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聯詠 2022 年第二季營運受全球通膨、疫情封控等宏觀經濟因素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急遽降溫,導致營收與獲利均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下滑。公司預期第三季將面臨更大幅度的修正,但期望該季為 2022 年的營運谷底。
-
2022Q2 財務表現:
- 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314.6 億元,季減 13.83%,年減 7.77%,低於公司財測。
- 毛利率為 47.62%,季減 3.11 個百分點,符合財測預期。
- 營業利益率為 31.74%,季減 4.63 個百分點,低於財測。
- 稅後淨利為新台幣 84.9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13.95 元。
-
2022 上半年累計表現:
- 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679.7 億元,年增 12.39%。
- 稅後淨利為新台幣 196.2 億元,年增 25.29%。
- 每股盈餘 (EPS) 為 32.25 元。
-
2022Q3 展望與指引:
- 公司預期第三季營收將進入較大幅度的修正,主要因 TV、手機、PC 等多重應用需求同步下滑。
- 合併營收預計介於新台幣 191 億元至 203 億元 之間。
- 毛利率預計介於 42% 至 44% 之間。
- 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 23% 至 25% 之間。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聯詠科技為全球領先的 IC 設計公司,專注於顯示與影像處理的完整解決方案,產品涵蓋全系列面板驅動晶片 (Driver IC) 與系統單晶片 (SoC)。
- 核心業務:主要分為三大產品線:中小尺寸驅動晶片 (SMDDIC)、系統單晶片 (SoC) 及大尺寸顯示驅動晶片 (Large Display Driver IC)。
-
2022Q2 產品組合:
- 中小尺寸驅動晶片 (SMDDIC):佔總營收 39%。
- 系統單晶片 (SoC):佔總營收 33%。
- 大尺寸顯示驅動晶片:佔總營收 28%。
-
各產品線表現:
- 2022Q2:SoC 產品線營收下滑幅度相對較小,而手機相關的驅動 IC 下滑幅度較大。毛利率方面,面板驅動 IC (特別是手機 TDDI) 因售價下滑受影響較大,SoC 則相對平穩。
- 2022Q3 展望:預期三大產品線營收皆會衰退,其中大尺寸驅動晶片衰退幅度可能較大,SoC 產品衰退幅度則相對較小。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2Q2):
- 營業收入:新台幣 314.6 億元,季減 13.83%,年減 7.77%。
- 毛利率:47.62%,較 2022Q1 的 50.73% 下滑 3.11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率:31.74%,較 2022Q1 的 36.37% 下滑 4.63 個百分點。
- 稅後淨利:新台幣 84.9 億元,季減 23.78%,年減 13.28%。
- 每股盈餘 (EPS):新台幣 13.95 元。
-
財務表現驅動與挑戰:
- 營收下滑:主要受全球通膨、升息及疫情等因素影響,消費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視、筆電)終端需求疲軟。
- 毛利率下滑:主要來自產品成本上升及部分產品售價下滑的雙重壓力。
- 營業利益率未達標:雖然營業費用較前一季減少,但因營收低於預期,導致營業利益率低於財測目標。
- 業外收入:2022Q2 業外收入維持高檔,達新台幣 5.12 億元,主要貢獻來自於 4.17 億元 的匯兌收益及 0.96 億元 的利息收入。
-
資產負債表重點:
- 存貨:季末存貨金額上升至 188.4 億元 (季增 15.31%),存貨天數約為 103 天。公司認為存貨水準尚可控管,主要為面板相關產品,預計需要兩個季度進行調整。
- 現金:現金及約當現金部位增至 702.6 億元,將用於長期技術研發與擴充產品線。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總體環境: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軟,通路庫存墊高,品牌廠與面板廠均採取保守拉貨及減產策略。
- 產品展望:
- TV:因較早進入修正,預期 2022Q3 有機會落底。
- 手機:品牌廠預計在第四季推出新機種(如高階折疊機)刺激市場需求,但仍需觀察實際銷售狀況 (sell-through)。
- PC/IT:筆電、顯示器等產品的庫存調整預計將持續至第三、第四季。
- 車用與工控:預期車用、工控及安防等影像處理相關產品線,2022 年營收仍有望維持正成長。
-
重點產品與技術發展:
- OLED:持續擴大應用,從手機延伸至 OLED TV、平板、筆電的驅動 IC 與 T-CON,並開發 OLED TDDI 等新產品。
- 車用電子:已量產出貨 DDI、TDDI 及 T-CON 給 Tier-1 客戶,包含新創電動車公司,未來將持續擴大 design-in。
- AR/VR:客戶 design-in 活動頻繁,為長期成長動能之一。
- SoC:TV SoC 從 4K 60Hz 推進至 4K 120Hz;同時發展影像處理 (PQ) 與高速傳輸介面相關的 ASIC。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公司將持續深耕技術,加速推出高附加價值的新產品,並推動產品應用多元化,以強化公司體質,提升長期毛利率。
- 運用充裕的現金部位,投入長期研發,擴充產品組合,並保持策略規劃彈性。
-
競爭定位:
- 強調提供 Total Solution,整合驅動 IC、時序控制器 (T-CON)、電源管理晶片 (PMIC) 等,提供客戶全方位支援。
- 積極採用具競爭力或先進製程的晶圓產能,維持技術領先地位。
- 面對競爭,公司將透過擴大應用領域與客戶基礎來鞏固市場地位。
-
風險與應對:
- 庫存風險:已於 2022Q2 啟動庫存調整,預計庫存金額在 Q3、Q4 逐季下降。未來將維持略高於正常時期的庫存水位,以應對供應鏈風險。
- 供應鏈合約:持續與晶圓代工廠及封測廠協商,尋求彈性處理方式。相關影響已估列於 2022Q2 財報,並已納入 Q3 財測考量。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2Q3):
- 營收:預計介於新台幣 191 億元至 203 億元。
- 毛利率:預計介於 42% 至 44% 之間。
- 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 23% 至 25% 之間。
-
中長期展望:
- 營運谷底:管理層希望 2022Q3 的營收為全年低點,並期待第四季在新機種帶動下需求回升。
- 毛利率趨勢:預期成本降低效益將逐漸顯現,第四季毛利率降幅可望趨緩。SoC 產品售價相對穩定,手機 TDDI 產品售價波動較大。
- 成長動能:長期看好 OLED、車用、AR/VR 及高階 SoC 等新產品線的發展,這些將是提升公司長期毛利率的關鍵。
7. Q&A 重點
-
Q: 2022Q2 各產品線的營運表現及毛利率受影響狀況?
A: 以營收來看,SoC 產品線下滑幅度較小,手機相關產品下滑幅度較大。毛利率方面,主要受影響的是面板驅動 IC,特別是手機 TDDI 產品因售價下滑壓力較大;SoC 產品毛利相對平穩。
-
Q: 2022Q2 營業利益率低於財測的原因?
A: 雖然第二季營業費用金額較第一季減少,但因營收低於財測,導致營業利益率百分比低於預期。
-
Q: 2022Q2 業外收益維持高檔的原因?
A: 第二季業外收入主要來自 4.17 億元 的匯兌盈餘及 0.96 億元 的利息收入。
-
Q: 季末存貨達 188 億元,存貨天數及主要產品為何?
A: 季末存貨天數約為 103 天,處於可控管 (manageable) 範圍。因生產週期較長,需求下滑時約需兩個季度調整。庫存品項主要為面板相關產品,皆為可正常銷售的貨品。
-
Q: 需求與訂單何時落底?第四季趨勢如何?
A: 需密切觀察總體經濟發展。目前觀察到品牌廠將在第四季推出新機種刺激市場,希望 第三季營收是今年的低點。
-
Q: TV、IT、手機三大產品線的趨勢?哪個產品線有機會先反彈?
A: TV 因較早修正,第三季可能是低點。手機 第四季有新機推出,需觀察銷售狀況。PC/IT 相關產品的庫存調整會持續到第三、第四季。
-
Q: 如何執行與客戶簽訂的長約訂單?
A: 會與客戶協商彈性處理方式,例如延長執行時間,或更換為其他產品。
-
Q: 2022 年是否有產品線能維持營收或出貨量正成長?
A: 觀察下半年狀況,車用、工控 以及安防等影像處理相關產品,今年營收應仍會有所成長。
-
Q: 對 OLED、車用及其他新產品的中長期看法?
A: 抱持正面看法。OLED 將擴大至 TV、平板、筆電等應用;車用 已出貨 DDI、TDDI、T-CON 給 Tier-1 客戶 (含電動車廠);AR/VR 的 design-in 活動也相當多。
-
Q: 下半年驅動 IC 與 SoC 的晶圓代工供需及價格趨勢?
A: 目前供應正常,能滿足需求。因市場需求疲軟,已和供應商協商,部分產品在下半年有機會降低成本。
-
Q: 對 2023 年晶圓代工供需的看法?
A: 初步觀察大部分產能可正常供應,僅少數特殊製程仍在協商中,整體取決於需求變化。
-
Q: 如何處理與晶圓廠簽訂的合約?
A: 持續與供應商協商彈性處理方式。已在 2022Q2 財報中估列相關費用,並已將影響計入 Q3 的毛利率指引中。
-
Q: 下半年封測端的供需及價格趨勢?
A: 供應正常,可滿足需求。部分產品已和協力廠協商降低成本,共體時艱。
-
Q: 毛利率何時落底?第四季趨勢?
A: 公司未提供第四季財測。但預期成本降低的效益將逐漸反應,第四季毛利率的降幅應該會趨緩。
-
Q: 中國競爭對手及新開出的驅動 IC 產能造成的影響?
A: 聯詠的優勢在於 Total Solution (驅動 IC + T-CON + PMIC) 及全尺寸產品的支援。公司會採用任何具競爭力的先進製程。晶圓廠也會依市場供需彈性調整產品組合。
-
Q: 對公司中長期毛利率的看法?
A: 長期將透過強化技術、推出高附加價值新產品 (如高階 IT、OLED TV、車用 TDDI、AR/VR、特殊應用 ASIC) 及多元化產品線來提升毛利率。
-
Q: 第三季末庫存趨勢?何時回到正常水準?
A: 預期 第三季庫存金額會降低,第四季會進一步下降。但最終仍會維持比正常時期略高的庫存水位以因應供應鏈風險。
-
Q: 公司現金部位高,除了股利發放外有何計畫?
A: 主要將用於投入長期技術研發、擴充產品線,並保留彈性以供未來規劃使用。
-
Q: 第三季財測中,各產品線的季對季趨勢及單價/出貨量展望?
A: 預期三大產品線營收皆會衰退,大尺寸驅動 IC 衰退幅度可能較大,SoC 衰退幅度相對較小。單價方面,SoC 相對穩定,手機 TDDI 的單價變動會比較大。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