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2023Q3 財務表現:緯穎 2023Q3 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528.17 億元,年減 33.7%。儘管營收下滑,但毛利率達 9.6%,創下公司上市後單季新高。營業利益率維持在 6.2%,稅後淨利為 26.15 億元,單季 EPS 為 14.96 元。
- 產品與客戶組合優化:公司揭露兩項重要里程碑。在產品組合方面,AI 伺服器營收佔比 (單季及累計) 已突破 10%。在客戶組合方面,營收貢獻超過 10% 的客戶已達 三個,顯示客戶集中度風險降低,多元化策略取得進展。
- 產能擴充計畫:公司持續投資擴充全球產能。董事會於 11 月 6 日通過投資約 62 億元 新建台南二廠,用於伺服器電路板製造與新產品開發驗證,目標與馬來西亞廠共同打造亞太地區的雙軌韌性供應鏈。
- 未來展望:管理層樂觀看待 2023Q4 及 2024 年 的客戶整體需求成長。預期 AI 伺服器將是主要成長動能,其成長幅度將顯著高於一般用途伺服器。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緯穎專注於為全球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客戶提供客製化的伺服器、儲存設備及機櫃等 IT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公司的商業模式強調與客戶共同設計開發,以滿足其特定的工作負載需求。
- AI 伺服器業務:公司定義的 AI 伺服器為在 CPU 外搭載通用型 GPU 或 ASIC 客製化晶片等加速卡的產品。2023Q3,此類產品的營收佔比已達 10% 以上,成為重要的成長引擎。目前量產出貨的 AI 伺服器中,以 ASIC 專案 的佔比較高。
- 客戶結構:公司長期致力於客戶組合的優化。截至 2023Q3,已有 三個主要客戶 的營收佔比分別超過 10%,顯示在分散客戶風險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3Q3):
- 營業收入:528.17 億元,年減 33.7%,季減 6.2%。
- 營業毛利:50.54 億元,毛利率 9.6%,年增 1.5 個百分點,創上市後新高。主要受惠於新產品設計開發收入 (NRE) 佔比提高。
- 營業淨利:32.52 億元,營業利益率 6.2%,與去年同期持平。較高的研發費用抵銷了部分毛利率的增長。
- 稅後淨利:26.15 億元,年減 39.4%。
- 每股盈餘 (EPS):14.96 元。
-
關鍵財務指標 (2023 前三季):
- 營業收入:1,833.51 億元,年減 10.8%。
- 營業毛利:161.97 億元,毛利率 8.8%,年增 0.7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112.25 億元,營業利益率 6.1%,年增 0.1 個百分點。
- 稅後淨利:85.29 億元,年減 16.6%。
- 每股盈餘 (EPS):48.78 元。
-
資產負債表重點:
- 存貨:2023Q3 季底存貨餘額回升至 305 億元,為連續五個季度下降後首次溫和回升。管理層視存貨為未來營收的先行指標。
- 資本支出:2023 前三季資本支出約 35 億元,佔全年預算 50 億元的 70%,執行進度符合預期。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AI 伺服器需求強勁已是市場共識。管理層觀察到,不論是產業報告、客戶開發專案或供應鏈訊息,皆指向 AI 伺服器需求將持續蓬勃發展。
- 技術策略:緯穎在 AI 伺服器的技術策略上保持開放,不侷限於單一解決方案。公司與採用 GPU、ASIC 或其他客製化加速卡的客戶專案皆有合作,以滿足不同工作負載的需求。
- 核心技術價值:在 AI 伺服器領域,緯穎的關鍵技術價值體現在系統整合能力,特別是散熱解決方案。由於 AI 晶片功耗高、發熱量大,高效的解熱技術成為實現其強大算力的必要條件,也是緯穎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全球產能佈局:
- 馬來西亞:一廠 (系統整合) 已於 2023 年 10 月啟用;二廠 (主機板) 預計 2024 年下半年 開出產能。
- 台灣台南:現有廠房擴產預計 11 月完成;董事會已批准投資 62 億元 新建二廠,將用於伺服器電路板製造與新產品試產驗證。
- 墨西哥:三廠 (系統整合) 預計 2024Q1 開出產能,以服務美洲市場。
- 供應鏈韌性:透過新建台南二廠,公司將與馬來西亞廠形成亞太地區的雙軌佈局,提升供應鏈的韌性與彈性,並可就近完成全球新產品的測試驗證。
- 與母集團合作:隨著緯穎自有產能逐漸擴充,未來與母公司緯創集團的合作將從過去的製造代工,更多地轉向技術與產品開發層面的合作,共同把握 AI 產業的發展機會。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公司樂觀看待 2023Q4 的營運表現。
- 2024 年展望:預期客戶整體需求將持續成長,主要動能來自 AI 伺服器。管理層預期一般用途伺服器與 AI 伺服器在 2024 年皆會成長,但 AI 伺服器的成長幅度將顯著更高。
- 風險與機會:AI 伺服器是明確的成長機會,其營收佔比預期將持續提升。在地緣政治風險方面,公司強調將嚴格遵守各國法令規定,並與客戶及供應商保持密切溝通以應對潛在變化。公司不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
7. Q&A 重點
-
Q: 第三季毛利率亮眼,是否主要來自高客製化 ASIC 專案的 NRE 收入?未來 H100 或 MI300 等 GPU 專案放量時,對毛利率有何影響?
A: 緯穎所有產品皆為客製化。公司對 GPU 或 ASIC 等不同技術方案保持開放態度。從已公布的財報來看,儘管 AI 伺服器佔比持續提升,但公司的營業利益率維持穩定,顯示產品組合的改變並未對整體獲利能力造成劇烈變動。
-
Q: 第三個大客戶營收佔比已超過 10%,明年是否可能出現第四個?
A: 客戶多元化一直是公司的目標。我們樂見更多客戶的營收貢獻達到一定規模,以分散營運風險。若達到法規要求的揭露標準,公司會再向市場報告。
-
Q: 供應鏈(如機殼、風扇廠)感受到強勁的 ASIC 伺服器需求,緯穎是否也感受到同樣的動能?
A: 我們同樣看到 AI 相關需求強勁的趨勢,這點無庸置疑。但供應鏈各環節的位置不同,感受到的時間點可能會有差異。大方向的趨勢是一致的。
-
Q: 2024 年在新的 AI 專案上,是否會與母公司緯創有更密切的合作?
A: 與集團的合作一直存在。過去較多在製造方面,隨著緯穎自有產能擴充,未來合作將更多轉向技術與產品開發層面,共同尋求更多機會。
-
Q: 關於 AI 伺服器佔比及三大客戶佔比皆超過 10%,此數據是單指第三季還是累計?趨勢如何?
A: 這兩項指標(AI 伺服器佔比 >10%、三個客戶營收佔比 >10%)在 2023Q3 單季以及 2023 前三季累計都已達成。趨勢上是逐季走高的。
-
Q: 對於第四季及 2024 年的樂觀展望,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哪些部分?
A: 2024 年預期一般用途伺服器和 AI 伺服器都會成長,但 AI 伺服器的成長幅度會大很多,是主要的成長動能。目前量產的 AI 專案中,以 ASIC 類型佔比較大,但我們對各種方案都保持開放。
-
Q: AI 伺服器技術更複雜,是否代表緯穎的附加價值更高,能收取更多 NRE,並推升毛利率基準?
A: AI 伺服器在設計與製造上的難度確實較高,緯穎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系統整合與散熱技術,而非演算法。雖然產品更複雜,但很難直接斷定這必然會帶來更高的獲利,因為影響獲利的因素很多。公司不對未來毛利率做預測。
-
Q: 由於技術複雜度提升,緯穎在既有客戶中的份額(allocation)是否也因此提高?
A: 過去良好的合作經驗有助於爭取更多商業機會。但客戶基於採購策略,通常會維持多元的供應商。我們會把握既有基礎,但市場競爭依然激烈。
-
Q: 關於中東市場的機會,近期美國的出口禁令對此有何影響?
A: 法令遵循是最高指導原則。公司業務的推展一定會在遵守各國法規的前提下進行。
-
Q: 承上題,客戶是否已確定能取得 NVIDIA 晶片?若無法取得,公司如何避免前期研發投入的損失?
A: 再次強調,一切活動都以合法為前提。電子產業過去也面臨過各種挑戰,業界會透過彈性或創新的方式在合法範圍內尋找解決方案。這需要與客戶及供應商充分溝通。
-
Q: AI 伺服器的毛利與傳統伺服器相比如何?
A: AI 伺服器因搭載多顆高單價的加速器,其單價與成本都較高。但毛利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專案、客戶、時間點等),很難一概而論。需要拉長時間觀察,待市場成熟後趨勢才會更明朗。
-
Q: 對於 2024 年 AI 伺服器的營收佔比有何展望?
A: 公司不提供財務預測。但方向上非常明確,AI 伺服器的滲透率與營收佔比未來將會持續提升。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