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潤泰創新 (潤泰新) 說明公司三大獲利引擎為建設營造、壽險事業 (南山人壽) 及環保水泥等轉投資事業。公司強調長期價值投資,即使股利政策不固定,但每股淨值從 2015 年的 21 元成長至 2020Q2 的 90 元,顯示為股東創造長期利益的策略奏效。
- 財務表現: 2020 上半年合併營收 76.28 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 44.3 億元,每股盈餘 (EPS) 4.57 元。獲利主要來自轉投資南山人壽的貢獻。
- 資本結構: 2020 年辦理盈餘轉增資,股本由 100.3 億元增至 150.5 億元。
- 營建本業: 未來可推案面積超過 10 萬坪,案源無虞。指標大案「南港之心」公辦都更案,基地面積 7,879 坪,總開發面積約 11.3 萬坪,預估未來銷售額可超過 300 億元。
- 轉投資事業: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截至 2020 年 8 月 10 日市值合計約 210 億元。南山人壽為最主要的獲利來源,營運穩定。潤弘精密、日友環保等轉投資公司業績亦穩定成長。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潤泰新的營運架構分為合併營收個體與權益法認列的轉投資事業。
-
建設營造本業:
- 不動產開發: 核心業務,以合建分屋為主、購地自建為輔的策略,降低資金壓力並提高投資回報率 (IRR)。開發案源 100% 集中於大台北地區捷運站周邊,以確保長期保值性與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 商用不動產: 長期持有並經營 CITYLINK 商場 (南港、松山、內湖三店) 及辦公大樓,提供穩定的租金收益。
- 加盟事業: 經營 TSUTAYA BOOKSTORE (蔦屋書店),目前有四家分店,主要目的為提升品牌形象與不動產價值。
-
轉投資事業:
- 壽險事業: 透過潤成投資綜合持有南山人壽 25.03% 股權,是公司最主要的獲利貢獻來源。
-
集團與環保事業:
- 潤泰全球: 持股 11.63%
- 潤弘精密: 綜合持股 40%,為台積電重要建廠協力廠商。
- 日友環保: 持股 26.62%,受惠於環保及醫療廢棄物處理需求,業績穩定成長。
- 潤泰精材: 綜合持股 26%,積極爭取離岸風電相關砂漿訂單。
- 其他投資: 包含中裕新藥、浩鼎、智崴、高鑫零售 (大陸大潤發) 等。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0 前二季):
- 合併營業收入: 76.28 億元
- 合併營業毛利: 15.98 億元
- 歸屬母公司淨利: 44.3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 4.57 元
- 每股淨值: 90 元
-
獲利組成分析:
- 南山人壽為獲利最大貢獻者。2020 前二季,認列來自潤成 (南山) 的獲利達 49 億元。
- 本業獲利受推案入帳時程影響,每年有所波動。公司指出,財報上的「本業」獲利已扣除所有轉投資所需的利息支出,因此實際營建毛利更高。
- 出售高鑫零售: 2017 年及 2018 年因處分大部分高鑫零售 (大陸大潤發) 股權,帶來顯著的業外收益,使當年度獲利大幅提升。
- 所得稅: 因轉投資獲利龐大,所得稅費用對淨利有較大影響,例如 2020 前二季所得稅費用達 14 億元。
-
淨值與股東權益:
- 公司強調長期價值,若將歷年發放的股利及現金減資加回,股東權益呈現長期穩定向上趨勢。從 2011 年至 2020Q2,還原後淨值由 236 億元成長至 1,037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營建推案策略:
- 以合建為主軸,包含與私人地主合建、與政府聯合開發 (如三重站聯開案) 及公辦都更 (如南港之心)。此策略可減少土地購入成本,將資金運用於更有利的投資機會。
- 品牌與品質: 強調「20 年防水保固」,並透過工學館向客戶展示結構安全、隔音、隔熱等專利工法,建立口碑。超過 1/3 的客戶來自舊客戶介紹,回購率高。
-
主要開發個案進度:
- 已完工銷售中: 松濤苑、潤泰敦峯、潤泰峰盛 (餘少量店面)。
-
預售中/施工中:
- 潤泰峯匯: 板橋江翠北側,已售逾 9 成 (101 戶已售 95 戶),預計 2021Q1-Q2 完工。
- 潤泰鼎峯: 板橋,已售逾 9 成 (68 戶已售 62 戶),預計 2022 年完工。
- 潤泰央北: 新店,已售逾 4 成。
- 潤泰文樺: 板橋江翠北側,預計 2020 年 9 月開賣。
-
未來指標大案:
- 南港玉成段: 純辦公大樓案,將採用快速工法搶佔市場先機。
- 南港之心: 與臺鐵合作的公辦都更案,規劃包含住宅、商場、辦公、會展中心及轉運站的複合式開發,總開發量體龐大,為未來幾年重要成長動能。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策略:
- 營建本業: 堅持品質與品牌,專注於大台北交通樞紐地段,透過合建模式穩定案源,並以「長線護短線」策略應對房市波動。
- 商用不動產: 持續經營 CITYLINK 商場,創造穩定現金流。不排除評估合適地點開設新店。
- 轉投資: 透過多元化的轉投資組合 (特別是南山人壽),提供穩定的獲利來源,平衡營建本業的景氣循環特性。
-
競爭優勢:
- 品牌口碑: 高品質與客戶服務建立的信任感,使公司能以較少廣告費用達成銷售目標,且售價通常高於區域行情。客戶認為價差是「存入保證金」,具備保值性。
- 資本效率: 以合建代替囤地,將土地成本「寄放」在地主家,使資金運用更有效率。
- 技術實力: 擁有潤弘精密的預鑄及特殊工法,如隔音地坪、隔熱砂漿等,提升產品競爭力。
6. 展望與指引
- 營建案源: 手中已確認及開發中案源合計可售面積超過 10 萬坪,未來 5-10 年營運無虞。僅「南港之心」一案,預估銷售額就超過 300 億元,可供數年銷售。
- 獲利結構: 預期南山人壽將持續提供穩健的獲利貢獻。商用不動產提供穩定的基礎收益。營建本業則視未來數年陸續完工的建案入帳時程,挹注營收與獲利。
- 市場擴張: 對於中南部或桃竹苗市場,公司雖有評估但不躁進。決策將基於「比較利益原則」,綜合考量獲利性與長期風險,目前仍以大台北地區為發展重心。
7. Q&A 重點
Q: 貴公司今年土地庫存逐漸減少,後續是否有購地計劃?對於未來房地產景氣的展望如何?是否有計劃推展中南部或桃竹苗等地區的市場?
A:
- 土地庫存: 土地庫存並未減少。雖然購地案陸續開發,但合建案持續增加。例如「南港之心」一個案子的量體就非常大,預估銷售額超過 300 億元,可供多年銷售。公司有專責的土開團隊持續開發案源,成果會即時公告。
- 購地計畫: 沒有特定的購地計畫,但隨時準備好資金,若有類似金融海嘯時購入「松濤苑」土地的特殊機會,不排除進場。公司策略是不參與公開市場搶標,而是尋求更有效率的資金運用方式。
- 房市展望: 公司將自身定位為「加工業者」,專注於提升土地價值與產品品質,而非依賴房價上漲獲利。目標是建立一個無論景氣好壞都能穩健經營的事業體,因此不過度在意短期景氣波動。
- 市場擴張: 對於跨足中南部或桃竹苗市場持開放但審慎的態度。主要考量「比較利益原則」,評估資金投入該地區與投入其他轉投資或大台北地區的效益。同時也考量到部分地區房市波動較大,與公司追求長期穩健的策略不符。目前仍以深耕大台北地區為優先。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