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佳世達 2024 年第二季營運表現呈現逐季回溫態勢,營收與獲利均較第一季成長。公司預期此趨勢將延續至下半年,並重申 2024 全年營運表現將優于 2023 年的目標。
- 營收與獲利:2024Q2 合併營收為 499 億元,季增 6%。營業毛利率達 16.7%,連續五季突破 16%,創下 20 年來新高。營業淨利為 11.8 億元,季增 28%。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為 6.6 億元,季增 158%,單季 EPS 為 0.34 元。
-
主要業務表現:
- 資訊事業:顯示器需求持續成長,帶動營收與獲利回升,為近六季新高。
- 醫療事業:營收與獲利穩定成長,季增 9%,為高附加價值事業中的主要成長動能。
- 網通與智能方案:受海外市場庫存調整影響,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但網通事業已較第一季成長 10%,顯示出谷底回溫跡象。
- 未來展望:公司對下半年持審慎樂觀看法。第三季進入 IT 產業傳統旺季,預期銷量將較去年同期及上一季成長。各事業群的庫存調整預計在第三季至第四季陸續結束,看好 2025 年各事業群能重回成長軌道。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佳世達為一橫跨資訊、醫療、智能解決方案及網路通訊四大領域的全球科技集團,持續透過「大艦隊」策略擴展高附加價值事業。
-
資訊科技事業群 (IT):
- 原有事業:佔比約 48%,以顯示器與投影機為核心。2024Q2 顯示器業務因較佳的產品組合帶動營收成長。商用市場雖復甦緩慢,但客戶已開始為第三季旺季積極備貨,預期 Q3 銷量將呈現季增與年增。
- 高附加價值事業 (IT HVA):佔比約 7%,包含專業顯示模組等。Q2 營收季增 4%,毛利率區間亦有所提升。
-
醫療事業群 (Medical):
- 佔比約 13%,營收與毛利率持續成長,為集團重要成長引擎。Q2 營收創同期新高,醫材業務年增 8%。
- 近期發展包括投資消毒液市場 (奈森克林、清觀),並整合集團資源;透析產品在中國集採取得 23 省合約;正式派任董事長主導丁丁藥局 (諾貝兒),加速通路擴張。
-
智能方案事業群 (BSG):
- 佔比約 15%,提供軟硬整合解決方案。國內企業數位轉型需求穩定,AI 與 ESG 議題帶動軟體與雲端業務。工業電腦市場出現急單,自動化業務在兩岸接單均有成長。
- 海外 OMO (線上線下整合) 業務受歐美通膨影響復甦較慢,但亞太市場相對穩定。
-
網路通訊事業群 (NCG):
- 佔比約 11%,歐美市場仍在消化庫存,但已看到家戶型產品(如路由器)出現急單。
- 為彌補歐美市場的疲軟,公司積極開發印度、日本等新興市場,並預期最快在年底或明年初開始貢獻營收。WiFi 7 等新產品也將成為未來動能。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Q2):
- 合併營收:499 億元 (季增 6%,年減 4%)
- 營業毛利:83 億元 (毛利率 16.7%,季增 0.7 個百分點,年增 0.4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11.8 億元 (淨利率 2.4%,季增 0.4 個百分點)
- 歸屬母公司淨利:6.6 億元 (季增 158%,年減 35%)
- 每股盈餘 (EPS):0.34 元
-
關鍵財務指標 (2024 前三季):
- 合併營收:968 億元 (年減 6%)
- 營業毛利:158 億元 (毛利率 16.4%,年增 0.3 個百分點,創 20 年同期新高)
- 營業淨利:21 億元 (年減 24%)
- 歸屬母公司淨利:9.2 億元 (年減 32%)
- 每股盈餘 (EPS):0.47 元
-
財務結構與動能:
- 獲利驅動因素:高附加價值事業佔比提升,帶動整體毛利率連續五季站穩 16% 以上,創 20 年新高。資訊事業復甦也貢獻了本業獲利。
- 挑戰:營收規模因網通與智能方案的庫存調整而較去年同期下滑,影響了營業淨利的絕對金額。
- 資產負債表:截至 Q2 底,存貨季增 22 億元至 389 億元,應付帳款季增 46 億元至 325 億元,主要為因應第三季傳統旺季的備貨需求。負債比由 68% 微幅下降至 67%。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IT 市場:消費市場恢復較快,商用市場緩步回溫。公司預期 Q3 顯示器銷量將迎來旺季效應。
- 工業電腦:產業已過景氣最低點,預期將緩步向上。
- 網通市場:歐美市場仍在去庫存,但新興市場(如印度、日本)成長動能強勁,成為公司重點開發的商機。
- 醫療市場:持續透過併購與策略合作擴大版圖,如深化藥局通路 (丁丁藥局) 與拓展海外市場。
-
產品與技術:
- 投影機:客戶需求回升,新客戶與新機種已於 7 月開始出貨。
- 車用模組:因應客戶新車款採用,出貨量超乎預期,並已增加資本支出以擴充產能。
- 網通新產品:WiFi 7 及新世代產品線預計在年底有機會量產,為未來成長注入新動能。
-
策略合作:
- 與鈺緯 (EIZO) 在醫療顯示器的合作順利,已在成本管控、採購與製造體系上產生顯著綜效,帶動訂單與獲利成長。
- 明基醫院上市申請案照進度進行中。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持續推動大艦隊策略,透過投資併購擴展高附加價值事業版圖,並強化投後管理以發揮集團綜效。
- 目標是將過去 10 年打下的基礎持續精進,改善獲利結構,將毛利率穩定提升。
-
競爭優勢:
- 多元化佈局:橫跨四大事業群,能抵禦單一產業的景氣循環風險。
- 生產彈性:在台灣、中國、越南等地設有製造基地,可靈活應對供應鏈變化。
- 集團綜效:大艦隊成員在採購、製造、通路等方面可互補合作,提升整體競爭力。
-
風險與應對:
- 庫存調整:網通與部分智能方案事業仍面臨庫存去化壓力。公司透過開發新興市場與推出新產品來應對,預計最晚在今年底前回到健康水位。
- 海外設廠:針對美國製造的需求,初期將優先與 EMS 廠合作,避免在不具經濟規模時自行設廠所帶來的財務負擔。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4Q3):
- 全球景氣緩步復甦,但仍受美國大選、降息時點等不確定因素影響。
- IT 事業進入傳統旺季,預期銷量將較 Q2 及去年同期成長。
- 網通事業預估 Q3 營收仍較去年同期衰退,但衰退幅度將持續收斂,並可能受惠於急單需求。
- 醫療事業將維持穩健成長。
-
中長期展望:
- 公司目標 2024 全年營收與獲利優於 2023 年,並維持逐季成長的趨勢。
- 隨著各事業群庫存調整結束,預期 2025 年將重返 2021-2022 年的成長動能。
7. Q&A 重點
-
Q:關於股利政策,公司是否能承諾每年配發 1.5 元以上?
A:無法承諾固定金額。公司的股利政策是維持平均 50% 以上的配發率。在獲利較少的年度,配發率會拉高(如 2023 年獲利 1.51 元,配發 1.2 元,配發率近 80%),以回饋股東。公司仍需保留資金支持大艦隊的成長與擴展。
-
Q:邁達特、明泰、矽瑪等轉投資公司近期表現不佳,原因為何?未來展望?
A:主因是後疫情時代的庫存調整。此波調整從 IT 產業開始,依序擴散至投影機及網通。
- 明泰 (網通) 與 矽瑪 預計在 2024Q4 後會看到明顯回升。
- 邁達特 主要受海外公司庫存影響,本體業務穩健。預計 Q3 積極去化庫存,Q4 可回到健康狀態。
- 公司對投後管理有信心,預期這些公司在 2025 年都能回到正常成長軌道。
-
Q:公司帳上無形資產與商譽偏高,其組成爲何?
A:這是自 2014 年推動大艦隊策略,併購多家優質公司所產生的溢價。較大的商譽來自於併購明泰、友通等公司。商譽依財會準則不需攤銷,而收購價格分攤 (PPA) 則分 5-10 年攤銷。公司目標是讓併購帶來的獲利與綜效能覆蓋這些成本。
-
Q:同業在美國設廠,明泰是否有相關計畫?
A:考量到稅率政策變動的風險以及初期建廠的巨大財務負擔,若有美國製造需求,初期將優先採用外部 EMS 廠的閒置產能,待達到經濟規模後再評估自行設廠。
-
Q:公司如何應對股價下跌?
A:經營團隊的職責是專注於本業經營,交出好的成績單。公司承認近兩年獲利不盡理想,但有信心從 2024 下半年開始逐步恢復成長動能。相信當營運數字回升,股價自然會回到合理區間。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