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Filter by Categories
量化程式投資
時事短評
產業關鍵報告
投資觀念
實用指標教學
法說會快報
個股關鍵報告
未分類
test

聯發科(市:2454)在 2022/1/27 舉辦了 Q4 法說會,除了再次繳出超出市場預期的財務表現,也說明了未來幾年的發展戰略,看完這篇報告,你將會了解以下幾件事:

  1. 聯發科 2021Q4 營運概況
  2. 公司手機、IoT、智能居家、PMIC 四大業務展望
  3. 聯發科 2022 年成長動能及未來展望 
 
營運面

1. 聯發科 2021Q4 營收佔比為 Mobile(智慧型手機) 52%,IoT、Computing、ASIC (特定應用 IC)26%,SmartHome(智能家庭,以電視為主)15%,PMIC(電源管理 IC) 7%。

其中 Mobile 營收 YoY+51%、QoQ-9%,持續受惠 5G 手機放量及公司在高端市場市佔率增加,公司 2021 年 5G 手機營收佔比已超過 50%,毛利率則與公司平均毛利率相當。

展望 2022 年,預估隨著 5G 基建逐漸就位,全球 5G 手機滲透率將超過 50%(2021 年為 35~40%),達約 7 億支水準,其中中國 5G 手機滲透率已達 80%,因此未來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中國以外的市場。

聯發科在 2021Q4 發布採用台積電(市:2330)4nm 製程的 5G SoC 旗艦晶片天璣 9000,根據研調,包括紅米 K50 Pro、OPPO Find X5、 vivo X8-Pro、榮耀的 Magic4 等旗艦機都將可能採用天璣 9000,相較 2021 年多出許多款式,主要因高通去年的驍龍 888 晶片功耗翻車,且高通最新一代的驍龍 S8 Gen1 在近期評測也多有功耗翻車的困擾,使手機廠開始尋找替代品牌避險,打破了過去 4G 時代由高通一家獨霸高端市場的局面。

而雖傳出高通的 S8 Gen1 Pro 將回歸採用台積電製程,但考量到目前晶圓代工的緊缺程度,研究團隊認為台積電不太可能撥出太多產能給態度搖擺不定的客戶。此外,根據調查,高通晶片的功耗翻車也並不全然是因製程,其本身設計也有一些問題。

因此再來需觀察天璣 9000 在手機的實際評測,若能證明確實比 S8 Gen1 優異,未來對聯發科在高端市場攻城掠地將有大大的幫助。

2. IoT、Computing、ASIC 2021Q4 營收 YoY+31%、QoQ+10%,成長動能主要來自 Wi-Fi 6/6E 滲透率持續上升,且因缺貨帶動 ASP 提高。

Smart Home 2021Q4 營收 YoY+16%、QoQ+2%,主要動能來自智慧型電視功能升級導致的需求增加(大螢幕、4K)。然而成長率已較上季趨緩,代表 TV 需求下降確實有發生,也反映在面板近期的報價下跌。

聯發科宣布從 2022 年開始將把 IoT、Computing、ASIC 及  Smart Home 兩大業務合併成為 Smart Edge,兩部門的資源將可更有效整合。

根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 20 億台電子設備搭載聯發科晶片,包括手機、TV、NB、平板、智能居家設備、網通設備等等,產品分佈多元。

研究團隊認為聯發科在 IoT 領域已深耕多年,近期更一舉攻入高端手機市場,佈局已趨完善,未來將是萬物互連趨勢的實質受惠者。

3. PMIC 2021Q4 營收 YoY+30%、QoQ+3%,其中 PMIC 搭載公司自家晶片出手的佔比達 30%,而車用、工規則佔 10%,剩餘 60% 包括快充、Type-C、記憶體等應用,預計未來都將保持穩定的成長。

4. 雖然預計 8 吋、12 吋晶圓製造的產能緊缺在未來 1~2 年都將持續,不過公司已與供應商確認完 2022 年產能,且聯發科於先進製程與台積電合作緊密,成熟製程與聯電(市:2303)也為關聯企業,能更優先拿到產能。此外,為反映台積電代工價格上漲,公司預計在 2021Q4 進行產品漲價以轉嫁成本。 

不過,以聯電近期釋出的展望來看,成熟製程的供需缺口最快在 2022 下半年,最慢在 2023 年就會緩解甚至供過於求,因此再來 IC 設計廠要再進一步漲價的壓力將變大,其毛利率也很可能開始衰退,因此後續需關注 IC 設計廠的相關漲價計畫。

 

財務面

1. 聯發科 2021Q4 營收為 1,286.5 億元新台幣(以下同),YoY+33.5%、QoQ-1.8%;毛利率為 49.6%,YoY+5.1 ppts,QoQ+2.9 ppts,優於公司財測,成長主因 5G SoC、Wi-Fi 6 等高毛利產品佔比增加,且透過漲價有效轉嫁成本給客戶;營業利益率為 23.1%,YoY+7.2 ppts、QoQ+0.8 ppts,稅後淨利為 300.5 億元,YoY+103.8%、QoQ+6.2%;EPS 為 18.99 元, YoY+9.64 元、QoQ+1.07 元,整體表現符合公司財測高標。

Source:聯發科

2. 展望 2022Q1,預估營收將為 1,312~1,415 億元(匯率為美元兌新台幣 1:27.7),YoY+21~31%,QoQ+2~10%;毛利率預估為 47.5~50.5 %;營業費用率為 23-27%。營收淡季不淡主因有多款搭載天璣 9000 處理器的 5G 手機將陸續推出。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給出的高毛利率預測,代表公司有能力將台積電、聯電等調漲的代工費有效轉嫁給下游客戶。

3. 展望 2022 全年,聯發科預估營收 YoY+20% 以上,並預估 2022 年公司 Smart Edge 營收成長將高於智慧型手機業務。毛利率則為 48~50%。且公司有信心未來 3 年營收的 CAGR 將達 15%,其中成長動能來自產品規格、製程升級帶來的 ASP 提升。

公司也預估整體智能裝置潛在市場規模將從 2021 年 800 億美元成長到 2024 年的 1400 億美元,三年 CAGR+20.5%,成長潛力極大。

4. 聯發科 2021Q4 帳上現金為 1,837.1 億元(若包含現金等價物、金融資產則為 2,047.6 億元),佔總資產 31.0%,整體現金水位充足。

而公司也宣布未來現金股利配發率將維持在 80-85%,另 2021-2024 年每年將額外發配每股 16 元之特別現金股利。

以此計算,公司 2021 年現金股利有望達 72~76 元,以目前 1,100 元股價計算之殖利率約 6.7%,對於一間處於高速成長的公司來看,股利政策具有吸引力,更代表公司對未來成長有信心,有能力配發高額現金股利。

Source:聯發科 

結論及成長潛力

 

聯發科 2021 全年 EPS 達 70.56 元,創下歷史新高,且 2022Q1 也給出強勁的財測。

預計在全球數位化帶動下,5G 手機、IoT、Wi-Fi 6 等需求都持續增加,加上聯發科本身在高端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預期未來營運都能維持穩定成長。而公司此次也給出了未來三年營收 CAGR+15% 以上的指引,代表對未來發展具有信心。

以目前約 1100 元股價計算之 Forward P/E 約 15 倍,低於 IC 設計平均 P/E 20-25 倍比較,加上公司 2022 年將有約 6.7% 高現金殖利率保護,研究團隊認為目前股價並未被高估。未來觀察重點在天璣 9000 的實際評價及市場接受度。

下行風險:5G 換機潮不如預期、競爭對手策略改變、晶圓代工緊缺加劇

 

附錄:聯發科 2021 年資產負債表

2021 年度損益表

自我揭露與聲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但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增加持股。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責任編輯:林旻毅(持有高業、投信投顧證照,通過 CFA Level 1)

一、 未經合法授權,請勿翻載,本站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二、 投資人若依此以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之責。

三、 與本網站有關一切糾紛與法律問題,均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解釋及適用之。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
【很有收穫】請幫我們拍手 1-5 下
【想看更多同類型文章】請幫我們拍手 6-10 下
【有其他建議 / 想許願文章主題】請留言在底下
也歡迎用 Facebook / Line / Telegram 分享文章給身邊有興趣的朋友!

80
Author

Fugle 富果投資研究員 / 台大財金系畢業 / Min 的投資說書小棧版主
台、政、清、交、成大等各校課程講師
私募基金、商業銀行工作經驗
持有高級證券商業務員、投信投顧業務員證照、 通過 CFA Level 2
堅信價值投資,並從產業及財報分析出投資機會
一個愛投資同時熱愛歷史的自我實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