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友達光電 2020 年第三季受惠於宅經濟效應持續發酵,IT 及電視產品需求強勁,車用需求亦自谷底回溫,面板呈現供不應求。公司營運表現顯著改善,呈現價量齊揚。
- 財務亮點:2020Q3 合併營收達 732.3 億元,季增 15.3%。營業毛利為 77.6 億元,毛利率 10.6%。營業淨利轉正為 26.5 億元,為連續七季虧損後首次轉盈。歸屬母公司淨利達 28.9 億元,基本每股盈餘 (EPS) 為 0.30 元。
- 營運狀況:存貨天數降至 37 天,淨負債比降至 22.8%,財務結構維持健康。產能利用率超過 95%,預計第四季將維持高檔。
-
第四季展望:
- 大尺寸面板:出貨片數預計季減 low single digit percentage (低個位數百分比),但出貨面積可望持平。
- 平均售價 (ASP):以美金計價的 Blended ASP 預計季增 high single digit percentage (高個位數百分比)。
- 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預計季減 low single digit percentage (低個位數百分比)。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友達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專注於高附加價值產品,在各應用領域均取得領先地位。
-
電視 (TV) 應用 (營收佔比 31%):
- 受益於居家時間變長,高解析度、大尺寸電視需求強勁。
- 8K 解析度及無邊框超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暢旺。
- 公司在 85 吋以上面板出貨量穩居世界第一。
-
行動電腦及裝置 (Mobile PC and Device) (營收佔比 31%):
- 筆記型電腦:因遠距辦公與教學成常態,需求強勁。公司在 Chromebook 市場市佔率為世界第一。高階觸控筆電出貨量年增約 30%。
- 超低功耗 LTPS 面板:為實現筆電全天續航,此類產品需求大幅增長,預計全年成長 80% 以上,並持續保持市佔第一。
-
顯示器 (Monitor) 應用 (營收佔比 17%):
- 消費者追求用眼舒適度及沉浸式體驗,帶動電競與曲面面板需求。
- 此兩類產品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 1 倍,創下新高。
-
商用及其他 (Commercial and Others) (營收佔比 21%):
- 車用面板:隨著各地車廠陸續復工,2020Q3 出貨量季增 30% 以上。公司在中控台 (CID) 市場持續維持全球第一,大尺寸產品出貨成長預計達 40% 以上。
- 公共訊息顯示器 (PID):互動協作與線上會議趨勢帶動電子白板需求,2020Q3 大尺寸電子白板出貨量年增 20% 以上,尤其 85 吋以上產品成長力道顯著。
- 宅經濟相關應用:遊戲機與健身設備需求自 2020Q2 延續至 Q3,出貨量均有雙位數甚至倍數的季成長。
3. 財務表現
-
2020Q3 關鍵財務數據:
- 合併營收:732.3 億元,季增 15.3%。
- 營業毛利:77.6 億元,毛利率為 10.6%,較 2020Q2 的 2.7% 大幅提升。
- 營業淨利:26.5 億元,營業利益率為 3.6%,自 2019Q1 以來首次轉正。
- 歸屬母公司淨利:28.9 億元。
- 基本每股盈餘 (EPS):0.30 元。
- EBITDA (營業淨利 + 折舊攤銷):利潤率提升至 15.6%。
-
驅動因素與挑戰:
- 驅動因素:宅經濟帶動 IT、TV 需求,價量齊揚;高階產品組合優化成功。
- 挑戰:新台幣持續升值,對 2020Q3 毛利產生約 0.9% 的不利影響。上游零組件供應鏈趨於緊張。
-
資本支出與折舊:
- 2020Q3 資本支出:32 億元;2020 全年預估不超過 200 億元。
- 2020Q3 折舊攤銷:87 億元;2020 全年預估不超過 360 億元。
-
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
- 存貨週轉天數:由 40 天下降至 37 天。
- 淨負債比:由 27.2% 下降至 22.8%,維持健康水位。
- 現金及約當現金:季底餘額為 783 億元,季增 61 億元。
- 2020Q3 營運現金流入:102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供需結構轉佳:董事長彭雙浪指出,供給面因中國政府補貼減少、產業整併及韓廠退出 LCD 產能,新增產能已趨緩。需求面則因宅經濟而強勁,通路庫存水位偏低。預期未來面板市場將走向更平衡、健康的市場機制發展。
- 需求能見度高:客戶訂單能見度已達 2021 年上半年。北美 2020Q3 電視整機銷售年增兩成,筆電銷售在多年下滑後首度轉為雙位數成長。
- 技術發展:Mini LED 技術已導入高階 IT 產品(創作者及電競用筆電、顯示器),並已小量出貨。未來將延伸至電視、PID 及車用等領域,發揮技術平台綜效。
-
供應鏈狀況:
- 由於需求遠超預期,上游供應鏈(尤其半導體相關零組件)出現缺料狀況。友達憑藉與供應商的長期夥伴關係,力求將影響降至最低,並與客戶協同合作,以最大化產出。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策略:
- 友達堅持價值競爭而非規模競爭的策略。自 2014 年起即確立此方向,並持續執行。
- 核心策略是以顯示事業為基礎,積極朝場域經濟與垂直整合等高價值方向發展,目標是極大化核心事業的價值,並降低面板產業景氣循環的影響。
-
競爭優勢:
- 在高階、利基型市場建立技術與市佔領先地位。
- 穩固的供應鏈合作關係,在供應緊張時能取得相對優勢。
- 靈活調整產能配置,以滿足客戶在 IT 與 TV 產品間的需求變化。
-
風險與應對:
- 密切關注總體經濟風險,包括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政策變化、區域軍事衝突及第二波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公司將透過持續執行價值轉型策略,強化營運韌性以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6. 展望與指引
-
2020Q4 財務指引:
- 大尺寸面板出貨量 (片):季減 low single digit %。
- 大尺寸面板出貨面積:約與 2020Q3 持平。
- 美金計價 ASP:季增 high single digit %。
- 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季減 low single digit %。
- 產能稼動率:維持在高檔水準。
-
短期機會與風險:
- 機會:宅經濟需求強勁,品牌與通路庫存水位低,備貨動能積極,預期良好市況可延續至 2021 年上半年。
- 風險:上游零組件缺料狀況嚴峻,對供應鏈管理構成挑戰。
7. Q&A 重點
-
Q1: (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 Bradlin)
A1: 回答內容。
- 韓國廠商延後退出 LCD 產能,對今明兩年的供需影響為何?
- 未來 2-3 年,哪些因素可能再次造成面板產業的劇烈波動?
- 第三季面板價格大幅上漲,但終端電視售價未同步跟上。客戶是否因獲利受擠壓而減少採購?面板價格是否存在隱形天花板?
-
A1: (董事長 – 彭雙浪)
韓國延後退出的產能僅佔全球約 1.x%,對整體供需結構影響不大。
未來的波動將更多來自總體經濟環境的變化(如疫情延續時間、失業率、國際政治局勢),而非產能擴充。友達的「價值競爭」策略不變,旨在降低景氣循環的衝擊。
第三季的價格上漲是反應成本,彌補過去一年半高達 40% 的跌幅。終端售價調整有 2-4 個月的時間差,目前已觀察到中國雙十一部分電視售價調漲。至今未看到需求因此受到影響。
-
Q2: (Citi, Arthur Lai)
A2: 回答內容。
- 在「場域經濟」的策略下,公司對 Mini LED 技術在未來高附加價值產品線中的規劃為何?
- 第四季零組件供應緊張,是否會影響面板廠每季約 1-2% 的成本下降(cost down)目標?
-
A2: (總經理 – 柯富仁)
友達的 Mini LED 技術佈局很早,目前以 IT 產品為先發,應用於高階創作者及電競用的筆電與顯示器,市場反應良好。技術平台已完備,未來會將此技術延伸至電視、PID 及車用等領域。
目前供應鏈確實緊張,尤其是半導體零組件。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與供應商及客戶合作以最大化產出,而非僅著眼於成本。部分上游漲價壓力會反應至客戶端。公司將利用與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係,確保產出與獲利最大化。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