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伺服器中,有 GPU、ASIC、記憶體、散熱、機殼等各式零件,但更重要的是將其組裝成一台完整的伺服器,美國的伺服器組裝廠 Supermicro 也因此在 2024 年以來上漲了超過 3 倍。但大家或許不知道,全球有超過 90% 的伺服器都是由台灣公司組裝的,這些組裝廠如緯創(市:3231)、廣達(市:2382)、鴻海(市:2317)等,過去因業務都是在成熟的 PC/NB,利潤一直很低而被戲稱茅山道士,但在 AI 的浪潮下,卻是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系列文章,將來深入分析廣達、緯創,一窺兩家公司如何將如何受惠於 AI 的趨勢。在上篇文章中,你將會瞭解以下幾件事:
- 廣達、緯創商業模式
- 股權架構、經營團對及公司歷史沿革
- 產業分析:AI 產業在那個階段了?AI 伺服器展望
- Nvidia 跨足伺服器領域,將對產業造成什麼影響?
商業模式:廣達、緯創為全球前五大 PC/NB 組裝廠,近年高附加價值之伺服器組裝營收占比逐年提高
廣達、緯創分別是全球第一、第三的 PC/NB 組裝代工廠(市佔率為 32%、11%),與仁寶、英業達、 和碩合稱台灣的電子五哥,五家公司合計 PC 代工市佔率高達 80%,寡佔整個市場,商業模式採連工帶料模式。然因附加價值較低,且產業屬買方市場(也就是代工廠無議價權),這幾家公司過往的毛利率長期都只有 3~5%,更常被戲稱為茅山道士,長期未獲投資者青睞,使過往 P/E 估值都只有 10X~12X 左右。
為擺脫產業惡性循環,廣達、緯創兩家公司經營層很早就佈局伺服器代工領域,從 2010 年就和 Nvidia 等公司合作開發伺服器組裝,且有參與設計而非單純代工(亦即 ODM 模式),因此也是 AI 伺服器需求增加的最大受惠者。
兩家公司的伺服器營收佔比在 2023 年已各達營收的 35%,皆較過去明顯增加。目前廣達伺服器客戶包括 Meta、Google、Amazon、Nvidia,而緯創則包括 Nvidia,及透過子公司緯穎間接為 Meta、微軟供應鏈。可說兩家公司客戶幾乎囊括了全球重要的 AI 伺服器玩家。
Source:公司資料、富果研究部
Source:公司資料、富果研究部
股權:廣達集中於經營層,緯創較分散,然兩者外部主要股東都以較長線投資的 Buyside 投資機構為主
廣達股權約有 26% 集中在董事長林百里及其名下投資公司千宇投資手中,總經理梁次震則持有 2.1%,其餘大股東則多為 ETF、人壽、退休基金,前十大股東持股達 43%,千張以上股東持股比達 87%,股權集中穩定。
廣達主要股權掌握在創辦人林百里手中
Source:公司年報、富果研究部
而緯創則相對分散,董事長林憲銘持有約 1.5%,其餘則分散在 ETF、退休基金、過往的母公司宏碁,前十大股東持股約 20%,千張以上股東持股比約 64%,股權雖比廣達分散,但大股東都屬較長線投資的投資機構,股權也尚屬穩定。
緯創股權較為分散,但大多掌握在長線投資類型的機構法人手中
Source:公司年報、富果研究部
經營團隊:廣達、緯創經營層皆為公司創辦人並仍在掌舵,擁有豐富產業經驗及人脈資源
目前兩家公司都仍由創辦人擔任董事長掌舵,其中廣達的林百里與現任總經理梁次震一同創立公司後便一路經營 36 年至今,兩人皆已接近 75 歲高齡,然目前皆表態健康狀況無礙,會繼續經營公司。
而緯創則在 2001 年由當時任宏碁總經理的林憲銘帶團隊出來創立也一路經營自今,目前林董亦已 72 歲高齡,開始啟動接班計畫,讓任職多年的親信林建勳於 2022 年任總經理暨執行長,並將於 2024 年入主董事會。
在 OEM/ODM 產業最關鍵的競爭優勢為內部管理及客戶經營能力,兩家公司的經營層皆經驗豐富且在產業打滾數十年,累積大量名聲人脈及資源,判斷未來將持續維持競爭優勢。
不過,廣達的經營層持股較緯創集中許多,相對來說經營層和公司利益的方向會更為一致。
廣達(上)、緯創(下)持續由 70 歲以上的創辦人掌舵
Source:公司資料、富果研究部
營運概況:廣達、緯創營收與 PC 市況有高度相關,判斷未來 PC 業務呈穩定緩慢成長
兩間公司營收皆以 PC(包含 NB)為主,因此營收主要隨著 PC、NB 市場好壞而波動。PC 出貨量在 2011~2012 年到達高峰後開始邁入成熟期,每年出貨量約維持在 2.5~3 億台左右水準。直到 2020 年因疫情帶動的宅經濟,才讓 PC 需求短暫大增,在 2021 年達到高峰,全球出貨 3.41 億台,YoY+15%。然隨疫情結束 PC 需求亦回歸常態,2023 年出貨量為 2.47 億台,YoY-13%,回落至疫情前的水準。
而廣達、緯創雖然有伺服器業務,但因 2023 年通用型伺服器整體需求亦疲軟,加上 AI 伺服器受限於 CoWoS 產能短缺,並未能明顯出貨,因此 2023 年的營收仍受到 PC 影響,分別為 1.09 兆元、8,670 億元,YoY-15%、12%,皆呈現衰退。
展望 2024 年,參考業界及研調機構共識,預計全球 PC 出貨量將較去年回升 YoY+3~4%,未來則維持穩定成長(部分由 AI PC 驅動換機潮)。因此,可假設兩公司未來的 PC 業務隨產業穩定成長,再來的成長動能則聚焦在 AI 伺服器。
廣達(上)、緯創(下)過去營收隨 PC 市況波動
Source:Refinitiv、富果研究部
AI 產業已進入產業生命週期的成長期,未來各領域應用需求預計將快速成長
自 ChatGPT 在 2022 年底推出後正式引燃 AI 熱潮,各家廠商對 AI 晶片的需求大幅增加,
許多服務也已商用化,例如微軟的 Copilot、Google 的 Bing、Open AI 的 ChatGPT、Meta 的大語言模型服務等等,都顯示 AI 已正式進入產業生命週期的快速成長期。
根據 Precedence 研究,全球生成式 AI 市場將在未來 10 年(2022-2032)以 19% CAGR 快速成長,且包括廣告媒體、零售、製造、醫護、農業、車用等各行各業對 AI 的需求都會快速增加。在此趨勢下,對各類晶片的需求,無論是用量或升級,勢必都會快速增加。
生成式 AI 未來 10 將以 19% CAGR 成長
各領域應用對生成式 AI 需求都將快速增加
Source:Precedence Research
隨各科技大廠加大投資 AI 硬體,未來全球 AI 伺服器出貨量將快速成長
AI 硬體相關的投資佔各大 CSP 廠的 CapEx 比例也大幅增加,尤其微軟、Meta、Google 或中國的百度等科技巨頭的比例更高,並瘋狂搶購 GPU。以上皆顯示,AI 並非泡沫,而是正在快速發展的趨勢,且終端需求強勁,但產能供給不夠。
而作為決定 AI 算力強弱的關鍵 GPU 伺服器(通稱 AI 伺服器)未來需求也將快速增加。根據 TrendForce 研究,未來全球 AI 伺服器之出貨量將快速成長,2024~2026 年 CAGR+26%,並在 2026 年達到 237 萬台之規模,約佔整體伺服器的 16%。其餘則是包含推論、搭載 ASIC、AMD 晶片的伺服器。
Source:TrendForce
各大科技巨頭皆加大投資 AI 領域
Source:Counterpoint
AI 伺服器組裝呈寡佔市場,預計未來將持續由現有玩家把控市場
伺服器供應模式分為品牌廠及白牌廠,品牌廠指自己設計、組裝完機櫃後貼標賣出,如 Dell、HP、IBM 等傳統大廠;白牌伺服器則是客戶跳開品牌廠,直接指定 ODM 設計代工以降低成本、增加彈性。目前 ODM 包括了鴻海、緯創、緯穎、廣達、技嘉、Supermicro 等人。其中技嘉、Supermicro 等亦有自己的品牌,客群鎖定在客製化需求較高的中小企業,也算是品牌廠。而緯創、廣達等則是單純代工組裝,本身並沒有品牌。
觀察近幾年趨勢,白牌伺服器將持續侵佔品牌廠市場成為主流。但無論如何,目前市場有能力組裝伺服器且規模較大的公司僅有鴻海、廣達、緯創、 Supermicro 等公司,前五大廠就有近 90% 市占率。加上進到 AI 伺服器組裝業務後,對 ODM 的技術難度、和客戶的配合度以及經驗要求又更嚴格,因此判斷未來市場將持續由現有玩家把控,目前現有的組裝廠都將直接受惠
Source:Digitimes
Nvidia 本次發佈會聚焦在 HGX、DGX,將跨入伺服器品牌廠領域
過去單純以提供 GPU 給客戶為主要商業模式的 Nvidia,也將入局伺服器品牌戰場。從本次 Nvidia 發布 Blackwell 架構來看,除了新一代 GPU 晶片 B100、GB200 (內含 1 顆 Grace CPU 和 2 顆 B100 GPU) 外,並延續上一代 H100 也提供 HGX 版本,以及整台伺服器的 DGX GB200 NVL72 (內含 36 個 GB200 晶片,並用開放式液冷散熱) 。
白話總結,客戶除了直接買 PCIe 版本的 GPU 自己組裝外,也可以選擇買 HGX(通常含 8 顆 GPU) 搭配自己機殼、主機板使用;又或是直接購買一台超級伺服器 GB200 NVL72。這背後的策略意涵代表了 Nvidia 想要從 GPU 橫跨到伺服器到機櫃,全都一手包辦,與現有品牌廠們競爭。(註:公司過去也有 HGX/DGX版本,但在本次發布會才成為焦點。)
Nvidia HGX 伺服器
Nvidia DGX NV72 伺服器機櫃
Nvidia 將加大仰賴 ODM 組裝廠,判斷純 ODM 廠廣達、緯創受惠程度將最大
本次 GB200 的架構中,CPU、GPU 直接打件(SMT)在主機板上,但 Nvidia 並無組裝能力及經驗,判斷勢必會更仰賴長期配合的 ODM。
而 Nvidia 的供應鏈可拆成 GPU 模組(Module)、基板(Base board)、主機板
(Motherboard)、伺服器(Server)及機櫃(Rack) ,越往後段走對組裝廠的整合能力要求也越高(非單純 OEM,而是 ODM),加上是連工帶料模式(但毛利率相對較低),因此營收的貢獻也會越大,不過毛利率也會較低。
目前緯創、鴻海、FII 主要聚焦在模組到主機板的代工,而伺服器、rack 則由廣達、緯穎、supermicro 等廠商供應。
參考 Nvidia 過去為分散供應鏈風險,一直有意平衡微星、華碩、技嘉等供應鏈 GPU 的供貨比例,判斷在 AI 伺服器仍會延續此方針,因此較難評估下一次訂單會給誰。但因伺服器組裝呈寡佔市場,可判斷現有公司長期都將受惠並分到一定比例的訂單。
在此前提下,判斷廣達、緯創兩家因長期與 Nvidia 合作,且僅純代工不會與 Nvidia 品牌競爭,加上 AI 營收佔比較高(預估 2024 年分別佔 32%、9%) ,受惠程度將最大。
Nvidia GB200 將 CPU、GPU SMT 在主板
Nvidia ODM 代工供應鏈
Source:HSBC Research
在上篇中,介紹了廣達、緯創兩家公司及未來在 AI 伺服器領域扮演的關鍵角色。下篇報告中,將繼續來分析 AI 伺服器將如何量化貢獻到兩公司的營收,以及搭建財測估值模型。
自我揭露與聲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有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但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增加持股。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責任編輯:林旻毅(CFA, 持有高業、投信投顧證照)
一、 未經合法授權,請勿翻載,本站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二、 投資人若依此以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之責。
三、 與本網站有關一切糾紛與法律問題,均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解釋及適用之。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