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光寶科 2019 年第三季營運表現亮眼,稅後純益及每股純益(EPS)均創下近三年新高。公司將此歸因於營運效率提升、供應鏈管理優化及產品組合改善。儘管營收因儲存業務規模下降及先前部門處分而年減,但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 2019Q3 財務亮點:合併營收 481.58 億元,季增 8%,年減 10%。毛利率 16.2% 與營業利益率 6.7%,皆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成長。稅後純益達 31.09 億元,年增 18%,單季 EPS 為 1.34 元。
- 2019 前三季累計表現:累計營收 1,338 億元,稅後純益 69.68 億元,年增 28%,累計 EPS 為 3.00 元。
- 重大發展:公司於股東臨時會通過儲存部門中 SSD 業務(建興儲存)的分割案,預計於 2020 年 4 月 1 日完成與 Kioxia(原東芝記憶體)的交易。
- 第四季展望:預期核心事業將穩健發展,主要成長動能來自雲端運算、AI 智慧居家及遊戲機相關應用。公司預期第四季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可維持與前三季相近的水平。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光寶科業務主要分為四大部門,2019Q3 營收佔比以資訊產品部門為最大宗,達 67%。
-
光電部門 (營收佔比 15%):
- 2019Q3 營收 73.7 億元,季增 4%,主要受惠於 LED 相關產品營收成長。營業淨利 4.3 億元,季增 11%。
- 展望:預期第四季可望恢復年對年正成長。未來成長動能來自安防、生物辨識、智能家居與工控等新產品應用。
-
資訊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67%):
- 2019Q3 營收 321.3 億元,季增 9%,主要由電源相關產品帶動,應用於 AI 智慧居家、消費性電子及遊戲機等領域。營業淨利 26.7 億元,季增 32%。
-
儲存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13%):
- 2019Q3 營收 62.5 億元,季增 8%,主要受惠於遊戲機旺季帶動光碟機(ODD)出貨。營業淨利 7.1 億元,季增 42%。
- 公司表示,第三季獲利主要來自 ODD,SSD 業務獲利貢獻極少。SSD 市況自第四季起好轉,預期明年展望相對樂觀。
- 在 SSD 業務分割後,此部門佔公司營收比重將顯著降低。
-
其他產品部門 (營收佔比 5%):
- 2019Q3 營收 24.1 億元,季增 14%,營業淨損有所改善。
3. 財務表現
-
2019Q3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481.58 億元,季增 8%,年減 10%。
- 營業毛利:77.9 億元,毛利率為 16.2%,較去年同期增加 0.4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32.47 億元,營業利益率為 6.7%,較去年同期增加 0.5 個百分點。
- 稅後純益:31.09 億元,年增 18%,創三年單季新高。
- 稅後每股盈餘 (EPS):1.34 元。
-
2019 前三季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1,338 億元,年減 15% (若排除已處分的相機模組與手機機構件業務,則年減 5%)。
- 營業毛利:202 億元,毛利率為 15.1%,較去年同期增加 2.1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67.75 億元,營業利益率為 5.1%,較去年同期增加 1.5 個百分點。
- 稅後純益:69.68 億元,年增 28%。
- 稅後每股盈餘 (EPS):3.00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獲利驅動: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的持續提升,主要來自營運效率改善、供應鏈管理強化及產品組合優化。
- 營收挑戰:營收年減主要受儲存業務規模下降影響,以及中美貿易戰導致全球總體需求降低。
-
資產負債表與現金狀況:
- 截至 2019Q3 底,公司於 9 月支付 69 億元現金股利後,帳上淨現金仍有 336 億元。
- 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維持穩定,財務結構健全。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公司明確指出三大應用市場為主要成長動能:雲端運算、AI 智慧居家及遊戲機。這些市場對電源管理及光電半導體產品需求強勁。長期看好資料中心及工業物聯網的建置需求。
-
產品發展:
- 車用電子:車用鏡頭模組業務受中國車市放緩及新能源車補貼減少影響,成長速度較慢,目前出貨量仍小,預期業務高峰將落在 2021 至 2022 年。
- SSD:歷經 2019 上半年的供過於求與價格下跌後,市況於第四季明顯反轉,公司對 2020 年上半年展望相對樂觀。
- ODD:除了在遊戲機等應用保有穩定市佔外,公司正開發基於 ODD 技術的冷資料(Archiving)儲存方案,此為新事業,目前處於市場推廣初期。
- 5G 相關:公司目前未直接經營 5G 基地台業務,但正在評估 5G 網路建構中所需的網通產品機會,預計明年上半年會有更清晰的決策。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在處分部分非核心業務後,公司將專注於高成長領域。未來將運用帳上充裕現金,積極尋找合適的併購標的,並評估在車用電子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
產能佈局與風險管理:為因應中美貿易戰,公司已進行產能調整。
- 高雄廠:已於 2019 年 5 月量產,主要生產具資安需求、高附加價值的網通及電源產品。
- 越南廠:預計 2020Q1 進入量產,主要用於生產勞力密集型產品及規避關稅影響。
- 公司表示,中美貿易戰對其獲利率的直接影響有限,主要衝擊在於不確定性壓抑了全球總體需求。公司已備妥擴產計畫,但將視貿易戰情勢明朗化後再做最終投資決策。
- 組織調整:在 SSD 業務分割後,儲存事業群在公司的角色將會調整,未來將更專注於核心的光電與資訊產品業務。
6. 展望與指引
-
第四季展望:
- 預期核心事業(電源、光電)將穩健發展,受惠於雲端、AI 智慧居家、遊戲機等需求。
- 儲存部門因遊戲機旺季結束,營收將較第三季下滑。
- 獲利指引:管理層預期第四季的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可維持與 2019 前三季平均水準(毛利率 15.1%、營業利益率 5.1%)相當。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SSD 市場回溫、雲端與 AI 應用持續成長、新產品開發帶來動能。
- 風險: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全球總體需求疲軟、串流遊戲可能對 ODD 硬體銷售造成長期影響。
7. Q&A 重點
Q:第三季儲存部門獲利回升,公司對 SSD 市況及明年展望的看法?另外,SSD 分割案的具體形式為何?
A:第三季儲存部門的獲利主要來自 ODD(光碟機),SSD 業務貢獻極少。SSD 市況在 2019 上半年供過於求,相當困難,但自 Q4 開始反轉,供需轉為有利,因此對明年 Q1 展望相對樂觀。分割案是將 SSD 事業分割成立一家新公司「建興儲存」,再將此公司的 100% 股權轉移給 Kioxia,此交易案有獲利,但絕對金額不大。
Q:處分 SSD 業務後,公司帳上現金充裕,未來有何規劃?
A:公司正積極尋找新事業的投資機會與合適的併購標的。相關決策會在明年交易順利完成後進行。
Q:公司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表現優於同業,似乎未受中美貿易戰產能轉移的太大影響,原因為何?明年 OP margin 的趨勢?
A:受中美貿易戰關稅直接影響的營收佔比僅為個位數,影響有限。主要衝擊是貿易戰的不確定性降低了全球總體需求,影響營收(topline)。公司在越南的擴廠預計明年 Q1 量產,高雄廠則已在今年 5 月量產,主要應對資安需求。2019 前三季的毛利率 15.1% 與營業利益率 5.1% 是可持續的(sustainable)水準。
Q:車用鏡頭業務的近況?
A:受到中國車市衰退、國五轉國六規格轉換、以及新能源車補貼減少等因素影響,Tier 1 客戶需求放緩,間接影響到我們。今年 Q3、Q4 已有小量出貨,但業務高峰預計落在 2021-2022 年,需要耐心等待。
Q:公司在網通電源及 4G/5G 基地台的業務比重與佈局?對大型雲端服務商(hyperscaler)長期資本支出的看法?
A:5G 基地台目前不是公司的營業項目。公司正在評估 5G 網路建置中所需的網通產品機會。對於資料中心,雖然今年成長趨緩,但長期來看,工業物聯網及軍用等新應用將持續推動需求,距離飽和還有相當距離,長期展望樂觀。
Q:第四季儲存及光電部門的展望?
A:儲存部門:因遊戲機旺季在 Q3 結束,Q4 ODD 營收將會下降。SSD 業務則期望在 Q4 轉虧為盈,但營收尚難有大幅成長。光電部門(OPS):營運谷底已在 Q3 結束,預期 Q4 將可看到年對年正成長。主要成長動力來自安防、生物辨識、智能家居及工控等非關貿易戰的應用。
Q:在業務調整後,公司組織是否會再變動?
A:儲存部門在 SSD 分割後,角色將會改變,營收佔比降低。ODD 業務將呈現一個長尾效應。公司內部會持續依據策略進行組織微調。
Q:高雄與越南新廠的規模、人力需求及智慧製造導入情況?
A:新廠房建設都會導入最新的智慧製造技術,目標是降低人力需求,更關注每坪廠房能產生的營收。高雄廠主要生產資安相關、高附加價值、非勞力密集產品。越南廠規模較大,主要考量關稅優勢及較低的人力成本。
Q:公司對 Mini LED 的看法與發展?
A:整體 LED 業務明年展望樂觀,谷底已過。成長將由安防、生物辨識、智能家居及工控等新產品開發帶動,希望彌補白色家電的衰退。(註:簡報者未直接針對 Mini LED 技術本身進行詳細闡述,而是就整體 LED 業務前景回應。)
Q:公司產能配置的長期目標,中國與非中國地區的比重?
A:產能配置仍在動態調整中,最終比例需視中美貿易戰的後續發展而定。目前情勢尚不明朗,公司已在越南及高雄預留土地作為備案,但會等待局勢穩定且客戶風險管理策略定案後,才會進行下一步重大投資。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