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晶心科營運摘要
- 2025 上半年財務表現:2025 上半年合併營收為 5.51 億元,年增 12%。其中,授權金收入為 3.04 億元,年增 8.5%;權利金收入為 1.34 億元,年增 6.5%。上半年每股稅後虧損 (EPS) 為 -7.85 元。
- 主要業務發展:公司持續深化 「3A1S」 策略,即 Automotive (車用電子)、Application (應用處理器)、AI (人工智慧) 及 Security (安全性)。2025 上半年在歐洲市場成立德國子公司,並已見成效,歐洲地區營收佔比顯著提升。
- 產品與技術進展:車用產品線持續擴充,預計下半年推出 D23-SE 安全認證產品。高階產品方面,AX66 及 Cuzco 亂序執行 (Out-of-Order) CPU 研發順利,其中 Cuzco 效能可與 Arm Neoverse N3 等級產品競爭。
- 未來展望:公司對全年業績不提供具體財務預測,但內部目標維持 「高度成長」,參考過去平均 27% 的年成長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 AI 應用、車用電子及客戶從 Arm 架構轉向 RISC-V 的趨勢。
2. 晶心科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晶心科(市:6533)為全球領先的 純 CPU IP 供應商 (Pure-play CPU IP Vendor),專注於 RISC-V 指令集架構,提供從 IP 核心到軟體開發工具的完整解決方案。公司在全球 RISC-V 社群扮演重要角色,為創始及首席會員。
- 營收組合分析 (2025 上半年):
- 商業模式:授權金佔 55%,權利金佔 25%,維護費佔 20%。
- 區域分佈:台灣 (34%) 與 美國 (33%) 為主要市場,合計佔比近七成。中國 (22%) 排名第三,歐洲 (10%) 受益於市場開拓,佔比顯著成長。
- 應用類別:AI 應用為最大宗,佔比達 44%,管理層認為若計入其他應用中的 AI 成分,實際佔比已超過 50%。其次為物聯網 (IoT) 16% 及消費性電子 14%。
- 架構轉移趨勢:RISC-V 架構的授權持續佔據主導地位。2025 上半年,RISC-V 授權金佔總授權金比例已達 99%。同時,RISC-V 產品的權利金貢獻也快速增長,佔上半年總權利金的 92%。
3. 晶心科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5 上半年):
- 合併營收:5.51 億元,年增 12.0%。
- 授權金收入:3.04 億元,年增 8.5%。
- 權利金收入:1.34 億元,年增 6.5%。
- 營業費用:年增 6.6%,主要因設立歐洲子公司及差旅活動增加。公司自 2024 年中已減緩人事擴張,費用成長已趨緩。
- 每股稅後虧損 (EPS):-7.85 元。
- 成長動能與挑戰:
- 動能:AI 應用需求強勁,以及車用電子市場的持續滲透。RISC-V 生態系的成熟與客戶的廣泛採用,帶動授權金與權利金雙成長。
- 挑戰:中國市場面臨激烈的削價競爭 (內捲),儘管簽約數量增加,但單價下滑導致營收貢獻成長受限。
- 重大事項:公司計劃進行現金增資,資金將用於延續先前策略,包括投入高階產品 (如 Cuzco) 的研發、擴大營運規模,以及支付新竹科學園區新大樓的後續款項與裝潢費用。
4. 晶心科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RISC-V 產業整合:近期市場出現併購潮,如 MIPS、Codasip 及芯來 (Nuclei) 等競爭對手被收購或出售,市場淘汰體質不佳及依賴殺價競爭的業者,有利於晶心科等領導廠商鞏固市佔。
- Arm 架構轉移:由於 Arm 投入 IC 設計業務,與其客戶產生競爭關係,加速了全球 IC 設計公司尋找 RISC-V 作為替代或備案的趨勢,為晶心科帶來新的商機。8 月份已在歐洲簽下一個重要的車規 design-win,即是此趨勢的體現。
- 關鍵產品更新:
- 高階 CPU:AX66 (亂序執行) 效能對標 Arm Cortex-A76;Cuzco (亂序執行) 效能對標 Arm Neoverse N3,將進一步拓展高效能運算市場。
- 車用產品 (FuSa):已推出 N25F-SE、D25F-SE、D45-SE,下半年將推出 D23-SE,未來規劃 AX46MPV-SE 及 Cuzco-SE,產品線佈局完整。
- AI 解決方案:除了向量處理器 (Vector Processor),也提供 AnDLA™ I 系列 NPU 加速器,以及 Andes Custom Extension (ACE) 客製化指令集工具,協助客戶 (如 Meta、Fractile.ai) 開發高效 AI 晶片。
- 重要合作案例:
- Meta:在其多代 AI 推論加速器 (MTIA) 中採用晶心科的 CPU 核心,從初代的 AX25、第二代的 NX27V,到第三代的 AX45MPV。
- 全志科技 (Allwinner):採用 A27L2 CPU 開發 Camera SoC,廣泛應用於掃地機器人、智慧門鎖等消費性產品。
5. 晶心科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規劃:
- 技術領先:持續投入高階 CPU 研發,擴大在 AI 與車用市場的技術護城河。
- 全球佈局:在中國市場採「有所節制」的競爭策略,同時將資源重點投入北美與歐洲等高價值市場,以分散風險並追求更健康的成長。
- 生態系建構:透過與全球 EDA、晶圓代工廠及軟體夥伴的緊密合作,打造完整且強健的 RISC-V 生態圈,降低客戶導入門檻。
- 競爭定位:
- 晶心科是全球唯二以 CPU IP 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之一 (另一家為 Arm)。
- 公司憑藉 20 年的技術積累、高品質產品、完整的軟硬體解決方案及穩健的營利模式,在全球 RISC-V IP 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市佔率超過 30%。
- 相較於依賴削價競爭的對手,晶心科強調永續經營,專注於提供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與服務。
6. 晶心科展望與指引
- 財務預測:公司不提供具體的財務數字指引,但重申內部目標為維持 「高度成長」。
- 成長機會:
- AI 應用:將是下半年最主要的成長動能,涵蓋從邊緣運算到資料中心的廣泛需求。
- 車用電子:隨著更多 FuSa 認證產品的推出與客戶 design-in,預期將有更多貢獻。
- 架構轉移:Arm 策略轉變所帶來的市場空間,將為晶心科提供持續的成長機會。
- 潛在風險:中國市場的價格競爭依然激烈,可能對該地區的營收與毛利造成壓力。公司的全球化佈局是應對此風險的核心策略。
7. Q&A 重點
Q: 公司對於今年全年的成長動能以及營運費用 (Opex) 的看法?
A: 我們不對全年業績做具體預測,但內部要求是高度成長,去年的 30% 成長率算是合格,過去七八年平均年成長率也有 27%。營運費用方面,自 2024 年中已暫緩人員擴張,今年上半年費用年增 6.6% 屬合理範圍,未來不會再大幅成長。
Q: 與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 (hyperscalers) 客戶的合作是否有新進展?
A: 8 月份在歐洲簽下一個車規應用的重要合約,這符合客戶從 Arm 轉移的趨勢。此進展也顯示我們在歐洲市場的耕耘已見成效,今年上半年歐洲營收佔比已從過去的不到 4% 提升至 10%,主要由 AI 應用帶動。
Q: 此次現金增資的資金將如何運用?
A: 這是 2021 年 GDR 募資計畫的延續。資金將用於:1. 持續擴大研發規模,開發更高階的產品,如 AX66、Cuzco 的後續版本及車規產品。2. 支付新竹科學園區新大樓的尾款、搬遷及裝潢費用。
Q: 目前晶心科的 RISC-V 產品線能涵蓋多少 Arm 的產品線?
A: AX66 的效能等級約對應 Arm 的 Cortex-A76,而 Cuzco 則可對應 Neoverse N3。此外,Arm 已不再維護其 R 系列和 M 系列 CPU,而晶心科的產品線正好能完整涵蓋這些市場區隔,因此我們在這方面的 design win 機會很多。
Q: 下半年營收若要達到高度成長目標,主要的驅動力是什麼?
A: 主要驅動力來自車用、AI、通訊 (telecommunication) 以及儲存 (storage) 領域的新 design-in。其中 AI 仍是最大的動能,今年上半年 AI 應用佔比已達 44%,若加上其他應用內含的 AI 功能,實際佔比已超過 50%。
Q: 關於 IC 設計公司 (fabless) 或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從 Arm 轉向 RISC-V 的趨勢,是否有加速現象?
A: 這個趨勢確實存在,且其速度取決於 Arm 退出 IP 供應商角色的進度。同時,RISC-V 陣營內部正在整合,體質不佳的廠商 (如 MIPS、Codasip、芯來) 陸續出局,這反而強化了晶心科作為市場首選供應商的地位。
Q: 中國芯來科技被併購後,當地的削價競爭狀況是否有所改善?
A: 我們並不看好會有立即改善,殺價競爭可能已成為當地業者的 DNA。晶心科的策略是,在中國市場必須參與競爭,但會「有所節制」,我們已將部分高階主管轉移至歐洲,因為世界市場廣大,而中國 IP 供應商短期內難以獲取海外客戶的信任。
Q: 在海外市場,晶心科目前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誰?
A: 我們認為仍然是 Arm,而不是 SiFive。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