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緯穎 2024 年第二季營運表現強勁,營收及獲利均顯著成長。AI 伺服器為主要成長動能,其營收絕對值與季增率均超越通用型伺服器。公司看好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並維持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持續提升的趨勢。
- 營收表現: 2024Q2 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774.81 億元,年增 37.6%,季增 11.3%。2024 上半年合併營收為 1,471.09 億元,年增 12.7%。
- 獲利能力: 2024Q2 毛利率 10.8%,營益率 8.0%,稅後淨利 46.94 億元,單季 EPS 為 26.85 元。上半年毛利率、營益率與稅後淨利率均創同期歷史新高,上半年 EPS 達 53.77 元。
- AI 伺服器動能: AI 伺服器為 2024Q2 主要成長來源,營收佔比持續提升。公司維持 2024Q4 佔比達 50% 的方向不變,但達成時間點可能因通用型伺服器表現優於預期及新產品時程而有所調整。
-
重大發展:
- 為因應業務成長帶來之營運資金需求,已於 7 月中旬完成海外存託憑證 (GDR) 與可轉換公司債 (ECB) 之募資。
- 董事會於 2024 年 8 月 8 日通過對美國子公司增資 5 億美元,以充實營運資金並優化財務結構。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緯穎專注於為超大型資料中心客戶提供伺服器與相關解決方案,採取 ODM Direct 的直銷模式。產品組合包含通用型伺服器與 AI 伺服器,近年 AI 相關產品比重快速攀升。
- 核心業務: 主要業務為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的設計、製造與銷售。目前營運模式以「買料-製造-銷售」(Buy and Sell) 為主,即緯穎採購所有零組件(包含晶片)後,組裝成成品銷售給客戶。
-
產品組合:
- AI 伺服器: 為目前最主要的成長動能。現階段營收貢獻以 ASIC(客製化晶片)方案為主。公司同時也積極開發 GPU 相關產品,預期下半年 ASIC 與 GPU 方案均有新專案將量產出貨。
- 通用型 (Non-AI) 伺服器: 2024 上半年表現超出年初預期,基期較高。展望下半年,預期需求將與上半年持平。
- 業務模式彈性: 考量到 AI 伺服器中高價 GPU 的物料成本,公司不排除未來與客戶採用寄銷 (Consignment) 模式。在此模式下,客戶自行採購關鍵零組件(如 GPU)並將物權保留在自身名下,緯穎僅負責組裝製造。此舉雖會影響營收認列方式並拉高毛利率,但毛利絕對金額 (Profit Dollar) 不會有太大差異,同時能有效降低緯穎的營運資金壓力。
3. 財務表現
緯穎 2024 年第二季及上半年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各項利潤率指標皆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Q2):
- 營業收入: 774.81 億元 (年增 37.6%,季增 11.3%)
- 營業毛利: 83.90 億元 (年增 69.1%),毛利率為 10.8%
- 營業淨利: 62.07 億元 (年增 77.7%),營益率為 8.0%
- 稅後淨利: 46.94 億元 (年增 79.5%),稅後淨利率為 6.1%
- 單季 EPS: 26.85 元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 前二季):
- 營業收入: 1,471.09 億元 (年增 12.7%)
- 營業毛利: 160.94 億元 (年增 44.4%),毛利率為 10.9%
- 營業淨利: 120.63 億元 (年增 51.3%),營益率為 8.2%
- 稅後淨利: 94.01 億元 (年增 59.0%),稅後淨利率為 6.4%
- 上半年 EPS: 53.77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毛利率變動: 2024Q2 毛利率較 Q1 微幅下降,主因是產品組合改變。雖然高毛利的 NRE (產品開發服務收入) 絕對金額季對季、年對年均成長,但硬體量產收入的增長幅度更大,稀釋了 NRE 對整體毛利率的貢獻。
- 存貨大幅增加: 2024Q2 季底存貨金額達 696.86 億元,較 Q1 的 486.50 億元顯著增加 43%。存貨攀升反映公司為應對未來銷售需求而積極備料,是營收的領先指標。
- 資金籌措: 為因應存貨及營運規模擴張,公司於 7 月中旬完成 GDR 及 ECB 募資。此舉不僅充實長期資金,也優化了債務結構,並為短期融資工具(如銀行借款)騰出更多空間,目前無 2025 年進一步籌資的計畫。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公司持續看好雲端產業與 AI 伺服器的長期需求,並積極布局新一代產品與技術,以應對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
- 市場趨勢: AI 應用推動資料中心架構轉變,除了傳統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也出現更多新興的 AI 運算資料中心參與者,為緯穎帶來新的市場機會。
-
關鍵產品進度:
- Blackwell 平台: 公司原預期 Blackwell 相關產品在 2024Q4 能有營收貢獻,但目前市場上存在關於其進度可能遞延的訊息。由於晶片開發進度由原廠主導,實際出貨時程仍需視其設計與供應狀況而定。公司強調,即使 Q4 Blackwell 貢獻有限或沒有,對整體 AI 營收佔比達成 50% 的方向影響不大。
- ASIC 與 GPU 產品: 下半年預計將有多個新專案進入量產,涵蓋 ASIC 及品牌 GPU 兩種方案。由於 GPU 產品上半年基期極低,預期下半年其營收成長幅度將非常顯著。整體而言,2024 下半年 AI 伺服器仍將以 ASIC 方案為大宗。
- 散熱技術: 公司在浸沒式散熱 (Immersion Cooling)等先進散熱技術上已佈局多年,並具備量產能力。相關技術的商業化與營收貢獻,將取決於客戶的導入時程與訂單需求。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緯穎的長期策略是深化與雲端資料中心客戶的合作關係,並透過彈性的商業模式與持續的研發投入,鞏固其在 AI 時代的競爭優勢。
-
長期成長計畫:
- 資金準備: 透過 GDR 和 ECB 籌措長期資金,是為了支持未來數年的業務擴張、產能建置與營運資金需求,而非僅針對下半年。此舉展現公司對長期業務成長的信心。
- 產能與研發投資: 今年的資本支出主要用於擴充產能及投資研發設備,長期投資方向並未改變,僅執行時間上可能因工程進度而有所調整。
-
競爭定位:
- ODM Direct 模式: 直接服務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客戶,減少中間環節,能更快速回應客戶需求並優化成本結構。
- 商業模式彈性: 能夠依據產品特性(如高單價 GPU)與客戶需求,提供寄銷等不同合作模式,強化與客戶的夥伴關係並有效管理財務風險。
-
風險與應對:
- 供應鏈風險: 關鍵零組件(如 Blackwell GPU)的開發與供應時程由上游廠商主導,可能影響新產品推出進度。緯穎透過多元化的產品組合(ASIC 與 GPU 並行)來分散風險。
- 營運資金壓力: AI 伺服器的高單價特性對營運資金帶來挑戰。公司已透過長期募資計畫預作準備,以確保未來成長所需之資金充足。
6. 展望與指引
公司對 2024 年下半年及長期發展維持樂觀看法,預期 AI 伺服器將是驅動營收成長的核心引擎。
-
2024 下半年展望:
- 整體營收: 預期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
產品別展望:
- AI 伺服器: 為下半年主要成長動能,營收佔比將逐季提升,絕對金額與百分比皆會成長。
- 通用型伺服器: 經上半年優於預期的表現後,下半年預期將與上半年持平。
- AI 伺服器佔比目標: 維持 2024Q4 營收佔比達 50% 的方向不變。然而,最終達成時間點可能受兩大因素影響:(1) 通用型伺服器表現持續強勁,拉高了營收分母;(2) Blackwell 等新產品的實際量產時程。
7. Q&A 重點
-
Q1: 關於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目標,原先指引 2024Q4 達到 50%,目前看法是否有變?是否與 Blackwell 產品遞延有關?
A: 方向不變,但時間點可能調整。主要有兩個因素:
- 通用型伺服器表現超乎預期: 2024 上半年通用型伺服器營收高於預期,拉高了整體營收基期(分母變大),可能影響 AI 佔比的計算。
- Blackwell 時程: Blackwell 晶片的開發進度由原廠主導,確實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原先對 Q4 的貢獻預期就不大,因此即使時程變動,對達成 50% 目標的整體方向影響有限。AI 營收佔比持續上升的趨勢是確定的。
-
Q2: 公司近期透過 GDR 與 ECB 籌集大筆資金,其主要用途為何?是否代表營收將有大幅爆發?明年是否還有籌資計畫?
A: 此次籌資是為長期營運成長做準備,而非僅為下半年。緯穎看好長期業務需求,預先準備產能建置與營運資金。籌資金額與短期營收成長並非直接對等關係。ECB 屬於長期負債,有助於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資金成本。目前資金充足,2025 年沒有新的籌資計畫。
-
Q3: 2024Q2 的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大約是多少?未來導入 GPU 方案後,是否會採用寄銷等不同計價模式?
A: 2024Q2 的 AI 伺服器佔比高於 Q1,介於 20% 至 30% 之間,但未達 30%。目前 AI 產品以 ASIC 為主,皆為緯穎買料再銷售的模式。未來不論是 GPU 或 ASIC 方案,若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或客戶認為緯穎的資金成本較高時,就有可能採用寄銷模式,以優化雙方的成本效益。
-
Q4: 第二季存貨季增超過四成,這是否預示第三季的營收動能會比第二季更強勁?
A: 公司維持對整個下半年的展望,即下半年優於上半年,且成長動能來自 AI 伺服器。不針對單一季度的季增幅度提供具體指引。存貨增加確實是為未來的銷售做準備。
-
Q5: 下半年的 AI 伺服器成長動能主要來自 ASIC 還是 GPU?
A: 兩者皆有貢獻。下半年將有新的 ASIC 與品牌 GPU 專案陸續量產。從成長「率」來看,因 GPU 上半年基期極低,其成長幅度會非常顯著。但從營收「絕對值」來看,2024 年下半年仍會以 ASIC 方案佔多數。
-
Q6: 在寄銷模式下,公司的毛利絕對金額 (Profit Dollar) 是否會與傳統買賣模式有很大差異?
A: 不會有太大差異。寄銷模式下,因營收分母不包含高價晶片成本,毛利率會顯著拉高,但公司賺取的毛利絕對金額與買賣模式相比是接近的。
-
Q7: 公司的存貨週轉天數大概是多久?
A: 存貨天期因產品而異。成熟的產品在供應鏈順暢下,週期約 30 天左右。新產品因良率、客戶驗收等因素,可能拉長至 60-70 天。目前整體的平均天數約在此區間。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