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2023 年前三季營運回顧:大成鋼 2023 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 新台幣 795.4 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 12%。稅後淨利為 48.7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2.1 元。相較於去年因疫情後供應鏈混亂所創造的高基期,今年營運面臨市場正常化、聯準會升息導致客戶庫存策略改變,以及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等多重挑戰。
- 核心業務表現:三大核心業務(不銹鋼、鋁捲板、扣件)營收佔比結構穩定。不銹鋼與鋁捲板業務受市場去庫存及價格波動影響,銷售額及毛利率均較去年同期下滑。子公司大國鋼(扣件業務)則維持相對穩定的高毛利率。
- 未來展望與策略重點:公司認為目前原物料價格已接近底部,並持續推進長期策略。德州鋁廠的擴建工程按計畫進行,冷軋產線預計於 2023 年底完工,顯示對美國鋁捲板市場的長期看好。大國鋼則採取「以逸待勞」的策略,等待時機整合美國扣件市場最後一塊拼圖 (STAR 公司),以期進一步提升市佔率與整體毛利率。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大成鋼集團的營運主要建立在三大核心業務之上,以美國為主要市場,透過「虛擬網路 + 實體通路」的模式,成為全美最大的通路商。
- 不銹鋼產品:為集團的傳統核心業務,產品涵蓋捲板、鋼管、閥門配件等。2023 年前三季營收佔比為 38%。此業務的價格與獲利受國際鎳價影響較大。
- 鋁捲板產品:透過併購美國鋁業德州廠及成功對 18 國提起反傾銷訴訟,大成鋼在美國鋁捲板市場具備強大的定價權與掌控力。即使原物料價格下跌,售價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小,毛利率較為穩定。2023 年前三季營收佔比為 40%。
- 螺絲帽扣件 (大國鋼):為集團最重要且獲利最穩定的業務之一。大國鋼顛覆美國傳統單一產品銷售模式,整合碳鋼、不銹鋼、合金鋼扣件於同一平台銷售,市佔率已達六成以上。其毛利率長期穩定維持在 35% 以上。2023 年前三季營收佔比為 22%。
-
其他業務:
- 大成鋼隆美家居:結合原有百葉窗製造基礎與隆美家居的通路,跨足全室裝修及系統家具市場,目前全台有 72 家門市。
- 正道工業:由大國鋼投資,主要著眼其廠房可用於系統櫃業務,並維持其車用鋁鑄造本業的損益兩平。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3 年前三季):
- 合併營收:新台幣 795.4 億元 (較 2022 年同期 902.5 億元,年減 12%)。
- 營業毛利:新台幣 158.8 億元。
- 稅後淨利:新台幣 48.7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新台幣 2.1 元。
-
業績衰退原因分析:
- 高基期效應:2022 年同期因塞港及疫情因素,市場需求強勁,墊高比較基期。
- 市場去庫存:2023 年上半年市場預期中國解封後需求復甦,但事與願違。第三季美國聯準會意外升息,導致企業資金成本大幅提高 (借款利率達 7% – 7.5%),客戶普遍降低庫存水位以減少財務壓力,終端需求雖未消失,但補庫存力道延後。
- 原物料價格波動:國際鎳價從高點回落,影響不銹鋼產品的售價與毛利率。
-
股利政策:
- 2022 年盈餘分配為現金股利 2.4 元及股票股利 2.0 元。高額股票股利主要為因應美國子公司擴張的資金需求。
- 針對 2023 年的盈餘,公司強調明年確定會發放股利,以回饋長期持有的股東,但具體金額尚待董事會決議。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鋁捲板市場:
- 市場地位:在美國市場,大成鋼透過併購與反傾銷稅,已成為第一大供應商,具備顯著的市場掌控力。
- 定價優勢:公司在美國的鋁捲板加工費 (一磅可達 0.78 美元) 遠高於加拿大 (約 0.4 美元),顯示其定價能力不受原物料價格波動的完全牽制,能維持相對穩定的利潤。
- 德州廠擴建:冷軋產線擴建工程預計於 2023 年底如期完工,將增加每月 1.3 萬噸產能。此外,一條新的熱軋產線已開始擴建,預計三年後完工,為長期發展佈局。
-
扣件市場 (大國鋼):
- 營運模式:大國鋼以「一站式購足」的平台模式,整合三大材質扣件,顛覆美國市場長達 50 年的分銷生態,客戶數持續增加。
- 市場整合潛力:目前市場上僅剩專營不銹鋼扣件的 STAR 公司為主要競爭對手。大成鋼計畫在未來整合 STAR,屆時將可仿效鋁捲板併購 Empire 後的成功經驗,將整體扣件產品毛利率向上提升 3% 至 5%。
-
不銹鋼市場:
- 價格趨勢:公司觀察到供應商普遍認為目前鎳價已處於底部區間,並試圖鎖定價格。後續走勢需觀察 2024 年 1 月中國大陸碳鋼價格是否穩定或上漲,此為不銹鋼市場的重要先行指標。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策略:公司的核心策略是深化在美國通路的領導地位,並透過垂直整合(如德州鋁廠)與水平整合(如併購扣件同業)來鞏固護城河。
-
競爭優勢:
- 通路為王:以強大的線上銷售平台及遍布全美的實體通路為基礎,採取「買貴賣貴,買便宜賣便宜」的策略,降低製造商所面臨的庫存跌價風險,營運相對穩健。
- 市場整合能力:成功整合鋁捲板及扣件市場,展現其改變產業生態並提升獲利的能力。
-
未來發展:
- 大國鋼:被定位為可經營百年的「百年產業」,未來最大的成長動能來自於整合 STAR 公司後所帶來的整體毛利提升。
- 鋁捲板:持續投資德州廠,看好未來原物料因新增產能有限及碳稅等環保因素將成為「稀有財」,價格長期看漲,屆時通路商的營業額與獲利將隨之增長。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第四季為傳統淡季,加上年底客戶為降低財產稅而減少庫存,營運表現較為平淡。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升息循環結束,但需求何時回溫仍需觀察。
- 中期展望:公司認為原物料價格已至底部,下跌空間有限。將密切關注 2024 年第一季中國碳鋼市場的表現,作為判斷不銹鋼市場是否迎來拐點的依據。
- 長期展望:對於鋼鐵及鋁業的長線發展保持信心。在全球鋼廠、鋁廠鮮少有新建計畫,而環保法規(如碳稅)將墊高生產成本的趨勢下,原物料價格長期易漲難跌,對公司的通路業務有利。
7. Q&A 重點
-
Q1:鋁捲板成本下跌,但報價穩定,是否代表未來一兩季的利潤率會改善?
A:是的,理論上如此。只要原物料價格不是大幅度崩跌,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售價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小,毛利率能夠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
Q2:對未來半年到一年的鋁及不銹鋼(鎳)後市價格有何看法?
A:目前多數供應商認為現在的價格即使不是最低,也已是底部,並試圖向更上游的鋼廠鎖定此價格區間的原料。至於不銹鋼,公司會觀察作為先行指標的中國大陸碳鋼價格在 2024 年 1 月的走勢,若能止跌或上漲,則可能代表不銹鋼離底部不遠。
-
Q3:大國鋼目前在美國的市佔率大約是多少?
A:市佔率至少六成。大國鋼是全美唯一的綜合性扣件通路商,將所有材質產品整合銷售。目前檯面上已知的第二大業者是 STAR 公司,其日營業額約 70 萬美金,而大國鋼平均約 260 萬至 270 萬美金。
-
Q4:去年為何會配發高達 2 元的股票股利?
A: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去年公司獲利表現非常好;第二,為因應美國子公司擴張所需的資金,因此將部分盈餘以股票股利的形式發放。
-
Q5:提到大國鋼毛利率未來有機會提升 3% 到 5%,預計何時會實現?
A:這個毛利率提升的潛力,前提是未來成功併購不銹鋼扣件的競爭對手 STAR 公司之後。目前對於併購尚無確切時間表,公司策略是「以逸待勞」。此邏輯是基於過去併購鋁捲板同業 Empire 後,毛利立即跳升 3-4% 的成功經驗。
-
Q6:大國鋼產品組合整併後毛利率變好的邏輯是什麼?年底完工的鋁捲板冷軋線產能去化情況如何?
A:大國鋼毛利率提升的邏輯在於市場獨佔性。當整合 STAR 後,市場上將沒有主要競爭對手,公司便能將整體售價溫和調漲 3%。由於扣件單價低,在客戶總成本中佔比小,但又是必要材料,因此客戶對價格敏感度較低。關於鋁捲板新產能,冷軋線完工後總產能可達每月 3.1 萬噸,高於目前約 2 萬多噸的月銷量。公司是為未來需求預先準備,實際生產將依據市場銷售狀況彈性調整。
-
Q7:貴公司鋁捲板的下游客戶主要分布在哪些行業?
A:公司不直接銷售給終端使用者 (end-user),而是賣給大盤商和中盤商。因此客戶行業非常分散,涵蓋工業用到民生消費品(如路牌、信箱、機殼等),公司主要關注的是美國整體的經濟狀況,而非單一特定產業。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