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大成鋼營運摘要
- 2025 年前三季營運表現:2025 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773.6 億元,年增 12%。營業毛利 189.3 億元,稅後淨利 48.3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2.08 元。公司透過調整產品組合,成功提升獲利能力,不銹鋼產品毛利率逐季攀升。
- 主要業務發展:公司透過併購成為美國唯二不銹鋼管製造廠的唯一擁有者,鞏固市場地位。鋁捲板業務受惠於德州廠的在地生產優勢,銷量穩定成長。旗下大國鋼在扣件市場的市佔率超過六成,營運穩健。
- 未來展望與指引:管理層對未來展望持正向看法。由於客戶庫存水位極低,預期在降息環境下將迎來一波回補庫存的需求。德州鋁廠熱軋線擴建工程預計於 2025 年 12 月完工,將大幅提升成本競爭力與獲利能力,為明年營運增添重要動能。
2. 大成鋼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大成鋼集團(市:2027)已成為全美最大的不銹鋼產品、工業用鋁捲板及工業用扣件通路商。集團主要由三大支柱構成:
- 不銹鋼產品:透過併購 Primus Pipe 與 Bristol Pipe,已掌握美國本土所有不銹鋼管產能。
- 鋁捲板產品:透過併購 Empire 為通路、收購美鋁德州廠 (TCI Texarkana) 為製造基地,建立垂直整合優勢。
- 螺絲帽扣件:由子公司大成國際鋼鐵 (大國鋼) 經營,在美國市佔率超過 60%。
- 產品組合比重 (2025 年前三季):
- 鋁捲板:佔比 41%
- 不銹鋼產品:佔比 38%
- 螺絲帽扣件:佔比 21%
- 通路策略:公司結合虛擬網路與實體通路,在全美 20 個州設有 32 個營運據點,服務超過 13,000 家客戶。此「大者恆大」的策略鞏固了其市場領導地位。
3. 大成鋼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5 年前三季):
- 合併營收:77,364,139 仟元
- 營業毛利:18,928,874 仟元
- 稅後淨利:4,825,341 仟元
- 每股盈餘 (EPS):2.08 元
- 獲利驅動因素與挑戰:
- 不銹鋼毛利率提升:2025 年毛利率自 Q1 的 15.4%、Q2 的 21.2%,提升至 Q3 的 24.4%。主因並非低價庫存,而是公司因應關稅政策,策略性調整產品組合,減少低毛利的捲板進口,增加高毛利、美國當地無生產的加工品項比重。
- 鋁捲板業務穩健:即便市場因關稅而延後補庫存,但美國剛性需求強勁,帶動價量齊揚。
- 大國鋼表現優異:扣件業務毛利率穩定維持在 40% 以上,是集團穩定的獲利來源。
- 挑戰:高利率環境抑制了客戶的庫存回補意願,導致市場庫存普遍處於極低水平。
- 重要財務事件:發言人特別說明,EPS 2.08 元的計算基礎,已考量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票應視為庫藏股扣除的影響,因此流通在外股數較少,數字並無錯誤。
4. 大成鋼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美國市場因高利率及關稅影響,客戶普遍採取極低的庫存策略。一旦啟動降息,預期將引發強勁的回補庫存需求,此需求已從 2025 年遞延至 2026 年。
- 關稅政策雖影響進口成本,但也為具備美國本土製造能力的廠商創造了有利的競爭環境。
- 產品與技術發展:
- 德州鋁廠擴建:熱軋線擴建工程預計 2025 年 12 月完工,2026 年 1 月起將以每月 2,000 公噸的速度逐步提升產能。熱軋產能將從 13,000 噸提升至最高 31,000 噸。由於熱軋佔總生產成本 70%,此擴建將大幅提升成本效益與獲利空間。
- 計畫性生產:公司採用「計畫性生產」模式,根據長期累積的數據預測客戶需求並安排生產,而非被動等待訂單,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
- 合作夥伴關係:
- 與豐田 (Toyota)合作,供應其北卡羅萊納州新廠電動車電池盒外殼所需的鋁板,年度最高供應量為 20,000 公噸。
- 此合作案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噸數貢獻,證明大成鋼德州廠的技術與品質已達美國一線大廠水準,有助於提升公司在工業用鋁捲板市場的定價能力與品牌形象。目前已開始出貨。
5. 大成鋼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持續擴大在美國的通路優勢,鞏固三大核心業務的市場領導地位。
- 透過德州鋁廠的垂直整合,從通路商轉型為製造與通路兼具的領導者,掌握定價權。
- 在大國鋼扣件業務方面,憑藉超過六成的市佔率與廣泛的產品線,持續擴張。
- 競爭優勢:
- 市場壟斷/寡占地位:在美國不銹鋼管(獨家本土製造商)與扣件(市佔率 >60%)領域具備強大競爭壁壘。
- 規模經濟:龐大的採購量與通路網絡,使供應商與客戶均高度依賴大成鋼的平台。
- 在地製造:德州鋁廠提供美國本土產能,能有效應對關稅壁壘,並提供客戶更短的交期。
- 風險與應對:
- 貿易政策風險: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動是最大不確定性。公司透過調整產品組合(增加高毛利產品)及強化在地生產(德州廠)來降低衝擊。
- 利率風險:高利率抑制短期需求。公司認為此狀況已造成市場庫存過低,反而為未來的需求反彈蓄積了能量。
6. 大成鋼展望與指引
- 營收與出貨預測:
- 公司未提供明確財務預測,但預期 2026 年的整體出貨量將優於 2025 年。
- 11 月因工作天數較少(18 天 vs 10 月的 23 天),營收預計將低於 10 月,但日均出貨量實則成長,顯示需求動能增強。12 月實際工作天數預估僅 15 天。
- 獲利展望:
- 不銹鋼:透過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可望維持在 24% 左右的高檔水準。
- 鋁捲板:隨著德州廠熱軋線投產,成本結構將顯著改善,預期毛利率將進一步提升。
- 扣件:毛利率將持續穩定在 40% 以上的區間。
- 成長機會與風險:
- 機會:最大的成長動能來自降息後的回補庫存需求,以及德州廠新產能開出所帶來的成本優勢。
- 風險:美國貿易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仍是主要外部風險。
7. 大成鋼 Q&A 重點
- Q:第三季鋁捲板出貨季增,但不銹鋼卻季減約 10%,原因為何?A:
- 不銹鋼(以進口為主):
- 關稅影響:今年 3 月和 6 月兩次關稅上調至 50%,逐季抑制了進口量,特別是低毛利的捲板。
- 產品組合調整:公司主動減少捲板採購,轉而增加高毛利率的鋼管、閥門配件等產品,雖然總噸數下滑,但獲利結構更佳。4 月併購 Bristol 鋼管廠也貢獻了鋼管銷量。
- 鋁捲板(以美國本土生產為主):
- 在地生產優勢:客戶採購前置期短,不受進口船期影響。
- 需求回穩:第二季受關稅政策干擾,採購量下降;第三季政策明朗後,客戶恢復正常採購,需求回升。
- 不銹鋼(以進口為主):
- Q:可否提供 10 月及 11 月的價量與毛利率資訊?A:
- 10 月:
- 鋁:出貨 22,200 噸,ASP 約 $6,000/噸,毛利率 20.5%。
- 不銹鋼:出貨 14,500 噸,ASP 約 $6,560/噸,毛利率 24%。
- 11 月 (預估):
- 鋁:出貨 19,000 噸,ASP 約 $6,080/噸,毛利率 21%。
- 不銹鋼:出貨 11,000 噸,ASP 約 $6,560/噸,毛利率 24%。
- 補充:11 月工作天數較少,總量雖下降,但鋁的日均銷量是增加的。
- 10 月:
- Q:明年出貨量展望?A:在現有貿易政策不變的前提下,認為明年表現會比今年好。今年被壓抑的庫存回補需求將遞延到明年發生。
- Q:產品價格已上漲 20-25%,但關稅高達 50%,未來價格是否會持續上漲?A:公司並未將 50% 的關稅成本完全轉嫁給客戶。理論上需要漲價 40% 才能完全覆蓋,但公司並未漲足。作為市佔率超過六成的市場領導者,維持價格穩定比追求短期利潤極大化更重要。
- Q:與豐田的合作進度如何?A:供應其北卡新廠電動車電池盒外殼鋁板,年度上限 20,000 噸。此合作案噸數佔比雖小,但象徵意義重大,證明德州廠技術品質已達美國一線水準,有助於未來提升產品定價。目前已開始出貨,其單價與毛利率略高於一般工業用產品。
- Q:不銹鋼產品在美國當地採購與海外進口的佔比?A:目前比重已調整為美國本土採購 50%,海外進口 50%。海外進口來源包含歐洲、台灣等地,但因關稅因素,台灣比重已縮小。
- Q:鋁捲板的冷軋製程是否都在德州廠進行?A:是的,冷軋產能充足,可完全自給。目前瓶頸在於熱軋產能不足,需要外購,待擴建完成後即可解決。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