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寶雅營運摘要
寶雅(櫃:5904) 2025 年前三季營運穩健增長,營收達 187 億元,年增 6.3%。第三季單季營收為 64 億元,年增 4.5%,每股盈餘 (EPS) 為 7.59 元。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同店成長、展店貢獻、門市改裝效益及電商業務的雙位數增長。
公司持續推動展店與通路升級策略,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全台門市總數達 435 間。公司看好台灣市場的展店潛力,結合一般店型與新型態美妝店,目標將總店數拓展至 800 間。同時,公司積極發展線上線下整合 (OMO) 策略,電商營收年增近五成,並透過會員經營與社群行銷強化顧客黏著度。
未來,寶雅將維持穩定的資本支出,用於門市擴張與改裝,並承諾維持 85% 以上的現金股利發放率。
2. 寶雅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 寶雅為台灣最大的美妝生活用品專賣店,提供多樣化商品,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的需求。門市據點遍布百貨公司、購物中心、交通樞紐商圈及社區型商圈。
- 店型策略:
- 一般店型: 提供美妝、保養品、生活百貨、食品等多樣化商品。
- 美妝店型: 於 2022 年下半年導入,聚焦美妝品類,優化消費體驗,成功開拓新市場區隔,並強化寶雅在專業美妝通路的市場定位。
 
- 自有品牌 (Private Label):
- 公司持續與合作廠商共同開發自有品牌,以強化產品競爭力與品牌差異化。
- 截至 2025 年,自有品牌營收佔比約 3.2%。
- 品牌範例包括:POYA Pure (蒟蒻凍)、POYA Chic (髮飾品)、POYA COZY (生活織品)。
 
- 線上通路 (E-commerce):
- 作為長期發展重點,線上線下整合佈局持續強化。
- 截至 2025 年,電商營收年成長近 50%,佔整體營收約 2.2%,展現強勁的成長潛力。
 
3. 寶雅財務表現
- 2025Q3 關鍵財務指標:
- 營收: 64 億元 (年增 4.5%),主要受惠於門市改裝效益及電商成長。
- 同店成長 (Same-Store Sales Growth): 單位數成長,受天氣因素影響約 1%。
- 毛利率: 45.9%,受惠於展店效益與穩健營運。
- 營業費用率: 30.2% (年減 0.2 個百分點),費用控制得宜。
- 營業利益: 10 億元 (年增 5.4%)。
- 營業利益率: 15.7%。
- 每股盈餘 (EPS): 7.59 元。
 
- 2025 前三季累計財務指標:
- 營收: 187 億元 (年增 6.3%),主要來自同店成長與展店貢獻。
- 毛利率: 44.4% (年減 0.4 個百分點)。
- 營業費用率: 30% (年減 0.4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 27 億元 (年增 6.5%)。
- 營業利益率: 14.4%。
 
4. 寶雅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數位轉型與會員經營:
- 公司聚焦會員制度、支付工具與通路整合三大架構,建立顧客經營生態系。
- 金卡會員佔比約 11%,但貢獻近 40% 的營收,顯示高忠誠度顧客的價值。
- 透過線上線下雙向導流策略,實體門市發放線上折價券,線上平台則提供門市取貨優惠。目前門市取貨比例高達 50%,有效帶動線下來客與額外消費機會。
 
- 社群媒體行銷:
- 積極運用社群媒體與年輕族群溝通,旗下 Instagram 帳號 POYA Beauty 已成為台灣美妝通路中最多人追蹤的帳號,展現其在新媒體應用的優勢。
 
- 門市改裝升級:
- 公司針對開業 3 至 6 年的門市進行優化改裝,2025 年已完成 26 家門市改裝,多數轉型為美妝店型。改裝效益顯著,成功帶動同店成長。
 
5. 寶雅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展店計畫:
- 公司評估台灣市場總店數潛力可達 800 家,其中包含原有店型的 500 多家潛力,以及透過美妝店型成功開拓市場後新增的 200 家潛力。未來將持續推動展店策略,提升市場滲透率。
 
- 人力資源策略:
- 為因應最低工資調升與零售業招募挑戰,公司透過調整人力結構,提高正職人員比例,並優化職位架構,以降低兼職人員依賴度與流動率。
- 同時導入自助結帳機等措施優化門市作業流程,提升營運效率。
 
- 物流與資本支出:
- 繼 2024 年導入中部物流中心後,已完成北、中、南三地物流倉佈局,可支援 720 家門市的營運需求,近年內無重大物流投資計畫。
- 年度資本支出將穩定維持在 11 億至 12 億元,主要用於門市改裝與新店擴張。
 
- 股利政策:
- 公司維持長期且穩定的股利政策,承諾未來現金股利發放率 (Cash Payout Ratio) 將維持在 85% 以上。
 
6. 寶雅展望與指引
公司對未來發展保持樂觀,將持續透過展店、門市改裝與線上線下整合三大策略驅動成長。展店目標明確,預計將總店數提升至 800 家,進一步鞏固市場領導地位。財務方面,資本支出與股利政策將維持穩定,為股東創造持續性的價值。雖然面臨人力成本上升的挑戰,但公司已擬定應對策略,透過優化人力結構與營運流程來維持獲利能力。
7. 寶雅 Q&A 重點
- Q1: 寶雅在台灣市場的整體展店空間評估?
A1: 公司以人口數與消費力評估,原認為市場規模約 500 多家門市。隨著近年品牌力提升,並成功發展美妝店型,開拓出新的市場通路,預計可額外增加 200 家店。因此,台灣市場的總展店潛力上看 800 家。 
- Q2: 最低工資調升對公司的影響?
A2: 影響不大。雖然零售通路普遍面臨人力成本上升與招募挑戰,但寶雅已採取應對措施: - 調整人力結構: 提升正職人員比例,優化職位架構,降低對兼職人員的依賴,從而穩定人力並減少流動成本。
- 優化營運流程: 持續改善門市作業效率,例如導入自助結帳機,提升顧客體驗並降低人力需求。
 
- Q3: 寶雅的全通路策略為何?
A3: 策略聚焦於三大架構:會員制度、支付工具與通路整合。 - 會員經營: 金卡會員佔總會員數 11%,卻貢獻近 40% 的營收,顯示高忠誠度顧客的重要性。
- 線上線下整合: 採雙向導流策略。對實體顧客發放線上折價券,引導至電商消費;對線上顧客提供門市取貨優惠,目前門市取貨比例達 50%,成功增加實體店來客數與額外消費機會。
 
- Q4: 門市改裝的效益如何?
A4: 公司針對開業 3 至 6 年的門市進行優化改裝。2025 年已完成 26 家門市改裝,多數轉為美妝店。從營運結果來看,改裝效益令人滿意,成功帶動同店成長。未來將持續推動改裝計畫,提升店效與品牌形象。 
- Q5: 未來的物流投資計畫?
A5: 公司已於 2024 年啟用中部物流中心,目前北、中、南三地物流倉儲系統已建置完成,可支援 720 家門市的營運需求。因此,近年內不會再有重大的物流資本支出。 
- Q6: 公司未來的資本支出規劃?
A6: 近年資本支出維持穩定,約在每年新台幣 11 億至 12 億元之間。主要用於門市改裝與新店展店計畫,以提升消費者體驗並擴大市場滲透率。 
- Q7: 公司的股利政策?
A7: 公司維持長期且穩定的股利政策,現金股利發放率 (Cash Payout Ratio) 將至少維持在 85% 以上。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