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東元電機 2022 年第二季營運表現穩健,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145.4 億元,季增 4.7%,年增 13.5%,主要受惠於北美、歐洲及台灣市場的機電系統業務,以及智慧能源事業群的工程收入持續成長。
- 獲利能力:2022Q2 營業毛利率為 23.0%,雖因原物料、運費及倉儲成本上漲,年減 0.9 個百分點,但受惠於產品調價效益,季增 1.1 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為 8.9%,年增 0.7 個百分點,顯示費用控管得宜。
- 每股盈餘:2022Q2 EPS 為 0.48 元,較上一季因認列股利收入 7.3 億元而大幅增加。然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下滑,主因本季認列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 4.2 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評價利益 7.1 億元。
- 上半年表現:2022 上半年累計營收 284.4 億元,年增 16.8%;EPS 為 0.65 元。
- 未來展望:公司預估 2022Q3 整體營收將持續成長,其中智慧能源事業群因大型專案挹注,年成長率預估可達 58% 至 62%。公司整體毛利率預估區間為 21% 至 25%。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東元電機主要業務分為三大事業群:機電系統、智慧能源、智慧生活。
- 機電系統事業群:為公司營收主力,佔 2022 上半年營收 53.0%。2022Q2 營收達 78 億元,年增 13.9%。儘管中國封控造成影響,但在北美市場強勁成長,以及歐洲、台灣市場穩健表現的帶動下,營收仍持續攀升。此事業群專注於高效節能馬達與驅動系統,受惠於全球淨零碳排趨勢,相關節能產品及服務今年營收可望挑戰 40 億元。
- 智慧能源事業群:佔 2022 上半年營收 14.1%。2022Q2 營收達 24 億元,年增 37.5%,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大型工程專案,如 IDC 機房工程及台電龍潭變電所儲能系統等。公司正積極爭取離岸風電陸上及海上變電站、台電儲能系統等大型標案,潛在商機超過百億元。
- 智慧生活事業群:佔 2022 上半年營收 27.1%。2022Q2 營收達 36 億元,年增 5.6%,主要由空調產品帶動。公司看好政府對用電大戶的節能要求,將帶動商用空調汰換需求,預估今年商用空調業務將有兩成以上的成長。
3. 財務表現
-
2022Q2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145.44 億元 (年增 13.5%,季增 4.7%)
- 營業毛利率:23.0% (年減 0.9 個百分點,季增 1.1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率:8.9% (年增 0.7 個百分點,季增 0.6 個百分點)
- 稅後純益:10.21 億元
- 基本每股盈餘 (EPS):0.48 元
-
2022 上半年累計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284.41 億元 (年增 16.8%)
- 營業毛利率:22.5%
- 營業利益率:8.6%
- 基本每股盈餘 (EPS):0.65 元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正面因素:產品調價效益顯現、費用控管得宜、北美市場需求強勁,以及智慧能源工程專案挹注。2022Q2 認列股利收入 7.3 億元,推升單季獲利。
- 負面因素:原物料、海運及人力成本上漲持續對毛利率造成壓力。此外,因資本市場波動,2022Q2 認列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 4.2 億元,是導致 EPS 年減的主要原因。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節能減碳商機:因應國內電價上漲及全球碳中和趨勢,東元積極推廣高效節能解決方案。
- 產品:包含 IE3/IE4 高效率感應馬達、IE5 超高效永磁馬達、變頻器及冷卻水塔直驅系統等。
- 市場:協助國內製造業客戶進行節能改造,相關業務今年營收目標挑戰 40 億元。
-
北美市場拓展:針對美國石油與天然氣 (O&G) 產業電氣化趨勢,推出 E-Skid (移動式中壓變頻器整合高效馬達) 解決方案,用以取代傳統柴油發動機。
- 目前在手訂單已超過 2,000 萬美元,另有超過 100 台 的商機正在洽談中,將成為北美業務新的成長支柱。
-
智慧能源大型標案:公司正積極爭取多項大型能源相關標案。
- 離岸風電陸上變電站:合計超過 80 億元。
- 海上變電站設備:與國際大廠技術合作,憑藉輕量化、高耐候性等優勢爭取商機。
- 台電冬山儲能系統:規模 60MW,金額超過 30 億元。
-
電動車動力系統:
- 今年主要工作為配合客戶進行投產準備與測試,預計 2023 年將有較大的出貨量。
- 目前市場集中於電動巴士與電動貨卡,同時也正評估二輪車及下一代動力系統的開發可行性。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全球市場佈局:
- 營收分佈:2022 上半年北美市場營收佔比從去年同期的 25% 提升至 29%,成為重要成長引擎。中國市場受封控影響,佔比從 24% 降至 22%。
- 策略重點:將持續深耕東協 (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 及印度等高成長潛力的新興市場。
-
供應鏈多元化與韌性:
- 為分散風險並貼近客戶,公司正進行供應鏈的多元平衡。
- 產能調整: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提升歐洲及東南亞的產值佔比。越南廠產能將增加,印度新廠預計 2022 年底完工。
- 北美擴產:因應北美市場的強勁需求,計劃擴大當地生產規模,以增加供應鏈韌性並減少運輸成本與碳排。
-
資產活化進度:
- 新莊廠開發案:已尋得合作對象,採合建方式開發,目前正進行土地使用變更的申請程序。
- 松江大樓:按進度進行,但面臨營建材料與人工成本高於預期的挑戰,仍在努力控制預算。
6. 展望與指引
-
2022Q3 營收年成長率預測:
- 機電系統:14% ~ 18%
- 智慧能源:58% ~ 62%
- 智慧生活:-5% ~ -3% (主因去年同期有中小學冷氣大型專案,基期較高)
-
2022Q3 全公司營業毛利率預估:
- 預估區間為 21% ~ 25%。
-
市場機會與風險:
- 機會:全球節能減碳趨勢、北美產業電氣化、台灣能源轉型政策,均為公司帶來龐大商機。
- 風險: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可能影響終端需求。原物料價格波動與供應鏈不確定性仍是影響獲利能力的潛在挑戰。
7. Q&A 重點
-
Q1: 公司是否參與華新麗華現增?資產活化進度?股利配發率是否維持八成目標?有無實施庫藏股計畫?
A:
- 華新現增:集團有部分參與,金額不超過 3 億元。
-
資產活化:
- 新莊廠:採合建模式,正進行土地變更申請。
- 松江大樓:進度正常,但面臨營建成本上漲的挑戰。
- 股利政策:維持八成配發率的目標方向不變。
- 庫藏股:未來不確定性仍高,公司專注於經營本業,暫無實施庫藏股的規劃。
-
Q2: 智慧生活事業群 Q3 展望衰退的原因?機電系統與智慧能源的展望及競爭優勢?
A:
- 智慧生活:Q3 營收預估年減,主因去年同期有政府「班班有冷氣」大型專案,基期較高。若排除此專案,業務應為平穩過渡。
- 機電與能源優勢:全球節能減碳需求明確,東元的高效馬達、驅動系統等產品正好符合市場趨勢。在智慧能源方面,東元長於機電整合、專案管理與系統整合能力,深受國內外客戶信賴。
-
Q3: 歐盟將課徵碳稅,東元產品如何協助台灣 OEM 廠商滿足範疇一至三的減碳需求?
A: 東元提供整合性的節能減碳解決方案。
- 產品面 (範疇二):提供具備低碳認證的高效率馬達 (如 PM 馬達) 及驅動器,可協助客戶從供應鏈端減碳。
- 生產面 (範疇一):提供磁懸浮冰水機、冷卻系統等高效生產設備,降低客戶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 解決方案:提供如 E-Skid 等客製化能源再生方案,不僅是銷售產品,更是協助客戶找出最佳減碳路徑。
-
Q4: 政府節能家電補助對營收的影響?
A: 家電節能補助對業績有幫助,但公司認為更大的商機來自商用空調。政府對「用電大戶」的能源管理要求,將驅動大型商辦、工廠汰換高效能的冰水機 (chiller) 系統。東元在此領域具備優勢,預估今年商用空調的接單與營收有兩成以上的成長。
-
Q5: 電動車動力系統今年的出貨金額及明年成長預估?是否會投入乘用車市場?
A:
- 出貨時程:今年主要在配合客戶進行投產準備與測試,預計明年 (2023)才會有較大的出貨量。今年營收預估仍有近三成的成長,但爆發期會在明年。
- 市場規劃:目前集中在電動巴士和電動貨卡。同時也在評估其他應用,包括二輪車的可行性,並已啟動下一代動力系統的發展評估。
-
Q6: 公司產能是否足以應對未來需求?稼動率如何?近期鋼價下跌對毛利率的影響?
A:
- 產能與稼動率:產能利用率因產品與地區而異。例如,北美的 E-Skid 需求強勁,現有產能已不敷使用;而亞洲部分地區則可能放緩。公司正透過彈性調度全球產能來應對,並透過在越南、印度、北美的擴產來滿足長期需求。
- 原物料影響:確實觀察到原物料成本下降,這為獲利改善提供了喘息空間。然而,終端產品價格仍受市場供需及競爭狀況影響,短期內大幅降價機率不高。公司將彈性應對市場變化,維持市佔率與應有獲利。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