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獲利表現持續增長:第一金控 2024 上半年稅後淨利為 137.3 億元,年增 4.3%,EPS 為 0.98 元。截至 2024 年 8 月,累計稅後淨利已達 189.8 億元,年增長 6.8%,累計 EPS 為 1.35 元。核心子公司第一銀行獲利動能穩健,前八月稅後淨利達 175.9 億元,年增 5.1%。
- 核心收益動能互補:2024 上半年,雖然淨利差 (NIM) 受壓抑導致淨利息收入年減 2.2%,但手續費淨收益在財富管理業務帶動下,年增 37.8%,表現強勁。此外,因前兩年已針對海外商業不動產 (CRE) 相關呆帳進行提列,今年信用成本顯著下降,有效彌補了利差的不足,支撐整體獲利。
- 放款業務穩健,房貸為主要動能:上半年總放款年增 8.1%,主要由房貸 (年增 13.7%)及大型企業放款 (年增 19.9%) 驅動,其中房貸受新青安政策激勵。然而,因美元利率維持高檔,外幣放款需求疲弱,成長不如預期。
- 展望與指引:公司預估 2024 全年財管手續費收入成長可達 30%。換匯 (Swap) 收益全年預估約 130 億元,但預期將自 2024Q4 起因美國聯準會 (Fed) 降息而逐步下滑。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結構:第一金控的獲利主要來自銀行業務。根據 2024 上半年數據,第一銀行貢獻集團稅後淨利達 93.2%,其次為證券 (5.0%) 及人壽 (1.3%)。
-
銀行放款組合:
- 整體結構:截至 2024Q2,總放款餘額達 2.53 兆元,年增 8.1%。其中企業放款佔 69.8%,個人放款佔 30.2%。
- 主要動能:房貸為上半年最主要的成長來源,年增 13.7%,主要受惠於新青安等政策性貸款需求。大型企業放款亦有 19.9% 的顯著增長。
- 相對疲弱:中小企業 (SME) 放款溫和成長 3.9%,與 GDP 走勢相符。外幣放款因美元利率居高不下,需求受限,僅成長 1.6%。
-
銀行存款結構:
- 2024 上半年總存款年增 8.1% 至 3.64 兆元。
- 新台幣活存比由 2024Q1 的 62% 微幅回升至 63.31%,顯示資金成本已趨於穩定。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 上半年):
- 金控稅後淨利:137.3 億元 (年增 4.3%)
- 金控 EPS:0.98 元
- 金控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 (ROAE):10.92%
- 銀行稅後淨利:128 億元 (年增 4.4%)
- 銀行淨利差 (NIM):0.70%,較去年同期下滑。若加計換匯交易利得,調整後 NIM 約為 1.04%。
-
收益動能分析:
- 淨利息收入:受低利潤的房貸業務佔比提升、高利差的外幣放款成長不如預期,以及外幣存放比偏低 (42.5%) 等因素影響,上半年銀行淨利息收入年減 2.2%。
- 手續費收入:銀行手續費淨收益年增 37.8%,成長動能強勁。其中,財富管理手收年增 41.5%,放款相關手收則因高鐵聯貸案等一次性收益挹注,年增 64.7%。
- 換匯交易收益 (Swap Gain):為今年重要獲利來源。2024 年前八月累計已超過 100 億元,表現優於預期。公司預估全年可達 130 億元。
-
成本與資產品質:
- 營業費用:因應員工調薪及升等加薪,上半年銀行營業費用年增 8.1%。成本佔營收比 (Cost-to-Income Ratio) 為 44.18%。
- 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 2024Q2,銀行逾放比為 0.18%,備抵呆帳覆蓋率為 745%。管理層指出,國內目前未見大型不良個案,資產品質展望樂觀。
-
資本適足性:
- 截至 2024Q2,金控集團資本適足率 (CAR) 為 122.45%。銀行 CAR、Tier 1 及 CET1 比率雖略低於 D-SIBs 的法定要求,但仍在掌握中,年底前達標不成問題。為強化資本結構,未來一至兩年股利政策可能進行調整。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房貸市場策略:
- 上半年受惠於新青安政策,房貸業務量顯著成長。展望下半年,雖政府推出相關管制措施,但先前已核貸案件將陸續撥款,預期成長動能將趨緩,但全年表現穩定。
- 針對銀行法 72-2 條款,目前第一銀行的不動產放款佔存款比率約 27.8%。若將內部警示水準由 28% 提升至 28.5%,尚有約 300 億元的承作空間。但銀行表示,未來核貸將更為審慎,利率訂價也將更為穩固 (比較硬一點)。
-
財富管理業務:
- 市場理財需求熱絡,投資人為鎖定高收益,在美國降息前積極佈局基金、海外高評級債券等商品。
- 高保障倍數及長年期繳的保險商品亦受市場歡迎,帶動銀行保險銷售。
-
海外業務:
- 海外獲利佔比逐步回升。2024Q2 海外稅前獲利佔全行比重已回到 24%,但距離過往約 40% 的正常水準仍有努力空間。香港、紐約等主要金融中心仍是海外獲利重心。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資本管理與股利政策:為符合主管機關對系統性重要銀行 (D-SIBs) 的資本要求,公司將審慎管理資本。未來一至兩年可能調整股利配發策略,待資本結構更穩固後,再恢復過往的配發水準。
- 風險控管:在房貸業務方面,即使仍有放款額度,銀行將採取更嚴謹的授信審核與風險定價,以應對高房價帶來的潛在風險。海外 CRE 的呆帳清理已近尾聲,資產品質壓力減輕。
- 收益結構優化:在 NIM 承壓的環境下,公司將持續強化財富管理及其他手續費收入來源,以平衡利息收入的波動。同時,透過穩健的成本與信用風險管理,維持獲利穩定性。
6. 展望與指引
-
獲利展望:
- 換匯收益:預估 2024 全年約 130 億元。Fed 每降息一碼,預計影響年收益約 10 億元。若 2024Q4 降息 1-2 碼,影響約 10-20 億元。展望 2025 年,若降息幅度擴大,此項收益將顯著減少。
- 手續費收入:樂觀看待財富管理業務動能,預估 2024 全年財管手續費收入可望成長 30%。
-
業務展望:
- 放款:下半年房貸成長動能將放緩,但全年仍能維持穩健增長。
- 淨利差 (NIM):預期 NIM 仍將面臨壓力,但換匯收益可提供一定程度的緩衝。
7. Q&A 重點
-
Q1: 對於換匯 (Swap) 收益今年及明年的預估?
A: 截至 2024 年 8 月,Swap 收益已達 102 億元。預期 9 月 Fed 啟動降息後,收益將逐步修正。預估 2024 全年 Swap 收益有機會達到 130 億元。
敏感度分析顯示,Fed 每降息一碼,對我們的年收益影響約 10 億元。若 Fed 在 2024Q4 降息 1-2 碼,年化影響約 10-20 億元。
明年度的收益將視 Fed 降息的速度與幅度而定,但確定會比今年減少。若明年降息達六碼,收益可能較今年高峯減少約 60 億元。
-
Q2: 是否有 7 月或 8 月的自結金控淨值數字?
A: 淨值數字為每季公告,目前手上沒有即時數據,可於會後提供。
-
Q3: 關於銀行法 72-2 條,目前第一銀行的空間還有多少?
A: 目前比率約為 27.8%。若將內部警示水準從 28% 拉高至 28.5%,大約還有 300 億元的承作空間。不過,目前房貸核貸速度已明顯踩剎車,且銀行會更謹慎評估風險與調整定價,因此不一定會將額度用滿。
-
Q4: 所有銀行都會配合政策將 72-2 條的警示水準拉高到 28.5% 嗎?
A: 主管機關與銀行界有此共識,但各家銀行會依據自身的放款結構與吸收存款能力做決策,並非所有銀行都會採取一致的策略。像第一銀行這樣的大型行庫,因存款來源穩定,較有能力調高上限。
-
Q5: 財管手續費今年的成長預估?
A: 2024 上半年已成長超過四成,預估全年成長 30% 沒有問題。主要動能來自基金、海外債券及保險商品的強勁銷售。儘管市場震盪,但客戶為追求穩定收益,理財配置需求依然熱絡。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