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材料設備
美股觀點摘要
法說會備忘錄
消費性電子
量化分析
金融知識
投資心法
投資入門
其他
軟體
能源
生醫
民生消費
電子零件
記憶體
IC 封測
IC 製造
IC 設計
半導體
個股分析
其他
民生消費
生醫
軟體
消費性電子
車用
AI
產業分析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test


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南亞科公布 2015 年第四季及全年營運成果。2015 年第四季營收為新台幣 103.48 億元,與前兩季持平,但受平均售價下跌及一次性費用影響,稅後純益降至 18.62 億元,單季 EPS 為 0.77 元。全年營收為 438.69 億元,稅後純益 171.34 億元,全年 EPS 7.07 元,負債比顯著改善至 50% 以下

公司宣布重大策略性計畫,包括支持台灣美光併購華亞科、南亞科將投資美光公司不超過 315 億元,並取得未來 1x/1y 奈米技術授權選擇權。此舉旨在確保未來技術來源並強化策略夥伴關係。

展望 2016 年,公司預期第一季位元出貨量將持平,全年位元出貨量則預計有 11%~13% (low-teens) 的年成長。資本支出預計大幅提升至 252.5 億元,主要用於 20 奈米製程轉換,目標於 2016 年底完成建廠,2017 年初開始試產。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南亞科專注於 DRAM 產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並持續優化產品組合以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 核心業務:主要產品為 DRAM 記憶體,應用於 PC、消費性電子、低功率行動裝置等領域。
  • 產品組合策略:公司持續降低標準型 (Commodity) DRAM 的比重,轉向高附加價值的利基型市場。

    • 2015Q4 產品組合:非 PC 應用佔總營收 79.3%,其中消費型與利基型產品佔 64.1%,低功率產品佔 12.4%,標準型產品佔 23.5%
    • 2016 年目標:計畫將非 PC 應用比重提升至 85%,其中低功率產品比重目標拉高至 15%~20%,以應對行動裝置及智慧家庭等市場需求。



3. 財務表現

  • 2015Q4 關鍵財務數據(與 2015Q3 比較)

    • 營業收入103.48 億元,季增 0.1%。主要因位元出貨量季增 16%,抵銷了平均售價 (ASP) 季減 15.5% 的衝擊。
    • 毛利率30.0%,較前一季的 37.3% 下滑 7.3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率17.9%,較前一季的 28.6% 下滑。
    • 稅後純益18.62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0.77 元
  • 影響 2015Q4 利潤率之一次性因素

    • 因辦理現金增資,公司於第四季認列員工酬勞費用約 4.9 億元,此為一次性會計處理。
    • 若排除此費用,毛利率下滑幅度約為 4%,營業利益率下滑幅度約為 6%,更能反映實際營運狀況。
  • 業外收入變動

    • 2015Q4 業外收入僅 2,800 萬元,遠低於第三季的 17.82 億元。
    • 主因是認列華亞科的權益法收益由第三季的 14.06 億元 大幅降至第四季的 1.09 億元,且第四季無顯著匯兌收益。
  • 2015 全年度財務表現

    • 營業收入438.69 億元,年減 10.7%。
    • 稅後純益171.34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7.07 元
    • 每股淨值22.54 元
    • 負債比:由 2014 年的 60% 降至 47%,財務結構顯著改善。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展望

    • 總體經濟:全球經濟環境保守,DRAM 需求預期僅小幅成長,主要動能來自手機、伺服器及 4K 電視等產品的單位記憶體容量提升 (Content per box)。
    • 短期需求:2016Q1 季節性需求及中國市場回溫,使市場供需趨於平衡。夏季奧運可望帶動消費性電子需求。
    • 價格趨勢:DRAM 價格在 2015 年經歷大幅下跌後,預期 2016 上半年跌幅將趨緩穩定。然而,下半年因主要供應商(三星、海力士)可能有新產能開出,價格走勢具 不確定性
  • 產品與製程進展

    • 30 奈米製程:30 奈米微縮產品產出比重在 2015Q4 已超過 50%,預計 2016Q2 將達 70% 以上,持續優化成本結構。2015 全年晶粒成本改善幅度超過 20%
    • 20 奈米製程:為公司未來發展重點。預計 2016 年底完成 Fab 廠建設,2017 年第一季開始試產。目標產能為 每月 3 萬片
  • 策略合作

    • 美光併購華亞科:南亞科將出售所持有的華亞科股份予台灣美光,交易預計於 2016 年中 完成。
    • 投資美光:南亞科將以不超過 315 億元 透過私募方式投資美光,強化雙方策略夥伴關係。
    • 技術授權:與美光簽訂合作備忘錄 (MOU),取得未來 1x/1y 奈米 製程技術授權選擇權,確保長期技術競爭力。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技術升級:透過與美光的策略合作,確保先進製程技術來源,擺脫過去因研發成本過高而面臨的困境。
    • 資本支出:2016 年資本支出預估為 252.5 億元,其中 236.3 億元 將用於 20 奈米製程轉換,為公司史上重大投資。
    • 財務結構優化:透過營運獲利及現金增資持續降低負債,維持健康的財務體質以支持未來發展。
  • 競爭定位

    • 市場區隔:專注於消費性、利基型及低功率等非標準型 DRAM 市場,提供客製化服務與技術支援,與大型供應商進行市場區隔。
    • 客戶關係:強調與客戶的深度合作,協助客戶進行系統驗證與問題解決,建立穩固的夥伴關係。



6. 展望與指引

  • 2016Q1 展望

    • 位元出貨量:預估與前一季 持平
    • 平均售價 (ASP):預期跌幅將縮小至 個位數百分比
    • 業外收益:預期認列華亞科的收益不會顯著優於 2015Q4。
  • 2016 全年展望

    • 位元出貨量:預估年成長 11%~13% (low-teens)
    • 資本支出:預計為 252.5 億元
    • 產品組合:目標將非 PC 應用營收佔比提升至 85%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利基型市場需求相對穩定、30 奈米微縮與未來 20 奈米導入帶來的成本效益。
    • 風險: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下半年主要競爭對手新增產能可能對價格造成壓力。



7. Q&A 重點

  • 股利政策

    • Q: 關於公司未來的股利政策?
    • A: 2015 年 EPS 為 7.07 元,希望能發放比去年(每股 2 元)更好的股利。但董事會需綜合考量 20 奈米的投資需求、公司未來發展及股東期望,目前尚在規劃中。
  • 華亞科交易與認列

    • Q: 2016 年第一季是否會繼續認列華亞科的業外收益?與美光的關係未來如何?
    • A: 在交易於 2016 年中完成前,將持續按權益法認列華亞科的收益,預計會持續到第二季。交易完成後,南亞科將成為美光的投資者並擁有技術授權合作關係。
  • 財務結構與負債比

    • Q: 第四季負債比降至 50% 以下,若計入增資款,目前的負債比是多少?年底預估會降到多少?
    • A: 第四季的數字尚未包含增資款。計入增資款及未來出售華亞科的資金後,負債比將持續改善,預估年底可能降至 30% 左右,但具體數字仍在計算中。
  • 產品價格趨勢

    • Q: 消費型與利基型 DRAM 的價格走勢與標準型 DRAM 有何不同?
    • A: 近幾季及未來幾季,消費型與低功率產品的價格比標準型產品更為穩定,毛利也較佳。這與 2013 年標準型產品價格優於消費型的情況相反。
  • 低功率產品策略

    • Q: 公司如何將低功率產品比重提升至 15%~20%?
    • A: 公司已持續開發低功率 DDR3、DDR2 及應用於工規/車規的 DDR1 產品,並已開始送樣客戶驗證,預計出貨量將逐步提升。顆粒將以 4Gb 為主。
  • 20 奈米資本支出與產能規劃

    • Q: 20 奈米的資本支出對應的產能規模是多少?從試產到量產需要多久?
    • A: 2016 年的資本支出目標是建置 每月 3 萬片 的產能。2017 年初試產(約 3K~5K),預計在兩個季度內可進入量產,進度會比華亞科當時更快,年底或有 10K~15K 產出。
  • 投資美光的會計處理

    • Q: 未來持有美光股份將如何影響財報?
    • A: 持有美光的股份將採「備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未來美光的股價波動將影響公司的每股淨值,但不會直接影響損益表,除非處分持股。這與目前以權益法認列華亞科損益的方式不同。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法說會簡報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