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川湖科技於 2023 年第三季法說會說明,儘管整體伺服器產業面臨庫存調整、全球消費低迷等挑戰,公司營運已見曙光。受惠於 AI 伺服器相關產品需求增溫,營運表現優於預期。
-
2023Q3 財務表現:
- 單季營收 14.2 億元,年減 33.8%。
- 毛利率 58.42%,營業利益率 47.33%。
- 稅後 EPS 為 10.31 元,其中包含約 4 億元 的匯兌利益。公司說明,若排除因匯兌利益提列員工分紅造成的 1.8% 稀釋,本業毛利率約達 60%。
-
2023 年前三季累計表現:
- 累計營收 38.9 億元。
- 累計稅後 EPS 為 22.61 元。
- 產能利用率約 32%,新廠已於第一季開始提列折舊。
-
未來展望:
- 公司上修 2024Q4 營收展望,預期將較第三季有雙位數以上的成長,並預期第四季將是全年營運最佳的一季。
- 預估 2024Q1 為本波景氣循環的谷底,2024Q2 起營運可望逐步回升。
- 公司強調其財務結構穩健,負債比僅 20%,將持續專注於技術研發與市場擴張。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川湖為全球領先的機構產品設計與製造商,專精於精密鋼珠導軌,應用於伺服器、廚具及其他工業領域。
-
核心業務:
- 伺服器導軌: 為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應用於一般伺服器、AI 伺服器、儲存設備及網通設備。公司在 AI 伺服器導軌市場扮演關鍵角色,預期未來市佔率將超過五成。
- 廚具導軌與五金: 另一重要營收來源,雖 2023 年面臨市場挑戰,但仍是獲利穩定的現金牛業務。
-
產品組合變化:
- 2023 前三季產品佔比: 伺服器相關約 72-73%,廚具相關約 25-26%。
- 伺服器內部組合: Hyperscale (超大規模資料中心) 業務持續成長,佔比已超越 Enterprise (企業級),達到 52% 對 48%。
- AI 伺服器佔比: 2023Q3 約佔 9%。公司未來將不再單獨揭露 AI 佔比,而是以「產品組合 (Product Mix)」進行溝通。
- 網通產品: 目前佔整體營收約 3-5%,預計在三至四個季度後有機會達到雙位數佔比。
3. 財務表現
公司財務結構健全,即使在產業逆風下,獲利能力依然維持高檔。
-
關鍵財務數據 (2023Q3):
- 營業收入: 14.2 億元 (年減 33.8%)
- 營業毛利: 8.3 億元,毛利率 58.42%
- 營業利益: 6.7 億元,營業利益率 47.33%
- 稅後淨利: 9.8 億元,稅後 EPS 10.31 元
-
關鍵財務數據 (2023 前三季):
- 營業收入: 38.9 億元
- 營業毛利率: 58.63%
- 營業利益率: 46.78%
- 稅後 EPS: 22.61 元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正面因素: AI 伺服器等高階產品組合優化、美元升值帶來 4 億元 的匯兌利益。
- 負面因素: 全球伺服器庫存調整、新廠折舊費用開始提列 (影響毛利約 1.5%)、因匯兌收益增加而提列的員工分紅 (稀釋毛利率約 1.8%)、以及鋼材成本上漲。
-
財務結構:
- 公司總資產約 200 億元,總負債約 40.6 億元,負債比 20%。
- 速動比率高達 760%,顯示財務狀況極為穩健。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公司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與專利佈局,在 AI 趨勢下佔據有利位置,並持續開發符合次世代需求的產品。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AI 伺服器為核心動能: 公司視 2023 年為 AI 元年,GPU 的趨勢不可逆。無論是 NVIDIA 的 H100、下一代 B100,或是客戶自研的 ASIC 晶片,都將帶動高階導軌需求。
- 水冷散熱趨勢: 水冷是未來趨勢之一,其導軌設計更複雜,產品單價 (ASP) 更高,對公司技術門檻與獲利能力均為正面。
- 傳統伺服器復甦: 預期傳統伺服器(如 Eagle Stream、Genoa 新平台)的庫存去化將在 2024Q1 結束,並於 2024Q2 開始回溫。
-
產品與技術優勢:
- 公司提供的是整體解決方案 (Total Solution),協助客戶解決機構問題,而非單純銷售產品。
- 擁有超過 3,000 項的全球專利佈局,形成強大的技術護城河。
- 不論伺服器架構如何演變(CPU、GPU、ASIC)或散熱方式如何改變(氣冷、水冷),公司皆不會缺席,並能持續受惠。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川湖以技術為本,穩健經營,並規劃全球佈局以應對未來成長需求。
-
長期計畫:
- 北美設廠: 正在進行美國休士頓設廠的合約簽署,該廠初期將作為北美廚具導軌的發貨中心,並規劃為高階伺服器導軌的全球供應據點。
- 併購規劃: 持續評估廚具相關通路的併購機會,但強調會謹慎運用資金,為股東創造最大效益。
-
競爭定位:
- 市佔率目標:
- AI 伺服器導軌:50% 以上。
- 傳統伺服器導軌:目前約 30%,隨新平台導入將持續提升。
- 核心競爭力: 整合設計能力、領先的製造技術、完整的專利佈局,以及快速回應客戶需求的能力,構成難以跨越的市場進入門檻。
- 市佔率目標:
-
資本支出:
- 年度經常性資本支出約 500 萬美元。
- 北美設廠投資案約 2,700-2,800 萬美元,將依董事會決議執行。
6. 展望與指引
公司對短期營運釋出樂觀指引,並看好中長期在 AI 趨勢下的成長潛力。
-
短期展望 (2023Q4):
- 營收: 預估季增雙位數 (10% 以上)。
- 獲利能力: 產品組合優化,預期營收、本業獲利及毛利率將是 2023 年最好的一季。
-
中期展望 (2024):
- 營運節奏: 2024Q1 為谷底,2024Q2 起逐步復甦。
- 營收目標: 有信心在 2024 年某個月份達到單月營收 8 億元的水準。
- 稼動率: 預期將隨營收回升而改善。當單月營收達 10 億元時,稼動率可達 70%。
- 折舊費用: 由於新廠全年提列,2024 年折舊費用預估將較 2023 年增加約 20%,全年約 1.6-1.7 億元。
7. Q&A 重點
Q: 第三季毛利率季減的原因?
A: 主要因為第三季有約 4 億元的匯兌利益,依公司規定需提列 6% 的員工分紅。此筆分紅金額較大,稀釋了毛利率約 1.8%。若排除此因素,本業毛利率實質上已達 60% 左右。此為公司固定制度,每季皆會提列。
Q: 下一代 GPU (如 B100) 對導軌規格與技術門檻的影響?
A: 新世代產品規格與技術門檻會持續提高。AI 趨勢不斷演進,從氣冷到水冷,從 GPU 到 ASIC,川湖在這些領域都有佈局且不會缺席。公司憑藉技術與專利優勢,有信心在 AI 世代拿下超過五成的市佔率。
Q: 2023 前三季伺服器與廚具的營收佔比?
A: 伺服器相關約 72-73%,廚具相關約 25-26%。
Q: 美國對中國的晶片禁令是否有影響?
A: 短期內增加的訂單多於減少的,對公司沒有負面影響。中長期來看,對台系供應鏈是正面利多。
Q: 第四季營收展望?
A: 從原先預估的季增 5-10% 上修至雙位數以上成長。
Q: 傳統伺服器何時回溫?
A: 預計要到 2024 年第二季才有較明顯的復甦機會。
Q: 水冷散熱解決方案對產品 ASP 的影響?
A: 水冷導軌的設計更複雜,技術門檻更高,ASP 也會更高。公司在此領域已有完整的專利佈局,對未來獲利是正面趨勢。
Q: 公司稼動率何時能達到 70-80%?
A: 稼動率達 70% 對應的月營收約為 10 億元。公司有信心在未來很快能達到此水準。
Q: 2024 年是否有機會看到單月營收達 8 億元?
A: 明年有機會,但具體發生的月份尚不確定,需視整體景氣與客戶拉貨狀況。
Q: Hyperscale 與 Enterprise 伺服器業務的佔比趨勢?
A: 過去以 Enterprise 為主,近年 Hyperscale 快速追趕。到 2022 年兩者佔比約為 50/50,2023 年 Hyperscale 已超越 Enterprise,佔比來到 52% 對 48%。
Q: 北美休士頓設廠的進度與規劃?
A: 正在進行合約簽署。初期規劃為廚具導軌的北美發貨中心,以及高階伺服器導軌的全球供應據點。
Q: 2024 年的折舊費用預估?
A: 因新廠從 2023Q2 才開始完整提列,預估 2024 年折舊費用將比 2023 年增加約 20%,全年約 1.6 億至 1.7 億元。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