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緯穎 2024 年第一季營運表現穩健,儘管營收年對年小幅下滑,但獲利能力顯著提升,毛利率、營業淨利率、稅後淨利率及每股盈餘均創下歷史新高。公司對 2024 年下半年展望保持樂觀,主要成長動能預期來自 AI 伺服器相關專案的陸續量產。
- 財務表現:2024Q1 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696.28 億元,季增 18.9%,年減 6.2%。受惠於產品組合優化與新專案貢獻,毛利率提升至 11.1%,營業淨利率達 8.4%,稅後淨利為 47.07 億元,每股盈餘 (EPS) 達 26.92 元。
- 主要成長動能:第一季營收成長主要來自一般運算 (General Compute) 伺服器的需求回溫,其力道超出公司預期。此現象顯示 AI 運算與一般運算之間已從過去的「排擠效應」轉變為「相輔相成」的關係。
- 策略投資:為深化技術佈局,第一季投資關鍵散熱技術廠商 ZutaCore,以整合其 Direct-to-Chip 液冷技術;同時投資私募基經 Andra Capital,以掌握 AI 軟體應用趨勢與潛在市場機會。
- 產能擴張:全球產能佈局按計畫進行,墨西哥三廠已進入量產,馬來西亞二廠及台南二廠持續建置中。公司已於第一季完全移出中國生產。
- 未來展望:公司樂觀看待下半年營運,預期多項 AI 伺服器專案(包含 ASIC 及 GPU 方案)將進入量產階段。財務長預估,2024Q4 的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有機會超過當季總營收的 50%。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緯穎的核心業務為提供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客戶客製化的伺服器設計、製造與解決方案。
- 商業模式:公司採取客製化服務模式 (ODM Direct),根據客戶不同的工作負載 (workload) 需求,開發專屬的伺服器產品。此模式在高度客製化的 ASIC AI 伺服器領域具備顯著優勢。
-
產品組合:
- 一般運算伺服器:2024 年上半年需求強勁,成為 Q1 營收季增的主要貢獻來源,此現象亦延續至四、五月。
- AI 伺服器:目前營收貢獻仍以 ASIC 伺服器為大宗。公司同時掌握 GPU 伺服器專案,並與母公司緯創合作,在客源開發與技術垂直整合上強化佈局。2024Q1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因一般伺服器營收強勁成長而被稀釋至 20% 以下。
- 新產品進展:NVIDIA Blackwell 系列產品的開發進度順利,預計將於 2024 年第四季開始有相關產品出貨,合作客戶包含既有客戶與新客戶。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4Q1):
- 營業收入:696.28 億元 (季增 18.9%,年減 6.2%)
- 營業毛利:77.05 億元 (季增 19.3%,年增 24.6%)
- 毛利率:11.1% (相較 2023Q1 的 8.3% 增加 2.8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58.56 億元 (季增 26.1%,年增 30.7%)
- 營業淨利率:8.4% (相較 2023Q1 的 6.0% 增加 2.4 個百分點)
- 稅後淨利:47.07 億元 (季增 33.9%,年增 42.7%)
- 每股盈餘 (EPS):26.92 元
-
財務驅動因素:
- 毛利率提升:產品開發服務費用 (NRE) 的穩定貢獻是關鍵因素之一。第一季研發費用達 12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公司持續投入大量開發專案,進而帶來相應的 NRE 收入,對毛利率產生正面影響。
- 存貨增加:第一季季底存貨金額達 486 億元,處於相對高檔。原因有二:(1) 營運架構改變:生產完全移出中國後,過去由代工廠承擔的庫存轉由緯穎自行持有。(2) 領先指標:高存貨是為滿足未來營收需求,已反映在四、五月優於第一季同期的營收表現上。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AI 運算與一般運算的需求已從過去的預算排擠轉為相輔相成。AI 應用的普及,反向帶動了對一般運算基礎設施的需求。
-
關鍵產品:
- ASIC 伺服器:仍是當前 AI 營收主力,下半年將有既有客戶的延伸專案及新客戶的新專案導入。
- GPU 伺服器 (Blackwell):公司正與多個客戶合作開發 Blackwell 平台產品,包含新舊客戶,預計 2024 年第四季可見到首批出貨。客戶類型涵蓋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電商、社群媒體及算力服務商。
-
技術合作:
- ZutaCore:緯穎將其定位為技術夥伴與供應商,合作開發 Direct-to-Chip 兩相浸沒式液冷技術。該技術透過冷板 (Cold Plate) 直接貼合晶片,利用特殊液體在密閉空間內蒸發與冷凝循環來帶走熱能,可節省傳統水泵的能耗。
- Andra Capital:透過投資此專注於 AI 軟體公司的私募基經,緯穎旨在更深入了解終端使用者與潛在客戶的樣貌,發掘新的商業機會。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全球產能擴張:持續推動非中國區的產能建置,以滿足客戶需求並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 研發投入:維持高檔的研發費用,以支持多樣化的客製化專案,並透過 NRE 收入優化獲利結構。
- 商業模式彈性:針對高單價的 GPU 晶片,公司表示未來的商業模式可能更具彈性。除了傳統的買賣模式 (Buy and Sell),也可能導入寄售模式 (Consignment),以降低對毛利率的稀釋影響,並確保商業模式的合理性。
- 客戶策略:持續鎖定「買來使用」的雲端資料中心營運商為主要客戶群,無論其終端應用是社群媒體、影音串流或算力租賃服務。目標是持續優化客戶組合,拓展更多元化的客源。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2024 年第二季前兩個月 (四、五月) 的營收表現優於第一季同期,顯示成長動能持續。
-
下半年展望:公司對下半年營運感到樂觀。
- 成長動能:主要來自 AI 伺服器新專案進入量產,包含 ASIC 與 GPU 解決方案。若上半年表現強勁的一般運算伺服器需求能持續,將帶來額外的成長空間。
- AI 營收佔比:預期 2024 年第四季,AI 伺服器佔單季營收比重有機會超過 50%。此預估包含所有 AI 相關產品,其中 ASIC 專案的掌握度與信心度較高。
7. Q&A 重點
-
Q: 公司對 2024 年第三季及第四季的營運展望?
A: 對下半年感到樂觀。樂觀的來源是 AI 產品的開發專案按進度推進,預期下半年可進入量產。此外,上半年一般運算伺服器的需求超出預期,若此力道能延續,將是預期外的另一項利多。
-
Q: 緯穎在 GPU 伺服器方面的策略與進展?
A: 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客製化,會依據客戶需求開發 ASIC 或 GPU 方案,並未偏重任何一方。目前已掌握 GPU 伺服器客戶,並透過與母公司緯創的合作,強化技術垂直整合與客源開發的優勢。
-
Q: 2024 年第一季 AI 伺服器的營收佔比?下半年是否有新的 ASIC 專案導入?
A: 第一季因一般運算伺服器營收大幅成長,稀釋了 AI 伺服器佔比,使其低於 20%。下半年不只一個 ASIC 伺服器客戶會有貢獻,包含現有客戶的延伸專案及新客戶的專案。
-
Q: Blackwell 伺服器的出貨進度與客戶拓展情況?
A: Blackwell 系列產品的開發進度順利,預計在 2024 年第四季有機會開始出貨。合作的客戶不只一家,包含新舊客戶。
-
Q: DRAM 價格上漲對公司毛利率的影響?
A: 影響越來越小。因為影響毛利率的因素很多元,包含匯率、利率、高單價 AI 晶片成本結構等,記憶體價格的敏感度已相對降低。
-
Q: 第一季通用伺服器佔比高,但毛利率仍創新高,是否代表通用伺服器的毛利率高於 AI 伺服器?
A: 無法這樣結論。影響毛利率的因素非常複雜,包含 NRE 收入、匯率、通膨、產能建置成本等。Q1 與去年 Q4 的 AI 佔比有明顯變化,但毛利率維持穩定,這反而說明產品類別並非影響毛利率的絕對因素。
-
Q: 未來導入 GPU 方案後,對毛利率的影響方向?
A: 公司同意市場普遍認為高單價 GPU 可能稀釋代工廠毛利率的看法。但緯穎目前此類產品佔比極小。未來對於新專案,公司會仔細評估商業模式的合理性,可能採取寄售 (Consignment) 模式來應對,前提是維持公司獲利的穩定性。
-
Q: 與 ZutaCore 的合作模式與技術細節?
A: ZutaCore 是技術夥伴及供應商,而非客戶。緯穎看重其 Direct-to-Chip 的兩相液冷技術,該技術透過冷板內的特殊液體相變化(液化轉氣化)來散熱,效率高且能節省水泵電力。
-
Q: 預期 2024 年第四季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可達 50%,主要驅動力為何?
A: 這是對整體 AI 伺服器的預期,包含 ASIC 與 GPU 產品。目前對既有的 ASIC 專案進展掌握度較高、看得較清楚,但 50% 的佔比目標並未細分兩者貢獻。
-
Q: 2024 年的季度營收走勢是否會呈現逐季成長?
A: 難以預測。客戶的拉貨時間點非公司能控制,但部分客戶的財會年度在 6 月或 12 月結束,屆時資本支出可能較積極。整體而言,基於 AI 新專案的導入,公司對下半年(第三、四季)的看法是樂觀的。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