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產業報告】作為電動車普及的最後一哩路,充電樁技術目前走到哪了?>提到,未來各國將加速充電樁設置,並以直流充電樁為主,未來三年年產業整體將以 CAGR 30% 以上速度成長,本篇報告將拆解充電樁產業鏈,分析可能受惠的零組件及公司。看完此篇文章,你將了解:
- 充電樁的核心:功率半導體
- 充電端(電纜和充電槍)的變革
- 各國主流充電規格及未來成長潛力
充電樁產業鏈可分為上游零組件、中游充電樁製造、下游營運商和車廠

Source:富果研究部整理
過去公共充電樁以交流慢充為主,未來則因消費者里程焦慮、各國補助轉變為直流快充,其中以充電模組(內含半導體)、充電電纜和充電槍為主要改革,以下將分析三大轉換重點與成長潛力。
直流快充充電樁為建設目標,矽基和碳化矽基功率半導體廠商將直接受惠
充電樁主要由充電模組、電纜、充電槍、人機界面(顯示器)組成,其中充電模組成本約佔整體 45~55%,為關鍵技術核心,而模組中的半導體元件更直接決定充電樁的性能,目前直流快充充電樁以矽為基底的-IGBT 或碳化矽( SiC)(關於碳化矽的分析,可參考<【關鍵報告】電動車組成關鍵!白話詳解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 為主,隨充電樁建設加速且往高功率快充升級,對功率半導體的用量將明顯增加。
目前直流快充可以分為一體式或分離式充電樁,一體式充電樁是將充電模組、充電槍、電纜、人機界面、計費都組合在同一機組,分離式充電樁則是將充電模組移到充電樁外的充電機櫃,在充電機櫃中可以安裝多組充電模組,一台充電機櫃可供多個充電樁使用。
由於充電功率是由充電模組決定,例如 150kW 充電功率是由 5 個 30kW 的充電模組組成,高功率充電樁需要多組充電模組,因此較適合採用分離式充電樁。

Source:Green Car Congress

Source:teslatap、…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