月的價格比 10 月再漲 50%。供應商甚至難以確保足夠供貨,市場缺貨情況「非常嚴重」。

  • 考驗核心承諾: 如此劇烈的成本波動,將是創見 「穩定供應」 承諾與 「合理定價」 策略的重大考驗。創見需要在維持客戶關係(不將所有成本轉嫁)與保護自身毛利率之間取得平衡。

總結

創見資訊 2025 Q3 的財報是其工控商業模式成功運營的結果。公司已從過去的消費性記憶體廠商,轉型為專注於高黏著度工業客戶的長期穩定供應服務商。其在 DDR4/3 上的庫存策略是戰術上的成功,而 Long-Term-Supply (LTS)Service Business 模式,則是其在利基型市場中具備長期競爭力的基本面結構。投資人應持續關注 Flash 市場的價格波動,及其對創見毛利率和供貨穩定性的影響。

Q&A

  • Q1:本次記憶體上升循環的毛利率遠高於過去,請問這次的產業結構有何不同?
    A:需區分看待。DDR3/DDR4 的缺貨是結構性的,主因是三星、美光等大廠已近乎停產,現有產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創見因持有為工控客戶準備的低成本庫存而受益。DDR5 與 Flash 的缺貨則與 AI 應用排擠產能有關,若 AI 需求持續,缺貨就會持續。此外,本季獲利亦包含部分過去提列的存貨跌價損失迴轉。

  • Q2:在工控市場,客戶從 DDR4 轉換至 DDR5 的預期時間點為何?目前轉換的最大阻礙是什麼?
    A:工控市場的產品開發與認證週期長,技術導入通常落後消費市場 2-3 年。目前創見工控 DRAM 營收中,DDR4 佔比超過 60% 仍是主流,DDR5 約 20-30%,DDR3 仍有約 10%。轉換速度緩慢,與產品設計週期有關,並非價格因素。預估明年 DDR5 佔比約提升至三成多,DDR4 仍會超過五成。

  • Q3:關於 Flash 業務,目前市況如何?(SLC/MLC/TLC 等)
    A:Flash 市場在今年 6 月前供應充足,但 Q4 開始出現嚴重缺貨。主要供應商 Sandisk 在 10 月份報價上漲 20-25% 卻未能交貨,11 月的報價更是在 10 月基礎上再漲 50%。此現象顯示市場供給非常緊張。目前創見的首要目標是確保供貨穩定,價格則依市場行情調整。

  • Q4:客戶對於 DDR4 等舊產品價格大漲的接受度如何?是否會因此轉用新產品?
    A:工控產品一經設計認證,要更換記憶體規格(如從 DDR4 換成 DDR5)非常困難,需要重新設計主機板並重新認證,成本極高。因此客戶即便面臨漲價,選擇也有限。創見將自身定位為服務供應商,會考量客戶狀況,不會將市場漲幅完全轉嫁,而是適度反應,以維持長期合作關係。

免責聲明

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各家公司法說會之影音內容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法說會簡報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