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華碩公布 2016 年第四季及全年營運成果。2016Q4 因筆記型電腦與手機出貨優於預期,品牌合併營收達 1,172 億元,季增 9%,年減 5%,優於公司原先 1,000 至 1,100 億元的預期。營業利益為 47 億元,稅後淨利為 49 億元,單季 EPS 為 6.6 元。
2016 全年品牌合併營收為 4,287 億元,年減 2%;營業利益 174 億元,年減 13%;受惠於業外收益貢獻,全年稅後淨利達 192 億元,年增 12%,全年 EPS 為 25.9 元。公司指出,2016 年 PC 與主機板業務表現穩健,而行動運算業務則處於調整期,對獲利造成一定壓力,但第四季手機出貨已回溫。
展望 2017Q1,公司預期受季節性因素影響,PC 業務營收將季減 15% 至 20%,手機業務動能持續但營收季減 10% 至 15%,零組件業務則相對穩定,預估營收季減 0% 至 5%。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華碩將業務範疇定義為「無所不在的運算新世代 (New Ubiquitous Computing Era)」,以雲端及大數據為核心,串聯五大產品線:PC、行動裝置 (Mobile)、物聯網 (IoT)、虛擬/擴增實境 (VR/AR) 及機器人 (Robotics)。
2016 全年營收組合:
- 按產品類別:PC 佔 65%,行動裝置佔 18%,零組件佔 14%,物聯網 (IoT) 佔 3%。
- 按地區:亞洲佔 43%,歐洲佔 36%,美洲佔 21%。
2016Q4 營收組合:
- 按產品類別:PC 佔 63%,行動裝置佔 20%,零組件佔 14%,物聯網 (IoT) 佔 3%。
- 按地區:歐洲與亞洲各佔 39%,美洲佔 22%,呈現均衡分佈。
公司策略上,PC 業務聚焦於 2-in-1、ZenBook、電競、高效能 PC 及商用市場五大成長引擎。手機業務則採「重點產品、重點國家」策略,集中資源發展。新興業務如 AR/VR 及 Zenbo 機器人,則被視為未來重要的成長動能。
3. 財務表現
2016Q4 財務指標
- 品牌合併營收:1,172 億元 (季增 9%,年減 5%)。
- 毛利率:13.9%,與 2016Q3 持平。
- 營業利益:47 億元 (季增 9%,年減 16%)。
- 營業利益率:4.0%,與 2016Q3 持平。
- 業外收益:8.7 億元,主要來自利息及投資收入。匯兌方面,雖受人民幣貶值影響,但因避險得宜,僅產生 700 萬元虧損。
- 稅後淨利:49 億元 (季減 17%,年增 9%),因前三季已提列足夠稅款,第四季稅務費用較低,對淨利有所助益。
- EPS:6.6 元。
2016 全年財務指標
- 品牌合併營收:4,287 億元 (年減 2%)。
- 毛利率:13.6%。
- 營業利益:174 億元 (年減 13%),營業利益率為 4.1%。
- 業外收益:63 億元,包含股利收入及匯兌收益等。
- 稅後淨利:192 億元 (年增 12%)。
- EPS:25.9 元。
資產負債表與營運週轉
- 截至 2016Q4,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為 838 億元。
- 庫存金額為 805 億元,平均庫存天數為 70 天。
- 現金轉換循環天數為 71 天。
- 公司預估 2017 年所得稅率約為 19%,較先前預估的 20% 略為下調。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PC (筆記型電腦)
- 成長目標:設定 ZenBook、電競 (Gaming) 及 2-in-1 三大產品線為「Triple 40%」成長目標,即 2017 年營收年增率均達 40%。此三類產品營收佔比預計從 2016 年的 40% 提升至 2017 年的 50% 以上。
- 新產品:預計 2017Q2 推出多款重點產品,包括 14 吋的 ZenBook 3 Deluxe (UX490) 及一款具備高度創新性的電競筆電。
- 獨家技術:在電競領域,強調獨有的 Hydro Overclocking System (水冷超頻) 與 Active Aerodynamic System (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應用於高效能及超薄型電競筆電。
Mobile (手機)
- 核心策略:「Empowering Luxury for Everyone」,專注於重點機型與市場。
-
2017Q1 重點產品:
- ZenFone 3 Go:主打直播美顏功能,可支援全球超過 30 款直播 App。
- ZenFone 3 Zoom:強調攝影功能,搭載 2.3 倍光學變焦雙鏡頭及 Sony IMX362 感光元件。
- ZenFone AR:全球首款同時支援 Google Tango (AR) 與 Daydream (VR) 的手機,配備 8GB RAM,預計三月上市。
- 核心競爭力:設計、相機 (擁有 70-80 人的專業團隊)、音效及 AR/VR 技術。
AR/VR 與 Robotics (機器人)
- AR/VR 策略:採多平台佈局,包括 PC VR (與 Oculus 合作)、Mobile VR (ZenFone AR) 及 AIO VR (一體機),其中 AIO VR 產品預計於 2017 年推出。
- Zenbo 機器人:定位為「智慧家庭小夥伴」,具備陪伴、娛樂、教育及家庭管理功能。目前處於小量進入家庭、優化使用者體驗的階段,目標是在確保「快樂體驗」後,於 2017 年內大量進入市場。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以「進化 (Evolution)」與「革命 (Revolution)」為主題,應對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公司將持續投資於雲端、PC、行動裝置、AR/VR、IoT 及機器人等五大領域,創造無縫整合的使用者體驗。
-
競爭定位:
- PC:透過聚焦高成長性的電競、輕薄 (ZenBook) 及 2-in-1 市場,目標是表現優於整體產業平均。
- 手機: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透過「重點產品、重點國家」模式,逐步擴大市佔率,並持續強化相機等核心技術。
- 新興業務:憑藉 ZenFone AR 與 Zenbo 等創新產品,在 AR/VR 及家用機器人領域建立先行者優勢。
- 風險管理:公司強調嚴謹的庫存管理,PC 庫存水位優於同業,手機庫存則以「週」為單位進行嚴格控管,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6. 展望與指引
2017Q1 營運展望 (量化)
- PC:預估營收將較 2016Q4 衰退 15% 至 20%。
- Mobile:預估營收將較 2016Q4 衰退 10% 至 15%。
- Component (零組件):預估營收將較 2016Q4 持平至衰退 5%。
2017 全年展望 (質化)
- PC:儘管整體產業預期將持續衰退,華碩目標是透過高附加價值產品帶動,力求 營收小幅成長,表現優於產業平均。
- 手機:期望有較大的成長,尤其期待第四代產品於六、七月上市後能帶來強勁的成長動能。
- AR/VR 與機器人:看好其龐大潛力,預期 2017 年將是關鍵發展年。Zenbo 機器人將在確保使用者體驗完善後,推動大量進入家庭的計畫。
7. Q&A 重點
-
Q:(野村證券 – 陳俊霖) 公司目前的通路庫存狀況如何?對 2017 年五大產品線的營收成長預期?
A:PC 庫存(包含通路端)比同業健康許多。手機庫存則以「週」為單位嚴格控管,在主要銷售國家都相當健康。
2017 年展望:PC 產業預期衰退,但華碩目標是達成小幅成長。手機期望有較大的成長,特別是下半年新機推出後。VR 與機器人是全新市場,一旦成長將非常快速,公司對此抱有期待。
-
Q:(富邦 – 阿瑟) Intel 10 奈米製程可能延後,是否會加劇 PC 產業的衰退?
A:CPU 效能很重要,但並非全部。華碩將從效能、設計、便利性(如 Windows Hello、Cortana 語音互動)等三大主軸推動產業進步,不單依賴 CPU 升級。
-
Q:(富邦 – 阿瑟) Zenbo 與 Amazon Echo 類似,公司對 Zenbo 的營收目標或市場規劃為何?
A:公司對 Zenbo 的企圖心很大,目前正處於小量進入家庭、確保使用者滿意度的階段。今年會相當積極地推動,但暫不提供具體數量目標,首要任務是確保「快樂體驗」。
-
Q:(HSBC – Jenny) 2017 年手機業務營收佔比是否有機會提升至 25%?
A:從規劃與企圖心來看,手機業務應持續成長。但產業競爭激烈,實際成果需待第四代產品(預計六、七月推出)上市後的市場反應而定。
-
Q:(HSBC – Jenny) 對於美國川普政府「美國製造」政策的看法?
A:目前對華碩這類品牌廠的壓力不大。未來若政策有變,代工合作夥伴的壓力會比品牌廠更大、反應也會更快,因此從華碩的角度來看,目前狀況尚可。
-
Q:(華奇環球證券 – B.C. Huang) 對於 AMD 今年產品競爭力提升,以及 Intel 將資源轉向資料中心,華碩的策略為何?
A:公司內部對兩家 CPU 廠商的產品與技術藍圖非常清楚,將會通盤考量,做出對華碩最有利的決策。
-
Q:(華奇環球證券 – B.C. Huang) 如何看待東南亞 (ASEAN) 手機市場的競爭,特別是來自中國品牌的挑戰?
A:東南亞市場競爭極為激烈,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競爭者。華碩已於 2016Q4 起做出許多改變以應對。在全球市場(不計蘋果、三星),華碩是少數面對中國品牌競爭時,發展動能仍能保持向上的公司。
-
Q:(UBS – Edward) 在商用 PC 市場較穩定、消費性 PC 市場衰退較多的情況下,華碩如何達成優於產業平均的目標?
A:此趨勢在 2016 年就已發生,但華碩當年度的筆電業務表現仍優於整體市場(TAM)。今年將更努力透過積極的作為,達成同樣的目標。
-
Q:(UBS – Edward) 關於在台灣及中國發展商用 PC 的具體策略?
A:台灣市場市佔率高,沒有太大問題。在中國市場,公司在流程、團隊與決心方面都已強化,但具體細節不便透露。
-
Q:(惠豐中華投信 – 石龍之) 關於歐盟反托拉斯調查的現況?
A:此案尚處於非常初期的調查階段,主要針對歐洲兩三個國家的電子商務通路價格設定。華碩一向正派經營、尊重各國法規,將積極配合調查。目前不適合做過多判斷,公司承諾會隨時讓外界了解最新狀況。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