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新光金控 2021 上半年營運表現強勁,合併稅後淨利達 新台幣 136.2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74.0%,每股盈餘 (EPS) 為 新台幣 1.04 元。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兩大子公司:新光人壽受惠於投資收益提升,獲利年增 77.8% 至 84.9 億元;元富證券因台股市場交易熱絡,獲利年增 287.1% 至 22.2 億元。
在業務方面,新光人壽持續推動價值導向策略,以累積合約服務邊際 (CSM) 為目標,為接軌 IFRS 17 做準備,全年 CSM 目標 300 億元 以上預計可達成。新光銀行放款業務穩健成長,放款餘額年增 10.5%,達 6,893 億元,全年放款成長 8% 的目標展望樂觀。
截至 2021Q2,金控總資產規模達 4.56 兆元,年成長 8.2%;合併股東權益達 2,477 億元,年成長 6.1%。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新光人壽
- 產品策略:以「值優於量」為核心,專注於累積 CSM 的價值型商品與外幣保單。2021 上半年初年度保費 (FYP) 為 219 億元,其中外幣保單佔比高達 77%,有助於資產負債配合。雖然 FYP 因策略調整而下降,但初年度等價保費 (FYPE) 佔 FYP 的比率從去年同期的 36.7% 提升至 39.0%,顯示保單價值結構優化。
- 未來產品方向:管理層表示,雖然過去未將投資型保單作為主力,但考量其市場熱度高及資本消耗較低的優勢,未來將會逐步增加在此類商品上的投入。
新光銀行
- 放款組合:總放款餘額為 6,893 億元,年初至今成長 5.5%。其中消費金融為主要成長引擎,房貸及其他消金貸款分別成長 8.3% 及 9.3%。企業金融放款動能也逐步回溫。
- 手續費收入:財富管理為手續費收入最大宗,佔比約 51%。若加計組合式商品及匯兌損益,2021 上半年整體財管收入達 12.9 億元,年增 5.4%,主要由基金等投資型商品帶動。
元富證券
- 業務表現:受惠於資本市場活絡,各項業務均顯著成長。經紀業務收入達 34.3 億元,年增近 80%。自營業務因股票實現利益增加,收入達 19.8 億元,年增 115.6%。
- 市場地位:經紀業務市佔率維持市場第六,融資餘額市佔率則由去年同期的第八名提升至第七名。
3. 財務表現
金控整體
- 合併稅後淨利:2021 上半年達 136.2 億元,年增 74.0%。
- 合併綜合損益:為 59.0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22.4 億元由負轉正。
- 總資產:達 4.56 兆元,年增 8.2%。
- 股東權益:達 2,477 億元,年增 6.1%。
新光人壽
- 稅後淨利:2021 上半年達 84.9 億元,年增 77.8%。
- 投資收益:總投資收益達 603.6 億元,年增 8.4%。2021 上半年年化投資報酬率為 3.84%,主要受惠於國內外股市表現良好,上半年實現超過 120 億元的資本利得。
- 負債成本:持續下降,自 2020 年底的 3.83% 再降低 4 bps 至 3.79%。
-
收益率與避險成本:
- 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受低利環境影響,2021 上半年降至 3.08%。公司預期全年降幅應不至於像 2020 年的 45 bps 那麼大。
- 避險成本:2021 上半年為 2.05%,優於去年同期的 2.27%。
新光銀行
- 稅後淨利:2021 上半年達 30.6 億元,年增 3.4%。
- 核心收入:淨利息收入達 61.2 億元 (年增 9.9%),淨手續費收入達 17.0 億元 (年增 2.1%)。
- 利差表現:存放利差較前一季提升 2 bps 至 1.67%;淨利差 (NIM) 則微幅下降 1 bp 至 1.24%。
- 資產品質:維持穩健,逾放比降至 0.18%,呆帳覆蓋率提升至 732.24%,雙雙優於同業平均水準。
元富證券
- 稅後淨利:2021 上半年達 22.2 億元,年增 287.1%。
- 營業收入:達 56.3 億元,年增 90.6%。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壽險市場趨勢:市場主流商品為投資型保單,因其對資本要求較低,且符合市場需求。新光人壽意識到此趨勢,未來將增加對此類商品的關注與投入,以補足現有價值型商品為主的產品線。
- 銀行財管動能:財富管理業務的重心已轉向投資型商品,其收入佔比提升至近七成,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 27%。下半年將持續聚焦此類商品,並搭配外幣及分期繳保單,以提升整體收入。
- 利率環境影響:全球低利率環境持續對壽險業的經常性收益率造成壓力。管理層指出,經常性收益率的穩定有賴於全球無風險利率回升 50 bps 以上。短期內,公司將透過資本利得、死差益及費差益來彌補利差損壓力。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接軌 IFRS 17:新光人壽的核心策略是透過銷售價值型商品,穩定累積 CSM,目標每年新增 300 億元以上,以確保未來獲利穩定性。
- 資產負債管理:持續以銷售外幣保單作為主要策略,以利進行資產負債的幣別匹配。同時,透過多元化的避險工具及厚植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2021 年 7 月底已回升至 15 億元以上),來控制匯率風險。
- 投資策略:在有限的海外投資額度下,仍將透過靈活操作實現優於市場的投資報酬率。未來將持續去化帳上現金部位(已從 2020 年底的 6.6% 降至 6.1%),主要佈局於國內外固定收益資產。
- 銀行業務拓展:在嚴謹的風險控管下,均衡發展企金與消金業務。同時,透過吸收證券交割款與活期存款來降低資金成本,並持續推動外幣存款業務,擴大理財與海外業務基礎。
6. 展望與指引
-
新光人壽:
- FYP/VNB 指引:雖上半年受疫情影響,FYP 表現不如預期,但公司仍維持原有的年度目標,將於下半年努力追趕。
- 避險成本指引:全年避險成本控制在 2% 以內的目標是可以達成的。
- VNB Margin:2021 上半年 VNB Margin 約 28-29%,與去年同期持平。
-
新光銀行:
- 放款成長指引:全年放款成長 8% 的目標預計可以達成。
-
投資展望:
- New Money Yield:目前海外新錢投報率約可達 3%,優於去年底水準。若市場利率回升,有望挑戰 3.3-3.5%。
- 經常性收益率:預期仍將面臨下降壓力,但降幅應會較 2020 年收斂。
7. Q&A 重點
-
Q: 新光人壽投資型保單佔比較低的原因為何?全年的 FYP 與 VNB 成長指引是否維持不變?
A: 過去公司策略聚焦於保障型與外幣等價值型商品,以累積 CSM。考量投資型商品具備市場熱度高、資本消耗低的優點,未來將會逐步加溫。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FYP 表現不如預期,但年度目標目前沒有改變,下半年將努力達成。
-
Q: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7 月底約 15 億元,水位仍偏低,是否有增提計畫?全年避險成本低於 2% 的目標是否能達成?
A: 目前沒有一次性增提的具體計畫,將採取機會主義策略,在市場有利時(如 7 月)進行提存。全年避險成本低於 2% 的目標可以達成,因下半年 NDF 避險工具成本較上半年低,操作彈性增加。
-
Q: 壽險的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 (pre-hedge recurring yield) 下滑速度快於負債成本,預計何時能穩定?未來 6-12 個月的趨勢為何?
A: 收益率的穩定取決於全球利率環境,短期內不易給出明確指引。預期今年的降幅不會像 2020 年那麼大 (45 bps),但明年仍可能持續下降。公司策略是透過穩定的死差益與費差益,搭配負債成本的持續下降,來共同管理損益兩平點的壓力。
-
Q: 目前新錢投報率 (new money yield) 水準?現金部位偏高,是否會再下降?
A: 目前投資海外的新錢投報率約可達 3%。現金佔總投資資產比重已從 2020 年底的 6.6% 降至 6.1%,未來會持續去化,主要投入固定收益資產。
-
Q: 2021 上半年人壽的 VNB margin 為多少?目前投資部位的未實現損益狀況?
A: 上半年 VNB margin 約 28-29%,與去年同期持平。截至 2021Q2,帳上未實現損益為負 63 億元,主要是利率上揚造成債券部位的市價評估 (mark-to-market) 損失,但股票部位為正數,整體風險可控,淨值仍穩定增長。
-
Q: 銀行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的簡報圖表(第 23、24 頁)呈現不同趨勢,原因為何?
A: 這是定義上的差異。若單看手續費收入,是微幅年減。但若將組合式商品收入與相關匯兌損益計入,則整體財富管理收入為 12.9 億元,年增 5.4%,此定義更能公允地反映財管業務的增長趨勢。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