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整體獲利成長:2023 年前八月,國票金控稅後淨利達 15.12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9%,EPS 為 0.44 元。獲利成長主要來自證券與創投子公司,彌補了票券子公司因升息循環導致的獲利衰退。
-
子公司表現分歧:
- 國際票券:核心獲利來源,但受升息影響,債券業務利差轉負,導致整體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然而,授信業務(票券)收益結構調整得宜,彌補部分虧損。
- 國票證券:因股市回溫,經紀與自營業務表現良好,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10%。
- 國票創投:受惠於股市回升及投資部位處分利益,獲利由虧轉盈,貢獻 2.25 億元。
- 財務結構穩健:截至 2023Q2,資本適足率 (CAR) 維持在 151.95% 的強健水準,雙重槓桿比率為 112.33%,在同業中表現優異。
- 未來展望:總經理指出,美國聯準會升息循環預期將在 2023Q4 進入尾聲,利率風險高峰已近。隨著授信結構調整及未來養券利差回升,預期營運成果將漸入佳境。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國票金控以直接金融為核心,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國際票券、國票證券及國票創投,並持有樂天國際商銀 49% 股權,拓展間接金融領域。
-
國際票券 (獲利貢獻 69.8%):
- 業務核心:為金控最主要的獲利來源。主要業務分為票券、債券及股權投資。
- 近期表現:2023 年前八月,票券業務(授信)成為主要收益來源,收益達 19.37 億元,有效彌補債券業務的虧損。債券業務因升息導致利差轉負,特別是外幣債部位。
-
業務亮點:
- 綠能授信:太陽能光電融資餘額持續成長,截至 2023 年 8 月底達 148.71 億元,連續四年榮獲經濟部「光鐸獎」,為市場領導者。
- FRCP 業務:在固定/浮動利率循環票券 (FRCP) 市場維持領先地位,合約金額達 936 億元。
- 資金優勢:外幣債資金來源有 80% 來自國內,相較同業更具成本優勢與穩定性。
-
國票證券 (獲利貢獻 27.5%):
- 業務核心:經紀、自營與承銷業務。
- 近期表現:2023 年前八月,經紀業務市占率提升至 1.98%,融資業務市占率達 4.85%。自營業務貢獻穩定,佔證券收益近 30%。
- 發展重點:持續投入資源於數位金融平台的開發與優化,以提升客戶體驗及拓展數位客群。
-
國票創投 (獲利貢獻 12.8%):
- 業務核心:主要投資於上市前 (Pre-IPO) 或興櫃階段的企業。
- 近期表現:2023 年前八月,因股市回溫,透過出售及評價利益實現 2.2 億元收益,表現亮眼。投資組合逐漸從半導體轉向生技、餐飲連鎖等領域。
- 轉投資國旺租賃:間接持有之國旺租賃在中國大陸營運穩健,逾放比控制在 1.4% 的低水準,持續貢獻穩定獲利。
-
樂天國際商銀 (持股 49%):
- 營運現況:截至 2023 年 8 月底,仍處於虧損狀態,稅前虧損 4.39 億元。存款規模達 205 億元,放款規模 45 億元,存放比仍偏低。
- 發展策略:積極與街口支付、GAMA PAY 等外部平台合作擴大生態圈。未來達成損益兩平的關鍵在於擴大放款規模,並規劃與國票金控集團在企業金融方面進行合作。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3 年前八月):
- 金控稅後淨利:15.12 億元 (年增 29%)
- 金控 EPS:0.44 元 (去年同期為 0.37 元)
- 金控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5.97% (年化)
- 金控總資產報酬率 (ROA):0.75%
- 國際票券稅後淨利:11.93 億元
- 國票證券稅後淨利:7.84 億元
- 國票創投稅後淨利:2.25 億元
-
成長動能與挑戰:
- 動能:證券與創投業務受惠於資本市場回溫,成為主要的成長引擎。票券的授信業務利差亦因升息而有所改善。
- 挑戰:票券子公司的債券投資組合,因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面臨養券利差轉負的壓力,是影響獲利的主要挑戰。
-
資本結構:
- 金控資本適足率 (CAR) 為 151.95%,雙重槓桿比率 (DLR) 為 112.33%,顯示資本結構相當穩健,具備良好的風險抵禦能力。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趨勢與機會:
- ESG 與綠色金融:公司將 ESG 視為核心策略,尤其在國際票券的綠能授信業務上已建立市場領導地位。未來將導入碳會計金融合作夥伴關係 (PCAF),盤點投融資部位的碳排放,並規劃於 2024 年揭露。
- 都更與危老重建:國際票券將都更及危老重建列為未來授信業務的藍海市場,期望藉此創造更佳的授信利差。
-
關鍵產品與合作:
- 樂天銀行生態圈:透過與街口支付、GAMA PAY 等電子支付業者合作,提升使用者體驗與客戶黏著度,並達到雙向導客的效果。
- 數位金融服務:國票證券持續優化數位下單平台,並以「理財 e 管家」等 APP 整合交易、帳務與理財服務,提升數位競爭力。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國際票券:在利率循環末期,將動態調整債券部位的存續期間 (Duration),以掌握未來利率反轉時的資本利得機會。授信業務將持續深耕綠能,並拓展至都更、危老等新領域。
- 國票證券:透過數位化轉型,爭取高頻交易客戶,並持續發掘優質企業進行承銷輔導。
- 國票創投:維持核心持股,並加碼投資生技醫材、AI、物聯網等具備長期潛力的主流產業。
- 樂天國際商銀:目標是擴大放款規模,並與金控集團資源整合,開拓企業金融業務,以期早日達成損益兩平。
-
併購策略:
- 針對與安泰銀行的併購案,公司表示,由於兩年前的時空背景與財務條件已有重大差異,原併購條件已不適用。未來若有合適的市場條件,雙方會再進行思考。
6. 展望與指引
- 利率環境展望:管理層預期 2023Q4 可能為本輪升息循環的終點。雖然高利率環境可能維持一段時間,但利率停止上升後,殖利率曲線倒掛現象可望改善,有利於公司淨值回升。
-
業務機會:
- 一旦市場預期降息,債券部位的資本利得將會率先反應,進而修復損益表與淨值。
- 授信業務的利差在升息環境下持續改善,可作為穩定的獲利來源。
-
風險與應對:
- 短期內,債券業務的負利差仍是挑戰。公司將透過調整存續期間與部位來管理風險,並利用強健的資本水準,在市場低點時尋找增加曝險的機會。
7. Q&A 重點
-
Q1:國票金控 2023 年前八月獲利成長近三成的原因?第四季及明年展望如何?
A (總經理):獲利成長主要來自證券與創投子公司。展望未來,票券子公司正積極調整授信結構以提升利差。預期 2023Q4 將是本輪升息循環的最後一次升息,利率風險高峰已過。隨著利率環境改善,公司營運成果可望漸入佳境。
-
Q2:在目前的利率環境下,票券子公司的債券業務做法為何?對 2024 年的應對策略?
A:雖然短期因升息而承受壓力,但公司已積極調整債券部位的存續期間 (Duration)。當市場停止升息或預期降息時,資本利得會先反應,之後養券利差也會改善。國票金控資本強健,有能力在市場最壞的時候,適度增加曝險 (放大存續期間或部位)。同時,授信業務的獲利成長也能彌補債券業務的短期衝擊。
-
Q3:樂天銀行與街口支付、GAMA PAY 合作的效益?未來是否會擴大與支付業合作?
A:與支付平台合作,主要在於提升使用者體驗及雙向導客。內部數據顯示,合作後客戶數有明顯增長。未來會持續在行銷活動上深化合作,擴大生態圈。
-
Q4:樂天銀行目前累積虧損約 15 億,是否有增資計畫?國票金的態度?何時能損益兩平?
A:樂天銀行的虧損幅度在三家純網銀中是最小的。目前距離法規要求增資的標準(虧損達資本額三分之一)尚有距離,短期內(未來一兩年)沒有立即的增資壓力。若未來需要增資,國票金作為大股東會全力支持。損益兩平的關鍵在於擴大放款規模,未來將借重國票金控在企業金融的優勢,拓展相關業務,期望能加速達成目標。
-
Q5:是否會持續推動與安泰銀行的併購?目前進度為何?
A:此案涉及許多主客觀因素。與兩年前洽談時相比,雙方的財務狀況與市場環境已有很大差異,當時的併購條件已不適用。未來若在合適的市場條件下,雙方會再進行思考。
-
Q6:國票金控增資國票證券的進度?
A:金控對證券的增資案已獲主管機關核准。目前進度是國票證券正在向證期局申報其增資計畫,待申報生效後,即可依時程進行繳款。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