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整體展望:公司認為 2024 年營運將優於 2023 年,下半年表現可望優於上半年。第三季雖為傳統淡季,但公司將透過調整銷售產品與地區組合,力求維持銷售量能;第四季則為傳統旺季,預期獲利動能將顯現。
- 近期獲利:2024 年 5 月合併自結稅前淨利為 6.72 億元,營業利益 6.87 億元,較 4 月大幅成長 177%,主因為認列工程契約變更利益。
- 財務表現:2024Q1 合併營收為 937.5 億元,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為 6.41 億元,EPS 為 0.04 元,已由去年同期的虧損轉為獲利。
- 銷售狀況:2024Q1 中鋼個體銷售量為 198 萬噸,中鋼加中龍高爐產品銷售量為 288 萬噸,皆較去年各季度為高。預計 2024Q2 銷售量約 280-282 萬噸,2024Q3 目標與 Q2 持平。
- 策略主軸:公司持續推動「高值化精緻鋼廠」與「發展綠能產業」雙主軸策略。精緻鋼品在 2024Q1 僅佔銷售量 9.7%,但貢獻了 57% 的毛利,成效顯著。綠能事業方面,中能風場預計 2024 年底完工併網,將挹注穩定營收。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中鋼為台灣最大一貫作業鋼鐵公司,集團粗鋼年產能近 1,600 萬噸,國內市佔率超過 50%。主要產品包括熱軋、冷軋、棒線、鋼板、塗鍍產品等。
-
業務部門:集團業務涵蓋四大領域:
- 鋼鐵事業群:包含中鋼、中龍、中鴻及海外生產據點 (越南、馬來西亞、印度)。
- 工程事業群:包含中鋼結構、中宇環保等。
- 工業材料事業群:包含中鋼碳素、中鋼鋁業等。
- 綠能事業群:包含興達海基、中鋼光能、中能發電等。
- 精緻鋼品組合:公司定義具備「高技術含量、高產業效益、高獲利能力」的產品為精緻鋼品,聚焦於八大品項,包括超能效電磁鋼片、跨世代車用鋼等。此類產品主要應用於電動車、高規格家電及伺服器外殼等高階市場。
- 銷售市場調整:近年來,因應中國市場價格競爭,公司策略性調整外銷區域,降低對中國大陸的銷售佔比。以中鋼加中龍高爐產品為例,2020 年銷往中國的佔比為 26.2%,至 2024Q1 已降至 5%。目前外銷主力市場為東南亞 (35%) 與歐洲 (28.8%)。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 2024 年 5 月自結:合併營收 319 億元,營業利益 6.87 億元,稅前淨利 6.72 億元。
-
2024Q1:
- 合併營收:937.5 億元 (年增 3%)
- 營業毛利:41 億元 (年增 21%)
- 營業毛利率:4.38%
- 稅後 EPS:0.04 元 (去年同期為 -0.05 元)
-
獲利驅動與挑戰:
- 正面因素:2024 年 5 月營業利益顯著增長,主要來自軌道工程契約變更利益的認列。精緻鋼品的高毛利貢獻是穩定獲利的重要支撐。
- 負面因素:進入 2024 年後,平均銷售成本 (ASC) 逐月攀升,對 2024Q1 的獲利造成部分壓縮。
-
notable events:
- 綠色債券發行:為支應綠能產業發展,公司於 2024 年 5 月首次發行綠色債券,總額 15.7 億元,資金將用於投資中能離岸風場。
- 成本反應時間:公司說明,煤炭的庫存週轉約為一個月,鐵礦則約三個月,因此原料價格的波動反映至成本端存在時間差。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全球鋼市趨勢:
- 歐美市場:第三季進入傳統暑休淡季,需求短期受限,鋼價低位盤整。但歐盟將熱軋防衛措施延長兩年並設下 15% 進口上限,有助於未來行情止穩。
- 中國市場:房地產市場有止跌跡象,且官方推出「以舊換新」等刺激政策支撐用鋼需求。供給面則持續進行粗鋼產量調控,有助於市場供需平衡。
- 東南亞市場:第三季逢雨季,拉貨動能較 Q2 疲軟。然而,中國鋼廠透過在當地設廠來規避反傾銷稅,導致區域產能增加,競爭加劇。
-
台灣市場動態:
- 需求強勁:受惠於半導體、AI 產業帶動的商辦、廠房興建需求,鋼構產業表現亮眼。
- 需求穩健:電動車趨勢帶動汽車銷售與相關用鋼需求持穩。
- 面臨挑戰:機械業受到日圓大幅貶值及中國取消部分 ECFA 關稅優惠的影響,出口動能面臨壓力。
-
原料市場展望:
- 鐵礦砂:價格與中國用鋼需求連動,目前於 105-106 美元/噸區間震盪。中國港口庫存約 1.4 億噸,略高於正常水準。
- 冶金煤:供給面趨緊,價格具支撐性,目前約 240 美元/噸。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藍圖:以「高值化精緻鋼廠」與「發展綠能產業」為雙主軸,並透過數位轉型、低碳轉型、供應鏈轉型等「三轉」策略來執行。
-
高值化精緻鋼廠:
- 產品策略:持續開發高毛利的精緻鋼品,目標 2025 年銷售量佔比提升至 11.3%。超能效電磁鋼片在電動車市場具領先地位,已供應給多家歐美知名車廠 (如 T 公司、A 公司及 B 字頭公司)。
- 產業鏈升級:透過產官學研合作,發展低碳冶煉技術,並輔導下游客戶進行碳盤查與節能診斷,強化客戶連結。
-
綠能產業發展:
- 離岸風電:投資持股 51% 的中能風場預計今年底完工併網,將開始貢獻售電收入。轉投資的興達海基已完成中能風場 31 座水下基礎的交付,並持續接洽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訂單。
- 太陽光電:子公司中鋼光能至 2024 年 5 月累積裝置容量達 99.4 MW,預計今年可提前達成原訂 2025 年 100 MW 的目標。
-
低碳轉型路徑:
- 減碳目標:以 2018 年為基準年,目標 2025 年減排 7%、2030 年減排 25%,並於 2050 年達成碳中和。
- 技術開發:中期目標為透過添加還原鐵、噴氫技術達成「低碳高爐」;長期則結合 CCUS (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 技術邁向「零碳高爐」。
- 綠色鋼品:已成功開發並銷售含 12%、20%、40% 以上廢鋼比的鍍鋅鋼品,並持續朝更高比例邁進,中龍公司已具備生產 60-70% 廢鋼比產品的能力。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4Q3):第三季為傳統淡季,但公司計劃透過優化產品及銷售地區組合,維持與第二季相當的銷售量。
-
下半年展望:預期下半年整體表現將優於上半年。主要驅動力包括:
- 需求復甦:全球製造業 PMI 指數回溫,主要經濟體景氣處於復甦軌道。
- 資金環境:全球央行逐步進入降息循環,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於刺激終端投資需求。
- 供給調控:中國下半年為達成全年產量平控目標,預期減產力道將加大,有助於改善區域供需狀況。
- 主要風險: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包括美國對中加徵關稅、歐盟防衛措施及中國取消部分 ECFA 關稅減讓等,可能對整體貿易動能造成影響。
7. Q&A 重點
-
Q: 中能風場的售電價格、認列方式及預估獲利貢獻?
A: 中鋼持股中能風場 51%,屬合併報表子公司,營收會計入合併營收。風場預計年底併網,年發電量約 11 億度。與台電簽訂 20 年購售電合約,前 10 年電價為 6.2795 元/度,後 10 年為 4.1422 元/度。
-
Q: 第三季的銷售量目標是多少?
A: 雖然第三季是傳統淡季,但透過調整銷售組合,目標是維持與第二季大致相同的銷售量。國內需求較強的鋼板、鋼結構等產品會盡力滿足。
-
Q: 成本端何時能反映低價原料?
A: 煤炭的庫存週轉期約 1 個月,鐵礦砂約 3 個月。因此,鐵礦價格的變動反映到成本上的時間會比較長。
-
Q: 對下半年鋼價的看法?
A: 第三季是傳統淡季,挑戰較大。但第四季是傳統旺季,預期會有較好的表現。整體來看,下半年鋼市表現會比上半年好。
-
Q: 第二季的出貨量目標是多少噸?
A: 第一季 (中鋼+中龍) 出貨量約 288 萬噸,預估第二季約在 280 萬噸至 282 萬噸之間。
-
Q: 中鋼的電磁鋼片與中國的取向矽鋼有何差異?電動車客戶是哪些?
A: 中鋼生產的是無方向性電磁鋼片,主要用於電動車馬達與家電。中國的取向矽鋼是方向性鋼板,用於大型變壓器,中鋼沒有生產。我們的薄頂規電磁鋼片在電動車領域具領先地位,客戶包含 T 公司、歐洲的 A 公司、B 字頭公司及一些超跑品牌。
-
Q: 四月與五月的銷售量各是多少?
A: (應指中鋼個體) 四月份出貨量約 92.8 萬噸,五月份約 90 萬噸。
-
Q: 歐盟防衛措施對中鋼的影響及因應方式?
A: 主要影響在於熱軋的銷售數量會受到限制。因應方式是將產能轉往銷售其他下游鋼種 (如冷軋、鍍鋅),或轉移至其他地區銷售。
-
Q: 第三季淡季如何看鐵礦砂與煤礦走勢?
A: 鐵礦砂需求主要看中國,若其淡季生產調控,需求不會大幅增長。煤礦因供給面較受限,價格可能比較堅挺。
-
Q: 關於五月財報中「工程契約變更認列利益」的說明?
A: 這是針對中鋼承接的軌道工程,在工程接近完工時,重新核算實際成本與原先估計的差額,並考量工程增減項後所做的調整認列。
-
Q: 五月份的毛利率大約多少?
A: 五月份因有工程利益認列,毛利率偏高。若排除此因素,常態毛利率預期約在 3% 到 4% 左右。
-
Q: 中國持續向東南亞傾銷,中鋼如何因應?
A: 中國鋼廠已透過在東南亞當地合資設廠來規避反傾銷稅,預估至 2026 年該區域將有數千萬噸新增產能開出。中鋼的因應策略是加快產品差異化,提升品質與服務的特殊性,以增加客戶黏著度。
-
Q: 如何看待中國未來的產量調控政策?
A: 中國鋼廠在有利可圖時常會迅速增產。但若政府的「平控」政策嚴格執行,下半年產量勢必需要調控,預期會有比上半年更明顯的減產效果。
-
Q: 高廢鋼比重鍍鋅鋼品的下游應用是?
A: 主要應用於電腦外殼、伺服器等,客戶如 Dell、HP。中鋼是全球首家銷售 12% 廢鋼比認證鋼品的公司。
-
Q: 中國粗鋼產出若大幅下滑,對行業是利多還是利空?
A: 若中國大幅減產,對全球鋼鐵業,特別是亞洲鄰近國家,絕對是大利多。中國鋼鐵產量已超過其國內消費量,進行調控是合理的趨勢。
-
Q: 興達海基是否認列合併營收?
A: 中鋼持有興達海基約 46%,會計入合併營收。
-
Q: 中國今年一到五月的鋼鐵出口量?
A: 一至五月累計出口量約 4,465 萬噸,年增 24.7%。
-
Q: 中鋼高爐轉電爐的時程規劃?
A: 目前仍在檢討評估中,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主要考量是需觀察全球標竿鋼廠(如新日鐵)新電爐的技術發展,確保電爐能生產高級鋼品後,才會決定採用的技術與時程。
-
Q: 今年鋼鐵總出貨量有機會超過去年嗎?
A: 預計出貨量與去年不會差異太大。公司目前更關注的是質的提升,即透過優化產品結構與出貨地區,為公司帶來更高的獲利性。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