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並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聯詠科技 2024Q1 營運表現強勁,呈現「淡季不淡」的態勢。受惠於遠距辦公、線上學習等宅經濟需求持續,系統單晶片 (SoC) 與驅動 IC (Driver IC) 兩大產品線出貨同步增長,推升單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
- 財務表現:2021Q1 合併營收達 新台幣 263.7 億元,季增 17.4%,年增 56.1%。毛利率因產品組合優化及部分產品售價調漲以反映成本,顯著提升至 43.64%。稅後淨利為 新台幣 58.8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EPS) 為 新台幣 9.66 元。
-
主要發展:
- 屏下指紋辨識 IC:已獲中國大陸主要智慧型手機品牌採用,預計 2021Q2 開始量產。
- 股利政策:董事會決議 2020 年度現金股利為每股 新台幣 15.6 元,盈餘發放率約 80.33%,公司將維持穩定的股利發放政策。
- 產品營收結構:自 2021Q1 起,營收細分為三大產品線:SoC、大尺寸驅動 IC (LDDIC) 及中小尺寸驅動 IC (SMDDIC)。
- 第二季展望:公司預期 2021Q2 產業將進入旺季,市場需求依然強勁。預估合併營收將介於 新台幣 330 億至 340 億元 之間,毛利率預計將進一步提升至 45% 至 48%。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聯詠科技為全球領先的顯示與影像解決方案 IC 設計公司,產品主要分為系統單晶片 (SoC) 與平面顯示器驅動晶片 (Driver IC) 兩大類。
-
核心業務:
- 系統單晶片 (SoC):包含電視 (TV) SoC、時序控制器 (Timing Controller, TCON)、安防監控晶片、電源管理 IC (PMIC) 等。
- 平面顯示器驅動晶片 (Driver IC):分為應用於電視、顯示器及筆電的大尺寸驅動 IC (LDDIC),以及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與車用顯示的中小尺寸驅動 IC (SMDDIC)。
-
2021Q1 產品營收比重:
- 中小尺寸驅動 IC (SMDDIC):佔 37%
- 系統單晶片 (SoC):佔 33%
- 大尺寸驅動 IC (LDDIC):佔 30%
-
各產品線表現:
- SoC:2021Q1 營收季增 24%,年增 75%,旗下 TV SoC、TCON 及電源相關 IC 均有不同程度的成長。
- 驅動 IC:大尺寸與中小尺寸產品 2021Q1 營收季增率皆達 十幾個百分比。其中,OLED 驅動 IC 出貨量略為增加,而 TDDI 因產能受限,出貨量與前一季持平。
3. 財務表現
-
2021Q1 關鍵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新台幣 263.7 億元,季增 17.43%,年增 56.10%。
- 營業毛利:新台幣 115.1 億元,季增 34.76%,年增 105.17%。
- 毛利率:43.64%,較 2020Q4 的 38.03% 增加 5.61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新台幣 72.1 億元,季增 51.86%,年增 177.23%。
- 營業利益率:27.35%,較 2020Q4 的 21.15% 增加 6.2 個百分點。
- 稅後淨利:新台幣 58.8 億元,季增 61.22%,年增 165.71%。
- 每股稅後盈餘 (EPS):新台幣 9.66 元 (相較於 2020Q4 的 5.99 元與 2020Q1 的 3.63 元)。
- 委託設計 (NRE) 收入:2021Q1 約為 新台幣 1.86 億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毛利率提升:主要來自於部分產品調漲售價以反映晶圓代工及封測成本上升,以及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優先分配產能給予對長期發展有利的高毛利產品。
- 營業費用率下降:費用金額雖因營運規模擴大而增加,但營收成長幅度遠大於費用增加幅度,使得費用率下降。
- 存貨增加:2021Q1 季底存貨金額達 新台幣 97 億元,季增約 19%。主要原因包括:1. 產品成本上升;2. SoC 產品後段製程的生產週期 (cycle time) 變長;3. 為因應營收成長而增加備貨。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
- 產能持續緊缺:不論是 8 吋或 12 吋晶圓產能,預期將一路緊張至 2021 年底。成熟製程產能短缺不僅影響驅動 IC,也擴及 MCU、電源管理 IC、指紋辨識 IC 等多種晶片。
- 高階產品需求強勁:5G 手機滲透率提升,帶動對 120Hz/144Hz Full HD TDDI 及 Flexible OLED 驅動 IC 的需求,這些產品需要 55/40/28 奈米等先進製程,而相關製程產能至 2022 年可能仍供不應求。
-
主要產品進展:
- TDDI:因產能受限,2021Q2 出貨量預計與 Q1 持平,全年出貨量僅能微幅增長。價格與毛利率因成本上升及需求強勁而維持良好水準。
- OLED 驅動 IC:2021Q2 出貨量預期微幅季增,下半年動能將優於上半年。因使用的先進製程產能緊張,售價預期將維持穩定健康。
- OLED TDDI:產品驗證順利,預計 2021Q3 開始送樣給客戶,若面板廠驗證進度順利,最快 2022 年有機會進入量產。
- 屏下光學指紋辨識 IC:已小量出貨,預計 2021Q2 進入量產。在產能緊張的市況下,毛利率表現預期不錯。
- Mini LED 驅動 IC:已進入量產並開始出貨,但現階段營收貢獻仍在低個位數百分比。
- 穿戴式裝置 (Wearable) OLED 驅動 IC:因產能排擠,量產時程調整至 2021Q3。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面對全球半導體產能緊缺的挑戰,聯詠採取以下策略應對:
- 優化產品組合與套裝銷售:在有限的產能下,優先滿足長期有利的產品線。同時,利用公司產品線廣泛的優勢 (涵蓋驅動 IC、TCON、PMIC、SoC 等),提供 「套裝銷售 (Kit Supply)」 或 「綑綁銷售 (Bundle Sale)」 方案,協助客戶解決零組件長短料問題,最大化產能效益。
- 確保長期產能:為滿足客戶對 OLED、AR/VR 等新興應用的長期穩定供應需求,公司已積極與供應鏈夥伴洽談,尋求建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以確保 2022 年及未來的產能供應。目前評估 2022 年產能增幅仍然有限。
- 自主研發:公司強調產品皆為自主研發,將依循自身的技術藍圖發展,不受同業間合作變化的影響。
6. 展望與指引
-
2021Q2 財務預測 (基於新台幣 28 元兌 1 美元匯率假設):
- 合併營收:預計介於 新台幣 330 億元至 340 億元 之間。
- 毛利率:預計介於 45% 至 48% 之間。
- 營業利益率:預計介于 29.5% 至 32.5% 之間。
-
成長動能與風險:
- 機會:數位轉型趨勢帶動居家辦公、學習及娛樂成為常態,相關電子產品需求持續。公司所有產品線,包括 SoC 與驅動 IC,預期在 2021Q2 皆會呈現季成長。
- 風險:晶圓代工及後段封測產能嚴重不足是營運成長的主要限制因素。雖然 2021 年取得的總產能較 2020 年微幅增加,但仍無法滿足所有客戶需求。
7. Q&A 重點
第一季營運回顧
-
Q:第一季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為何?各產品線的漲價幅度如何?
A:由於供應商成本上升,我們對部分產品售價進行了調整以反映成本。此外,也持續優化產品組合,這是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
Q:第一季 NRE 金額是多少?
A:2021Q1 的 NRE 金額約為 1.86 億 新台幣。
-
Q:第一季營業費用率明顯降低的原因?
A:主要是因為營收的成長幅度大於營業費用的增加幅度。公司在費用控管上非常嚴謹。
-
Q:第一季 SoC 產品線強勁成長的主要動能來自哪些產品?
A:除了反映成本調漲售價外,SoC 旗下的 TV SoC、TCON、電源管理 IC 等產品線皆呈現季對季成長。
-
Q:第一季大尺寸與中小尺寸驅動 IC 的成長情況?TDDI 與 OLED 的出貨趨勢?
A:大尺寸與中小尺寸驅動 IC 的營收季增率都有 十幾個百分比。以出貨量來看,OLED 驅動 IC 略為增加,但 TDDI 因產能受限,出貨量與前一季持平。
-
Q:第一季存貨季增 19% 至 97 億元的原因?
A:主要有三個原因:(1) 產品單位成本上升;(2) SoC 產品後段生產週期拉長;(3) 配合營收成長需提高備貨水準。
第二季與未來展望
-
Q:目前晶圓代工 (8 吋及 12 吋) 的產能供給情況如何?公司如何應對?
A:目前 8 吋與 12 吋產能都非常緊張,此狀況預計將持續到年底。聯詠會持續優化產品組合,並提供「套裝銷售」方案,協助客戶解決長短料問題,最大化有限產能的價值。
-
Q:對於市場傳聞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 (京合會) 年底擴產,可能緩解驅動 IC 供給的看法?
A:我們會持續關注擴產進度。但需從「總產能」角度看,目前市場上不只驅動 IC 短缺,MCU、電源 IC、指紋辨識 IC 等成熟製程產品需求也相當殷切,代工廠會調整產品組合以最大化自身利益。此外,5G 帶動高階 TDDI 及 OLED 需求轉向 55/40/28 奈米等製程,這些製程到 2022 年可能都還不足。整體產業供需結構改變,未來會更健康穩定。
-
Q:公司今年能取得的總產能,相較去年以及下半年對比上半年的趨勢?
A:今年能確保的晶圓產能僅較去年 微幅增加,無法滿足全部需求。下半年產能也僅比上半年微幅增加。
-
Q:關於聯電在台南的 28 奈米擴產計畫,聯詠是否有參與?
A:為滿足客戶在 OLED、AR/VR 等領域的長期穩定需求,我們正與所有供應鏈夥伴商討,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目前仍在討論階段。
-
Q:TDDI 的價格與毛利趨勢?第二季及全年的出貨量展望?
A:過去幾季因成本上升及需求強勁,已反映在售價上,毛利率維持不錯水準。因產能限制,Q2 出貨量預計與 Q1 持平,全年出貨量預估僅 略為增加。
-
Q:OLED 驅動 IC 的出貨展望?是否會出貨給非中國手機客戶?
A:隨著 5G 高階手機採用 OLED 面板的比例增加,需求持續成長。預期 下半年出貨會比上半年好,Q2 出貨量僅較 Q1 微幅增加。
-
Q:OLED TDDI 的開發時程?
A:內部驗證已告一段落,預計按計畫在 Q3 送樣,若面板廠進度順利,明年有機會量產。
-
Q:屏下指紋辨識 IC 的進展與毛利率狀況?
A:光學屏下指紋辨識 IC 已有小樣出貨,預計 Q2 會開始量產。在目前晶圓產能緊張的情況下,此產品線的毛利率應該不錯。
-
Q:對於神盾與敦泰合作終止的看法?
A:對我們沒有影響,我們的產品皆為自主研發。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