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華碩於 2015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中公布財務表現與未來展望。第三季品牌營收達新台幣 1,110 億元,季增 12%,但受新興市場匯率劇烈波動影響,產生約 23 億元的匯兌損失,稅後淨利為 42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5.67 元。
公司預期第四季營收將與第三季持平或小幅成長,營業利益率目標為 4% 至 4.5%。展望未來,行動裝置業務將成為主要成長引擎,預計 2015 年手機出貨量將首次超越 PC,並目標在 2018 年手機業務營收正式超越 PC。儘管 PC 市場整體衰退,但華碩在高附加價值產品如 Gaming 電競筆電與 ZenBook 方面表現強勁,預期將持續帶動 PC 業務的獲利能力。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華碩的核心業務涵蓋個人電腦 (PC)、行動裝置 (Mobile)、零組件 (Component) 及物聯網 (IOT) 裝置。
-
2015Q3 營收組合:
- PC: 61%
- Mobile: 22%
- Component: 14%
- IOT: 3%
此產品組合與 2015Q2 完全相同。
-
2015Q3 區域組合:
- 亞洲: 49%
- 歐洲: 29%
- 美洲: 22%
-
各業務部門表現:
- PC 業務:雖然整體市場衰退,但高附加價值產品線成長顯著。Gaming 電競筆電全球市佔第一,2015 年出貨量預計年增超過 100%;ZenBook 在 13 吋 Windows Ultrabook 市場中排名第一,2015 年出貨量預計年增超過 200%。此兩項產品線合計營收佔比將從 2015 年的 10% 以上,提升至 2016 年的 20% 以上。
- 行動裝置業務:為公司未來最主要的成長動能。ZenFone 在東南亞主要國家(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市佔率約 10% 至 15%,台灣市佔率超過 20%。公司預期 2016 年手機出貨量目標將超過 3,600 萬台,年成長率超過 35%。
- 零組件業務:主要為主機板與顯示卡,第四季因進入傳統淡季,預期出貨量將有較明顯的下滑。
3. 財務表現
-
2015Q3 關鍵財務指標:
- 品牌營收:新台幣 1,109.85 億元 (季增 12%,年減 2%)
- 毛利率:14.3% (與 2015Q2 持平)
- 營業利益:新台幣 50.27 億元
- 營業利益率:4.5%
- 稅後淨利:新台幣 42.15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5.67 元
-
驅動與挑戰因素:
第三季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業外項目的匯兌損失。由於巴西、俄羅斯、歐洲等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公司認列了約 23 億元的匯兌損失,其中約一半為已實現損失 (包含避險成本),另一半為未實現的帳面換算損失。此因素導致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下滑。
-
資產負債表重點:
- 季底庫存為 932 億元,庫存天數自第二季的 96 天下降至 89 天。
- 應收帳款天數維持在 59 天。
- 整體現金轉換週期 (Cash Conversion Cycle) 從 83 天改善至 78 天。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公司觀察到 PC 市場中,高附加價值的 Gaming 電競與輕薄型 ZenBook 產品需求強勁,成為 PC 業務的主要成長來源。
- 行動裝置市場持續擴張,華碩以 ZenFone 品牌在東南亞及其他新興市場取得良好進展。
-
重點產品更新:
- PC 產品:持續強化 Gaming (ROG) 與 ZenBook 產品線,並預期 2-in-1 (不含 T100) 與 Zen AiO Pro 等產品在 2016 年將有顯著成長。
- 行動裝置:推出多款新 ZenFone 機種,包括 ZenFone 2 Laser、ZenFone Selfie、ZenFone Zoom 及 ZenFone 2 Deluxe,透過差異化功能(如光學變焦、雷射自動對焦)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 軟體與生態系:ZenUI App 下載量已超過 3.5 億次,在 Google Play 上架的 37 個 App 平均評分達 4.5 分,顯示軟體服務的用戶黏著度正逐步建立。
-
營運策略調整:
為因應匯率劇烈波動,公司採取更積極、動態的價格調整策略,在部分國家甚至以每週或每兩週的頻率調整產品售價,以降低匯率風險對營運的衝擊。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規劃:
- 公司的長期策略核心是將行動裝置業務培育成超越 PC 業務的主要營收與成長來源,目標在 2018 年實現手機營收超越 PC。
- 在 PC 業務上,將持續專注於高毛利、高成長的利基市場,如 Gaming 和 ZenBook,以提升整體獲利能力。
-
競爭定位:
- PC 市場:透過 ROG 品牌在電競領域建立全球領先地位,並以 ZenBook 在高階輕薄筆電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 手機市場: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策略上不追求市佔率極大化,而是專注於具競爭力的價格帶,以追求健康的營運模式。在東南亞等其他新興市場則積極擴張市佔率。
-
風險與應對:
- 主要風險:新興市場的匯率波動是當前最大的營運風險。
- 應對措施:除了動態價格調整外,公司也透過避險操作來管理風險,但相關成本已反映在第三季的匯兌損失中。
6. 展望與指引
-
2015Q4 財務指引:
- 品牌營收:預期與 2015Q3 持平或小幅成長。
- 毛利率:預期約在 14% 上下。
- 營業利益率:預期介於 4% 至 4.5% 之間。
- 註:第四季營收成長幅度有限,主因是零組件業務進入淡季,且 PC 與手機產品組合中,入門級機種佔比將提升,影響整體平均售價 (ASP)。
-
2015Q4 出貨量展望:
- PC:580 萬台 (其中筆電 520 萬台)
- Mobile:900 萬台 (其中手機 700 萬台,平板 200 萬台)
-
2015 全年及 2016 年目標:
- 2015 全年預估出貨量:
- PC:約 2,130 萬台
- 手機:約 2,050 萬台
- 2016 全年目標:
- PC:2,200 萬至 2,400 萬台,目標年成長率高於市場平均 5-10%。
- 手機:超過 3,600 萬台,目標年成長率超過 35%。
- 2015 全年預估出貨量:
7. Q&A 重點
-
Q: 第四季的營收與毛利率展望?第三季匯損的具體組成?第四季匯率影響的看法?
A:
- 營收:預期與第三季持平或小幅成長。雖然出貨量增加,但因零組件業務進入淡季,且 PC 與手機的入門機種佔比提高,拉低平均售價,故營收成長有限。
- 毛利率:預期在 14% 上下。
- 營業利益率:預期在 4% 至 4.5% 之間。
- 第三季匯損:約 23 億元,其中約一半是已實現損失 (包含避險成本),另一半是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實現換算損失。主要影響貨幣為巴西、俄羅斯及歐洲貨幣。
- 第四季匯率:波動預期比第三季緩和,但仍有不確定性。公司將採取更積極的動態價格調整策略應對。
-
Q: 第三季庫存水位偏高,PC 和 Mobile 的庫存狀況各如何?第四季產品組合中入門級佔比較高的原因?
A:
- 庫存狀況:第三季庫存天數已從 96 天降至 89 天。其中 PC 庫存水位較健康,Mobile 庫存則略偏高,主要是為了第四季出貨提前備貨。預期第四季末整體庫存天數能降至 80 天以下。
- 產品組合原因:
- PC:第三季處於 Windows 10 轉換期,入門機種出貨受影響。第四季市場接受度提高,入門機種需求回溫。
- Mobile:第四季將推出新的入門級機種,這些產品在第三季尚未出貨。
-
Q: 第四季 PC 和 Mobile 的平均售價 (ASP) 預估變化?PC 的 sell-in 和 sell-through 狀況?零組件業務下滑幅度?
A:
- ASP 變化:預估第四季 PC ASP 將下滑約 5%,Mobile ASP 下滑幅度較大,約 10%。
- PC 銷售狀況:第三季 sell-in 與 sell-through 大致持平。預期第四季 sell-in 會略大於 sell-through。
- 零組件下滑幅度:預估第四季零組件業務營收將下滑約 20%。
-
Q: 請再確認第四季營業利益率指引。ZenFone 在主要國家的市佔率?中國市場的手機銷售目標?ZenFone 的毛利率相較公司平均是高或低?
A:
- 營業利益率指引:4% 至 4.5%。
- ZenFone 市佔率:東南亞主要國家約 10-15%,台灣超過 20%,印度 5%,巴西、俄羅斯、日本約 4-5%。
- 中國市場目標:2015 年出貨量約 250 萬台,2016 年目標為 500 萬台。
- ZenFone 毛利率:比公司平均毛利率低。
-
Q: 為何 ZenFone 在中國市場的進展相較其他新興市場慢?策略為何?明年因手機業務成長,OPEX ratio (營業費用率) 的水準?
A:
- 中國市場策略:中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有許多強大的本地品牌。因此,華碩的策略是專注於自身產品較具競爭力的價格帶,追求健康的營運模式,而非極大化市佔率。
- 2016 年 OPEX ratio:由於預期營收將有不錯的成長,費用率預期會比今年稍微下降。然而,因手機業務仍處於積極投入階段,費用的絕對金額預計仍會持續成長。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