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友達光電於 2023 年第二季法說會上表示,隨著面板需求自第一季谷底反轉,消費性產品需求回溫,客戶陸續回補庫存,帶動營運顯著改善。
- 財務表現:2023Q2 合併營收為 633 億元,季增 23.7%。受惠於出貨面積大幅成長、產能利用率提升及成本控管效益,營業毛利率轉正為 3.1%,EBITDA 利益率亦轉正為 5.6%。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損則大幅收斂至 48 億元,每股虧損 0.63 元。
- 主要進展:公司為追蹤「雙軸轉型」策略進度,重新劃分營收類別,將非純面板事業的營收獨立為「垂直場域事業 (Vertical Business)」,2023Q2 該事業群營收佔比為 16%。車用業務持續扮演成長引擎,2023 上半年營收近 200 億元,年增超過 20%。
- 未來展望:展望 2023 年第三季,預期出貨面積將季增 低個位數百分比,以美元計價的平均售價 (Blended ASP) 也將季增 低個位數百分比。管理層認為面板產業最壞的時點已過,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產業供需結構正朝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友達光電的核心業務為顯示器技術的研發與製造,並積極推動雙軸轉型策略,拓展高附加價值的垂直整合業務。
-
業務分類調整:為清晰呈現轉型成效,公司將營收分為純面板業務與「垂直場域事業」。
- 垂直場域事業:包含能源事業、系統設計製造服務、車用整合顯示模組 (FIDM)、LED 顯示屏及其他智慧場域應用。
- 車用顯示:原有的車用解決方案 (Automotive Solution) 更名為車用顯示器 (Automotive Display),主要反映純車用面板銷售;而整合感測元件的 FIDM 方案則歸類至垂直場域事業。
-
2023Q2 產品組合:
- 電視 (TV):19%
- 顯示器 (Monitor):14%
- 行動電腦與裝置 (Mobile PC and Device):22%
- 車用顯示器 (Automotive Display):16%
- 公用訊息顯示器與一般顯示器 (PID and General Display):13%
- 垂直場域事業 (Vertical Business):16%
-
各業務表現:
- 電視:受惠於客戶備貨需求與面板價格調漲,營收佔比由 14% 提升至 19%。
- 顯示器:消費性產品需求回溫,營收佔比由 12% 提升至 14%。
- 垂直場域事業:因太陽能工程營收減少,佔比由 20% 降至 16%。
3. 財務表現
2023Q2 營運狀況顯著改善,虧損大幅收斂,財務結構維持穩健。
-
關鍵財務數據 (2023Q2):
- 合併營收:633 億元,季增 23.7%。
- 營業毛利:20 億元 (毛利率 3.1%),相較前一季的 -49 億元,成功轉正。
- 營業淨損:44 億元,虧損幅度較前一季的 111 億元大幅收斂 60.3%。
- 歸母淨損:48 億元,每股虧損為 0.63 元。
- EBITDA:36 億元 (利益率 5.6%),由負轉正。
-
驅動因素與挑戰:
- 正面因素:出貨面積季增 32.7%,產能利用率提升至八成以上,電視面板價格上漲,以及持續的成本精實計畫。
- 負面因素:能源事業營收下滑,以及台灣工業電價上漲對營運成本造成壓力。
-
財務結構與現金流:
- 存貨:存貨天數降至 42 天,較前一季減少 6 天,庫存水位健康。
- 淨負債比:14.1%,維持在相對穩健的水位。
- 資本支出:2023Q2 為 59 億元,上半年累計 175 億元。全年資本支出目標維持在 350 億元。
- 折舊與攤銷:2023Q2 約 80 億元,預估全年為 340 億元。
- 現金流量:本季來自營運的現金流入為 79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管理層指出,經過四個季度的調整,產業鏈庫存已回到健康水準,部分產品線甚至低於疫情前,下半年面板需求能見度逐漸提升。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供需平衡:產業供給側擴產趨緩,同業生產態度更具紀律,有助於供需結構趨於健康。
- 大尺寸化趨勢:電視產品大尺寸化趨勢明確,例如中國 618 促銷中,75 吋電視銷量佔比達 24%。北美市場 85 吋電視亦有雙位數成長。
- 新興應用:車用面板的搭載數量與尺寸持續增加,白色家電等新應用也擴大了面板需求。
-
主要產品市場動態:
- 電視 (TV):北美市場需求穩定,中國市場消費結構升級,新興市場(尤其印度)連續兩季雙位數成長。下半年有運動賽事及傳統銷售旺季,需求可望獲支撐。
- 資訊科技 (IT):消費性機種(如電競、Chromebook)已出現明確備貨需求,帶動市場回溫。商用機種因企業支出保守仍相對疲軟,但預期下半年有望隨消費市場復甦而改善。
- 車用 (Automotive):友達在此領域具領先地位,尤其在中控顯示器 (CID) 市場為全球市佔第一。公司正利用此優勢,從純面板供應商轉向提供整合觸控、感測器等功能的智慧座艙顯示模組 (FIDM),以掌握電動車與自駕車帶來的大型化、一體化座艙趨勢。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友達將持續深化「雙軸轉型」策略,在穩固面板本業的同時,加速發展高成長的非面板事業。
-
長期計畫:
- 技術精進:持續投入高階顯示技術,包括 Micro LED 的產線建置。
- 垂直整合:加大對車用系統、智慧服務、智慧醫療等高毛利場域的資源投入,打造新的成長曲線。
- 全球佈局:為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已在東南亞建置生產線,預計明年量產,以滿足客戶需求。
-
競爭優勢:
- 營運韌性:靈活且具效率的營運管理能力,能快速因應市場變化。
- 車用領導地位:憑藉十多年累積的客戶關係與產品規模,從 CID 面板領導者延伸至智慧座艙整合方案提供者。
- 高階 IT 產品:在 LTPS 等節能高階 IT 面板技術上具備領先地位,能滿足未來市場需求。
-
風險與應對:
- 成本壓力:面對電價上漲,公司將透過更積極的節能措施應對,並開發低功耗產品,結合 ESG 策略與客戶共同邁向淨零碳排。過去三年,友達已達成 6.4% 的節能成效。
6. 展望與指引
公司對下半年持審慎樂觀看法,認為產業已度過谷底,正朝向復甦軌道。
-
2023Q3 財務指引:
- 出貨面積:預計季增 低個位數百分比 (low single-digit %)。
- 平均售價 (Blended ASP):預計季增 低個位數百分比 (low single-digit %)。
- 產能利用率:預計維持在 八成以上,並依市況動態調整。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產業庫存健康,傳統旺季來臨,需求有望持續回溫。
- 風險:整體產業鏈對庫存管理仍相對保守,客戶下單前置時間縮短,考驗供應鏈的反應速度與管理能力。
7. Q&A 重點
Q: 關於材料成本下降、玻璃基板漲價傳聞及驅動 IC 成本的看法?
A: 第二季的成本下降主要來自產品組合優化與新設計導入,而非特定材料降價。油價下滑對部分成本亦有幫助。玻璃基板供應商確實面臨成本壓力並提出價格調整意向,目前仍在協商中,此舉也反映產業供需趨於健康。驅動 IC 方面,預期透過設計優化與供應鏈協商,仍有成本下降的空間。
Q: 對於下半年電視與 IT 面板價格趨勢的展望?
A: IT 面板因消費性市場回溫,價格有小幅調升空間,但能否大幅上漲需視商用市場需求恢復情況。電視面板價格的決定因素是供需平衡,7 月價格上漲趨勢明確,但能持續多久無法預測。目前產業更有紀律,會朝向追求合理利潤的方向發展。
Q: 第三季出貨面積僅低個位數成長的原因?在無新世代線的情況下,大尺寸電視面板的競爭力為何?
A: 第三季各應用出貨皆會成長,但 IT、車用等小尺寸產品的增長幅度較高,因此整體「面積」成長率為低個位數。在大尺寸電視方面,友達的 8.5 代線與 6 代線產能足以滿足關鍵客戶在高階產品上的需求。
Q: 未來 IT 面板產業是否會因中國同業擴產而面臨威脅?
A: 疫情帶動的數位轉型與混合工作模式,將使未來的 IT 產品需求高於疫情前。友達在 8.5 代線的 IT 製程優化、高階產品佈局及 LTPS 節能技術上具備領先地位,有信心維持競爭優勢。
Q: 2024 年的資本支出方向?公司稅率問題?以及對特定電視品牌增加台廠採購的看法?
A: 2024 年資本支出方向將聚焦於產線優化、Micro LED 等未來技術,以及系統組裝產線(含東南亞佈局),金額將遠低於前段面板廠投資。稅率方面,雖然合併報表虧損,但在中國大陸等獲利的營運地區仍需繳納所得稅。客戶關係方面,公司不評論單一客戶短期採購行為,但與主要客戶在 Premium 及次世代顯示器產品上有長期且更緊密的合作計畫。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