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Filter by Categories
量化程式投資
時事短評
產業關鍵報告
投資觀念
實用指標教學
法說會快報
個股關鍵報告
未分類
test

受惠於智慧型手機、5G 基地台、伺服器的成長,散熱需求也隨之成長,其中 5G 手機為了負荷運算晶片所帶來的大量熱能,新一代散熱方案:超薄均熱板 VC, 在近期(2019 Q3)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相關概念股也有不少漲幅。看完這篇文章,你將了解下面幾件事:

1.散熱市場概況,超薄熱導管及 VC 的比較

2. 5G 手機時代下,VC 是否僅僅是曇花一現?

3.掌握全球 VC 市場 70% 以上市佔率的台廠,相關個股還值得投資嗎?

散熱,一個成熟卻走在大趨勢浪潮的產業

散熱早已是一個穩健成長的成熟型產業,但近期因為 5G 手機的出現,再次為整個產業帶來了成長契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估, 2018 – 2023 年散熱產業 CAGR(年複合成長率)+8%,而智能手機散熱 CAGR 則高達 26%。

散熱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領域:手機、電腦、伺服器、網通,目前伺服器是帶動散熱成長的主要動能,5G 手機則是接下來成長關鍵。

Source: 自行整理
 
伺服器散熱:穩健成長但缺乏爆點

伺服器以每年約 6% 的 CAGR 成長, 2022 年出貨量預計可達 1,700 萬台,需求穩定成長。然伺服器雖然運算量大、耗能高,卻不用刻意要求輕薄,因此有足夠的空間能採用功能強大的散熱模組(體積大、 平均客單價 ASP 最高)或是自然風冷,所以應用在伺服器的散熱模組早已經發展成熟,各供應商的技術差異不大。因此散熱廠的出貨量主要是隨著伺服器數量穩健成長,ASP 也逐年小幅下滑,很難再有爆發性的成長。

 
5G 手機的出現:新散熱方案從無到有的成長

相較於伺服器,智慧型手機就不同了,除了無線充電、快充、多鏡頭、AI運算等新功能出現,加上機身輕薄化而一再壓縮零件的空間,隨著 5G 手機的 5G 射頻及基頻晶片的導入,以往的石墨散熱片方案已經逐漸不能負荷,所以超薄型 VC 在近期開始受到關注,智慧型手機平均一年出貨量約為 14 億台,而 5G 手機目前占比僅不到 1%,因此 5G 手機若真的非用 VC 散熱不可,那這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爆發性的需求成長,是一個非常具有想像空間的商機。

 
智慧型手機散熱演進史 : 強,還要更強 ; 薄,還要更薄

一般的人工石墨片由於導熱性能好,水平導熱係數可達 1,500 W/m‧k,是銅的四倍,能有效地把聚集的熱量分散,再加上可以做得很輕薄、大面積,因此以往大部分手機都是採用這種散熱方式,甚至在最新的 iPhone 11 也依舊採用了此技術。下圖可看到 iPhone 11 正是透過數層石墨膜將熱能從 SoC(系統單晶片)直接散發到外殼上。

iPhone 11 Pro 拆解圖 Source:Ifixit

 

然而隨著手機功耗越來越高,石墨膜的導熱功效有限,所以廠商開始把 PC 常用的導熱凝膠應用到手機。例如 OPPO N3 的「冰巢」散熱技術,就是在 SoC 和石墨片間塗上一層類液態金屬來幫助散熱。不過和石墨片的缺點一樣,導熱凝膠也只能輔助散熱,並不能直接把熱能導出。

2015 年隨著 4G 時代的來臨,大量手機開始使用熱導管(Heat Pipe)做散熱,並研發超薄型熱管。而最近 5G 商轉的到來,超薄型熱導管及超薄均熱板(VC)也開始被關注。為什麼這邊要特別強調超薄兩個字呢?這是因爲熱導管和 VC 其實早已被應用很久了,並不是什麼新技術,只是因為在智慧型手機高效、輕薄的趨勢,對散熱的要求不僅更高還要做的更薄,才使製程變複雜困難。舉例來說,超薄熱導管中的水量僅有傳統熱管 20 分之一,對供應商來說如何在有限的水量下,順利發揮水循環物理特性來達到散熱效果,就是一個挑戰。但熱管由於應用在手機好幾年了,目前各家供應商都有能力提供,競爭也非常激烈。不過超薄型 VC 就不同了,在又大又薄的平面下,除了水量控制外,還要考驗焊封黏合的精準度,而這也是為何供應商薄型 VC 的良率一直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

 
熱導管及 VC 的運作原理

熱導管是一個封閉的真空金屬(多為銅、鋁)管。管內有液體(多為純水),管壁則擁有毛細結構。 當熱管的一端受熱時,管內液體吸熱後就會變成蒸氣並往壓力低的另一端移動,透過管壁吸收熱量後再次冷凝回液體,最後再藉由管壁的毛細作用回流到最初位置,形成一個循環的散熱系統。根據統計,熱導管的導熱係數約可達 5,000–8,000 W/m‧k,是石墨膜的四倍以上。

而 VC 運作原理和熱導管一樣,不同處在於它是一個二維平面,相較於熱導管接觸面積更大且可整片貼在熱源上。根據研究, VC 的導熱性能比熱導管高上 20–30%。但也因此VC 的價格貴很多,目前 ASP 大約為熱管的 4 倍。

不過上述兩者都只是將熱能導離 SoC(System on a Chip,系統單晶片),最後還是要搭配石墨片使用才可以將熱能導出機身。

熱管及VC 運作原理 Source:Delta

 
超薄熱導管技術成熟,競爭激烈下 ASP 難以回升

目前除了 iPhone 外的中高端機種大都採用此散熱方案,雖然需求量大,但供給面競爭也很激烈,目前約有 10 多家供應商都可量產(主要為台灣、日本、中國),且良率都在 90% 以上,激烈的競爭使熱導管的 ASP 從 2015 年的 1.5 美元一路跌到 0.2 美元,直到 2018 H2 導入薄型熱管後才回升至 0.5 美元。而根據現在仍不斷有新的供應商加入看來(以中國為主),預估未來 ASP 也很難回升。

華為 P30 Pro 拆解 Source:ifixit
VC 製程困難,台廠掌握關鍵技術

由於 5G 手機的出現, 導致 VC 被快速採用,目前如三星 Note 10、小米 9 Pro、華為 Mate 20X 等 5G 旗艦機都搭載了 VC。

製程困難的 VC 加大了產業的進入門檻,目前關鍵技術主要掌握在台廠手中,如雙鴻(3324)泰碩(3338)超眾(6230)台廠在 VC 的市佔率高達 70%,普遍可做到 0.35 mm 的厚度,在良率部分則以龍頭雙鴻的 70%為最高。

小米 9 Pro 5G 拆解圖 Source: 小米官方
 
5G 手機搭載 VC 會成為常態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回到為何 5G 手機耗能會大幅提升?高耗能問題在未來有沒有辦法解決?

5G 手機高耗能原因有三:

  1. 5G 晶片是高耗能的主因,由於晶片計算效能、頻段、寬帶以及頻率的增加,大幅增加了耗能。
  2. 目前推出的 5G 晶片多採分離式方案,也就是將處理器及 5G Modem(數據機)分離,如此一來功耗自然也會比較高。
  3. 5G 的高頻毫米波容易被干擾,為了不被干擾而能良好收訊,目前的 5G 手機都採用 Massive MIMO 天線技術,也就是在每支手機塞入多根天線(通常為 8 根以上),而每根都有自己的 PA(功率放大器),所以功耗也相對增加。

高耗能問題皆可隨著技術成熟後解決:

  1. 隨著 5nm 技術的採用,將可有效降低手機功耗。
  2. 為節省空間及成本,未來整合成 SoC 是毋庸置疑的。目前高通、三星、華為、聯發科(2454) 都已宣布將在 2020 年推出自家的 5G SoC 解決方案。
  3. 隨著未來 5G 基地台越來越多且密集,5G 手機的天線用量將會減少。
高通驍龍 855 5G 晶片,Source:高通
 
VC 會是過渡, CP 值更高的超薄熱管+石墨片方案更有可能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

根據以上的分析,VC 在 5G 成熟後很有可能被價格更低的超薄熱管+石墨片或石墨烯片所取代,而僅出現在旗艦機當中,更大的作用是塑造旗艦機的尊榮感及獨特性。

但現在 5G 尚未成熟,短期是否有機會?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2020 年的供需情況
需求面

雖然天風證券近期出具的報告看空 VC 明年的表現,估計 2020 年 VC 需求量約只有 1.3 億片,其中華為 6,000 萬片(約佔華為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 20%),三星 4,500 萬片。但筆者認為需求情況將更樂觀,關鍵在於小米、Oppo、Vivo 5G 手機的大量推出,推估需求量各約 1,500–2,500 萬片(以 5G 手機銷量占比粗估),所以整體需求量可達 1.8 億片左右。

此外,蘋果明年也會有 5G 手機推出,但筆者並未將其需求量納入考量。原因是蘋果擁有極強的軟硬體整合能力,可以發現即使是今年的 iPhone 11 仍是使用最傳統的石墨散熱膜。所以筆者認為蘋果明年 5G 手機很可能會繼續使用石墨膜,就算要改變也會用成本僅有 VC 四分之一的熱導管,採用 VC 的機率並不大。

根據以上估算,筆者預估 2020 年 VC 總需求量約會在 1.7– 2 億片左右,與 DIGITIMES Research 預估 2020 年 5G 手機出貨 1.75 億支數量相差不遠。

 
那麼供應端的狀況大概如何?

目前全球 70% 的 VC 產能都掌握在台廠手中,而主要又以雙鴻(3324)奇鋐(3017)泰碩(3338)超眾(6230)四家為主。筆者根據各家的擴產計畫,預估明年整體 VC 月產能約為 1,600 萬片,年產能約為 1.8 – 2 億片。另由於 VC 製程困難、良率低的關係,2020 年暫時沒有明顯的新的競爭者加入,供給量得以控制。

Source: 自行整理
2020 年 VC 可望供需平衡,但 H2 開始隨著新競爭者加入, ASP 恐會下滑,2021 年開始可能走向供過於求

根據以上的分析,筆者預期 2020 年 VC 的供給和需求量約在1.7–2 億片間,滲透率約 15%,大致可維持供需平衡(但若明年 iPhone 改採 VC,則會供不應求)。不過同時預期 2020 年除了上述四家供應商會持續擴產外,包括立致(3483)台達電(2308)業強(6124)在內的台廠也會加大 VC 出貨,再加上中國的碳元科技、長盈精密、飛榮達、中石科技等廠商都開始切入 VC 領域(中國廠商普遍都還在提升良率階段,預計最快 2021 年才會有實際產能),VC 的 ASP 可能在 2020 年 H2 開始微幅下滑,而 2021 年在 5G 成熟後改回用熱導管散熱、供給面增加的情況下可能出現供過於求, ASP 較大幅度下滑的情況。

相關概念股還能投資嗎?

台股中的 VC 概念股主要以雙鴻(3324)奇鋐(3017)泰碩(3338)超眾(6230) 四家為主,其中又以雙鴻為龍頭,目前 0.35mm 的良率超過 70%,高於其他廠商。而以上分析過 VC 在 2020 年應會有不錯的表現,以雙鴻的產能估算,2020 年新增的 VC 產能約可貢獻其 EPS 3 元左右,貢獻泰碩、超眾則各約 1 元,但以它們 2020 年的獲利來看,目前實際本益比其實都在 15–20 倍左右(用 2020 年預估 EPS 計算),也就是說現在股價其實都已反映明年的高獲利了,因此股價能否再續攻的關鍵要放在 2021 年的展望。若未來以下幾件事發生:

  1. 5G 基地台建置(關注電信商資本支出情況)、SoC 製程不如預期(關注高通、聯發科、三星的進度)、5nm 技術進度低於預期(追蹤台積電(2330)研發狀況)
  2. 中國競爭者 VC 良率無法提高(關注碳元科技、中石科技的產品)
  3. 新款 iPhone 採用 VC 散熱方案(關注蘋果及相關供應鏈的消息)

那麼 2021 年 VC 將可望持續供需平衡甚至供不應求,在獲利升高的狀況下,將繼續帶動散熱股上漲。因此投資人如果真的看好散熱股,不妨密切關注接下來這些事件的進展,以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但假如上述事件都沒發生,那麼可以參照 2014 年手機廠商剛開始採用熱導管的情況,除了雙鴻本益比飆到 60 倍外,泰碩、超眾本益比最高都僅到 20 倍左右,而當 2015 年市場開始注意到熱導管應用後,本益比就快速回落到僅剩 10–15 倍左右並一直維持。而現在情況相較當時又更不樂觀,因為當時石墨片到熱導管是新產品的出現,使用熱導管是個無庸置疑的大趨勢。但目前 VC 看起來更像是熱導管的延伸而已,且根據本文分析 VC 取代熱導管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筆者認為目前它們的評價屬於合理範圍甚至有點高估(因為2021年獲利可能會衰退),目前的股價在我整體評估過後並無太大的投資吸引力。

散熱概念股本益比河流圖 Source:Fugle

 

自我揭露與聲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並無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空方部位,並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建倉。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
【很有收穫】請幫我們拍手 1-5 下
【想看更多同類型文章】請幫我們拍手 6-10 下
【有其他建議 / 想許願文章主題】請留言在底下
也歡迎用 Facebook / Line / Telegram 分享文章給身邊有興趣的朋友!

35
Author

CFA / 富果資深投資分析師 / 凱德資本投資經理
台、政、清、交等各校課程講師
台大財金系畢業 / FB:Min 的投資說書小棧/ IG:投資人 Min
持有高級證券商業務員、投信投顧業務員證照
堅信價值投資,並從產業及財報分析出投資機會
一個愛投資同時熱愛歷史的自我實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